分享

小米汤为什么养胃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1-03-04

如何理解“小米粥养胃”

1关键词

五谷养生,小米最佳。小米汤,赛参汤。晚上一碗小米汤,安然入眠睡的香。明代李时珍称:“粟米(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赵学敏撰写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米油“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每日能撇出一碗,淡服最佳”。清代名医王士雄在其著作《随息居饮食谱》中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每收奇迹”

2养生三纲领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整体观、时空观、个性化。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3养生(治未病)三层次

一、最智慧的养生是随顺自然。

二、调整心态。

三、各种疗法、食补、运动、功法等。

4原理提纯

小米味甘色黄入脾经,味咸入肾经。小米春种秋收,得天地之气最全,得土气最厚,为脾之果,最养脾胃。因此中医说小米能“和胃温中”,治疗胃燥津伤、胃阴不足等。

5正文

一:引言:问题提出

小米粥很有营养,有很强的滋补功效,有“代参汤”之美称。现在的人,在强大的工作压力下,胃部常有不适,每每吃饭时,没食欲让许多人都很头疼。但是小米粥可以帮助消化、补脾胃,会很好的缓解胃部不适,增加胃动力。我国北方有妇女生育后,用小米或小米加红糖等熬粥来调养身体,对于产后气血亏损的产妇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它能健脾和胃,服后舒服而清爽,兼有生血补血和促进乳汁分泌功能。那看似普通的小米是如何滋补身体的呢?

二:“小米粥养胃”的中医学解读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所说: “治反胃热痢,补虚损,开肠胃”。实际上,无论是反胃、热痢、虚损都与脾胃功能欠佳有关,所以小米最主要的功效就是补脾胃。小米为什么能补脾胃呢?从五色上来讲,小米是黄色的,黄属土属脾从味觉上来讲,小米味甘而咸,味甘入脾经,胃咸入肾经,所以小米除了可以补脾胃外还可以补肾。

在熬小米粥过程中,粥锅中不时滚起泡沫,待到粥熬熟后,稍稍冷却后沉淀。可以看到粥的最上层浮有一层细腻的粘稠物,这就是小米油或称为米粥油。小米粥上一层“米油”可滋阴强身,用于治疗肾阴亏损,还具有保护胃粘膜,补血填精等功效。

而小米粥特别适宜老年人食用,在晚餐吃小米粥有助于老人睡眠。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弱,百病乃生。人进入老年后,由于胃气渐衰,多有脾肾阴虚、阴液亏损之证。小米熬粥,清淡易消化,可防治脾胃虚弱。老年人消化能力差,补品过于滋腻不但难以吸收,反而损害脾胃功能,所以小米十分适合老人食用。

个性化解读:

食用禁忌

1、小米性稍偏凉,虚寒与气滞体质的人不宜多吃。

哪些人气滞呢?气滞,就是在人体内运行不畅而停滞。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生气时,经常会觉得胸闷,这是因为情志不畅会导致一时“气滞”。如果是因为疾病导致的气滞体质,则可能会经常性的胸闷、叹息,情绪波动比较大时,容易腹痛、腹泻,这类人不宜常吃小米,因为小米性偏凉,常吃小米会影响气血运行

哪些人虚寒?虚汗,指正气虚而兼有内寒,虚寒体质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怕冷,每到冬天时,手脚冰凉,背部发冷,同时还经常性的大便稀薄等,如果有上述这些症状,再吃小米粥,无疑是雪上加霜,“寒上加寒”。

2、小便清长者少吃。

小便清长是指小便的次数和每次的量增多,而且质地清稀,无明显臊臭气味,多见于阳虚虚寒的病人,尤其是以脾肾阳虚多见。小便量多而色清,多属虚寒症,小米性稍偏凉,本身体质就寒,再加寒,对健康不利。

3、多吃新鲜的小米。

与新鲜小米相比,陈小米的营养成分较低,长时间受环境的影响,完整性遭到破坏,影响了其滋补功效,建议多吃新鲜的小米。

4、小米忌与杏仁同食。

据《用本草》记载:粟米与杏仁同食,令人吐泻。因此,在服中药杏仁时忌食小米。小米中的磷等矿物质于杏所含的果酸结合,会产生不易消化的物质,易导致呕吐、腹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