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日惊蛰,冷暖交替,阴阳变换,做好这四件事,阳气十足不生病!

 可爱的欢欢乐乐 2021-03-04

转载内容请注明来源

顺时养生,健康长寿,您身边的养身专家!


惊蛰是继立春、雨水之后,天气继续变暖的一个节点。此时正处于乍暖还寒之际,冷暖空气交替不说,阴阳二气也在交替变化,十分频繁。

阳气由冬天蛰伏于肾水之中封藏的状态,转变为肝阳之气上升的状态。因此在健康养生方面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应顺应阳气升发,大家尤其要注重养护肝脏,下面这四点大家要记好。

一、惊蛰养肝需注重睡眠

中医认为,肝脏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藏血。如果滋养肝脏的血液不足,人就会感到头晕目眩、视力减退

肝的气血最旺之时在于凌晨时分,正是养气血的最佳时机。因此,拥有一个好睡眠是最好的养肝方式。芹姐建议大家最好在晚上10点以前入睡,最晚不要超过11点。

对于晚上睡不着的朋友呢,芹姐告诉大家一个小妙招,睡前喝一杯花生叶茶,可以起到宁心安神的功效,让大家可以更好的入睡。

我们取花生叶若干,洗净晒干后,碾碎成粗末,每次取10g,放入茶杯中,加入沸水冲泡,服用即可。                  

二、惊蛰养肝需调节饮食

惊蛰时节,天气变暖,饮食上以清肝降火旺为主,可以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比如菠菜、芹菜、苦瓜、木耳、油菜、荠菜等可清热去火;另外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滋阴补肾、健脾养胃的食物,如山药、莲子等。

除此之外,惊蛰吃梨是一大传统习俗。因为此时气候干燥,易患感冒咳嗽,而梨子多汁、少渣,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以及维生素A、B、C等,具有生津止渴、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能有效缓解“春季季节病”。

此外,梨还有降低血压、清热镇静的作用。高血压患者,如果有头晕目眩、心悸耳鸣者,经常吃梨,还可以减轻症状。

春季还应该多吃一些枸杞,因为枸杞入肝经,能补血,且入肾经,能滋阴,是平阴补阳的好东西。

对于身体比较好,火力比较旺的朋友呢,最好用水煮过再食用,可让枸杞药性有沉降之力,能补到肝肾里,既补得踏实又不会上火。

第三点,惊蛰时节还需“捂”

但应掌握好尺度,“捂”过头了反而适得其反。

而且“春捂”并不是盲目地多穿衣服,而是讲究方法的“捂”,具体怎么做,哪些部位最需要“捂”呢,

芹姐今天来一一告诉大家,以下这些部位我们最需要“捂”。

1. 背部:

背部关系到人的脊椎和背部的经络,且与心肺相通,如果保护不好呢,容易让风寒之邪透过背部侵入,从而引发疾病,那么我们可以多穿一件背心就能很好地保护背部。

2. 腰腹部:

腹部特别是肚脐不能受寒,由于这个部位特别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一旦受凉,腹痛、腹泻便在所难免。

3. 足底:

通常下身的保暖工作要做得更好才行。因为人体的下半部分血液循环要比上半部分差,极易受到风寒的侵袭,特别是膝盖关节处。

中医还有“寒从足下生”的说法,足部位于人体的末端,血液供应少,而且皮肤薄,因此脚掌易受凉,这也会造成寒邪容易入侵,导致疾病。

最后芹姐要说:“春捂”应掌握好尺度,“捂”过头了反而会适得其反。


四、惊蛰时节锻炼需舒缓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由此可以看出,惊蛰时节养生应该是在天气好的时候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舒缓的活动,切忌过度劳累。

芹姐建议大家锻炼的时间可以在中午11点到13点期间比较合适,因为此时外界阳气比较为旺盛,其一能补充人体的阳气,其二感受风寒之邪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