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鲤鱼是它的祖先,味道鲜美曾当饭吃,鱼卵有剧毒,如今禁食了

 三农小毛 2021-03-04

导读:一种冷水性鱼,鱼卵含有剧毒,曾经是救命粮,如今数量多却不能吃

昨天笔者看到一个网友的奇怪提问:几十年前食物不够吃,为何不去山里抓野味、河里捞鱼吃呢?

也不知道这个网友是如何判断,在以前吃不饱的时候,农民宁愿啃树皮、吃野菜,为何不去抓野生动物吃。

其实这个说法是有点荒诞的,试想一下已经沦落到吃树皮、啃树根的地步了,怎么会不去抓野味吃呢?只要能拿来充饥的,那肯定不会放过。而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青海地区有一种鱼,就被当地人大量捕捞,用来当饭吃。

这种鱼虽然是一种冷水鱼,并且还没有鱼鳞,可是它却是黄河鲤鱼的后代,也就是说黄河鲤鱼是它的最先。虽然它的味道鲜美无比,但是鱼卵却有剧毒。如今虽然数量不少,但是依然被禁止食用。

青海湖裸鲤的科普

提到黄河大鲤鱼,很多的北方人就会流口水。虽然现在很多人嫌弃鲤鱼,但是野生的黄河大鲤鱼还是极品,在市场上是很受欢迎的一种淡水鱼类。

而在青海湖里,也有一种“鲤鱼”,却是没有鱼鳞,并且是冷水性的鱼类,它就是我国特有的,并且只有青海湖才有的鱼类——裸鲤。

裸鲤在当地多叫它鳇鱼、湟鱼,它是鲤科、裸鲤属的一种冷水性鱼类。别看它和现在很多人印象中的鲤鱼一点不像:身体很细长,并且连一点鱼鳞也没有,是一种无鳞鱼,但是它却是黄河鲤鱼的后代。

有专家指出来了,以前的裸鲤也是有鱼鳞的,它们都是由黄河鲤鱼进化来的。在13万年前,青海湖本来是淡水湖。可是因为地质运动的原因,导致它成为了一个闭塞湖,然后就演变成了如今的咸水湖。

而生活在青海湖的黄河鲤鱼,就为了适应日渐变咸的湖水,它的鱼鳞就逐渐退化了,并且长年累月就进化成为了无鳞鱼,也就是今天的裸鲤。

青海湖裸鲤的价值

现在提起青海湖的裸鲤,很多的当地人依然会对其特别感激。因为在三四十年前,在当地粮食歉收,食物短缺的年代里,就是因为有了裸鲤这种鱼,救活了当地成千上万的人。数据统计,裸鲤在当时养活了大半个青海人。

在当地还流传着“以鱼为粮”这样一种说法,说的就是在当时当地人把鱼当饭吃的盛况。因为这种鱼当时数量很多,并且全部都是野生的,吃起来味道有很鲜美,制作方法简单,所以很受欢迎,成为了他们常食用的充饥的食物。

听当地的人说,在当时满满一大盆的裸鲤,只卖几毛钱。这种鱼家家户户都会吃,并且吃法多样。不过这种鱼却和鲤鱼不同,它的鱼卵是有剧毒的,严重时会导致人死亡。

结束语

可是也是因为在当时大量的捕捞,破坏了青海湖裸鲤群体的自身平衡能力,所以导致了它的数量急剧减少。也是从90年代开始对裸鲤进行了保护,而在1994年它就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到了2003年还被纳入《青海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

而在近些年因为裸鲤禁止捕捞了,成为了一种保护动物,所以它的种群也在逐渐恢复了。到了去年10月,裸鲤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0万吨。

虽然这个数量已经不少了,但是它依然还是保护鱼类,是禁止捕捞的。这一点希望大家要谨记,不要去捕捞、购买裸鲤来食用哦,不然就可能会被罚款,甚至牢狱之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