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动力学诊断系统

 无意识研究 2021-03-04

1 精神动力诊断手册(PDM与PDM-2)

这是精神分析组织联盟主导的与DSM系统互相互补的系统的尝试,其中内容和《动力精神病学》的连续谱系是契合的,和下面要提到的OPD系统一样,目前已经出了两版(2006年第一版,2017年第二版)。

该手册划分三大评估轴线: 人格症状—P 轴;精神功能轴线--M轴;症状模式:主体性经验的S轴线。

下面我们分别列出这三个轴线:

人格模式与障碍 - P

A人格障碍作为差异诊断:

人格组织水平(人格障碍严重程度)

1健康人格(不存在人格障碍)

2神经症水平人格障碍

3边缘人格障碍

B人格障碍的类型

P101:分裂样人格障碍

P102:偏执型人格障碍

P103:精神病(反社会)人格障碍

·P103.1被动/寄生

·P103.2攻击

P104:自恋人格障碍

·P104.1傲慢/命名

P104.2沮丧/耗竭

P105:施虐和施受虐人格障碍

·P105.1中间表现:施受虐人格

疾病

P106:受虐(自我打败)人格障碍

·P106.1道德受虐

·P106.2关系性受虐

P107:抑郁性人格障碍

·P107.1内投

·P107.2 肛门样

·P107.3逆转表现:轻躁狂人格障碍

P108:躯体化人格障碍

P109:依赖性人格障碍

·P109.1依赖人格障碍的被动攻击版

·P109.2逆转表现:反依赖人格障碍 

P110:恐惧(回避)人格障碍

·P110.1逆转表现:反恐惧人格障碍

P111:焦虑人格障碍

P112:强迫性人格障碍

·P112.1强迫性

·P112.2冲动性

P113:歇斯底里(演员样)人格障碍

·P113.1抑制的

·P113.2示范的或华丽的

P114:解离人格障碍(解离身份)障碍/多重人格障碍)

P115:混合/其他

精神功能 - M

A功能类型

·规范、注意力和学习能力

·关系能力(包括深度、广度和一致性)

·内部经验质量(信心和自尊等级)

·情感体验、表达和沟通

·防守模式和能力

·形成内在表象的能力

·差异化和整合的能力

·自我观察的能力(心理学的头脑)

·构建或使用内部标准和理想的能力:道德感

B基本的精神功能摘要

M201:最佳年龄与阶段相适当的精神功能

M202:合理年龄与阶段相适当的精神功能

M203:年龄和阶段相适当的精神功能

M204:温和的约束和不灵活性

·M204.1封装的性格构成

·M204.2封装的症状构成

M205:精神功能的适度约束和变化

M206:精神功能主要制约与变化

M207:自我和对象表象的整合、组织、以及/或者区分的缺陷

M208:基本精神功能的主要缺陷

症状模式:主体的经验:S

·症状模式

S301:调整障碍

S302:焦虑症

·S302.1精神创伤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S302.2 恐惧症

·S302.3强迫症

S303:解离障碍

S304:情绪障碍

·S304.1抑郁症

·S304.2双相障碍

S305:躯体化(躯体化)障碍

S306:饮食失调

S307:心因性睡眠障碍

S308:性与性别身份障碍

·S308.1性障碍

·S308.2 性欲倒错/性偏差

·S308.3性别认同障碍

S309:机器人障碍

S310:冲动控制障碍

S311:成瘾/物质使用障碍

S312:精神病障碍

S313:基于普通医疗状况的精神障碍(如肝性脑病等)

第二版与第一版的区别在于,新版致力于对不同年龄进行差异性评估,上面的轴线在小小孩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人期以及老年期以不同章节加以阐述。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三种轴线的特质来分别加以论述,具有强大的精神发育的病理学意义。

操作化心理动力学诊断手册  第二版(OPD-2):这是德国客体关系学派的团队发展出来的,1996年为OPD,2006年出了第二版,即下文的OPD-2;

分为四个轴线:

轴1分为基本模块以及心理治疗模块,前一个是对疾病体验和治疗前提的评估:涉及最基本的症状程度和病程评估,牵涉躯体、心理、社会以及主观痛苦四者,后一个是对病人一方适合心理治疗的各种前提性评估:资源、对改变的看法、心理学的头脑以及相关阻力等等。

轴2是人际关系轴线,是透过投射机制建构的病人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体验,牵涉自体和客体关系。

轴3是冲突,对轴2的具体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挖掘,牵涉到基本的客体关系:依赖、自我价值、内疚感、服从、俄狄浦斯冲突、身份冲突。

轴4是结构,进一步深入对内在精神结构的评估:自体客体感知、自体客体调节能力、内在交流能力、与外部交流能力、对内外客体的依附等几项。

轴5则是在这些基础上加以诊断。该诊断是以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美国的DSM-4为标准的,分为精神疾患和躯体疾患两个部分。

在这种评估基础上,临床操作性的意义可以总结为弗洛伊德理论支撑的下图:

可以看出上面的轴线的构成来自精神发育所建构的如下层面:

心理发展:口欲、肛欲、俄底浦斯期; 

内在病理心理:固着、停滞,退行,防御机制,妥协,反向; 

人格:边缘型、自恋型、回避型;

外部人际关系:母婴关系,依恋类型;

该书在这个基础上将机构中心理动力治疗的临床操作整理为下面的内容:

A建立治疗联盟能力的评估: 

1、病人是否有建立联盟的能力。

2、病人是否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产生足够恰当的动机来建立联盟,使他能够承受治疗的压力和张力。

治疗可以满足病人隐藏的欲望(如依赖、关注和爱,甚至是受虐),其结果是病人坚持多年的分析治疗而毫无终止的倾向,症状也没有明显改善。

B建立安全的气氛:治疗者的任务

教病人:

–过去决定现在:强迫性重复

–移情、防御、阻抗

–介绍和解释治疗者节制的作用

–保持医生似的关心,以加强治疗联盟

–处理病人最初的失望

   开始治疗:病人的任务

·与治疗者建立工作联盟

·学习自由联想

·对安全的气氛感到满意

·认识开始治疗时的失望

·逐渐理解移情、防御和阻抗

·学习运用梦

C解释阻抗的原则

·承认现实对阻抗所起的作用

·将阻抗和防御视为病人性格强度的指征

·牢记病人必须认识和体验阻抗,然后才有可能解释阻抗

·先认识阻抗,后解释内容(什么是病人的阻抗,或为什么出现阻抗)

D移情

1 概念患者与过去某一重要客体的情感关系,在当前的医患关系中重现, 潜意识的过程。过去已形成的方式在现实中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

会谈一开始即存在与其他治疗师的关系

                   与权威的关系

                   与重要客体的关系

注意:目前的医患关系是移情与真实关系的混合,

      治疗师要加以区别

 2 影响移情发展的因素

·病人需要重现过去

·心理治疗者的节制

·病人相对自由的联想

·解释防御

·解释移情

 3 精神分析治疗中移情的运用

·使过去经历重现

·帮助回忆既往生活史

·帮助理解在所有处境中的个人反应

E 反移情

会谈的双方均处于:过去与现在的交织中

                 反移情

        治疗师————患者

          过去        现在

        治疗师<————患者

                                  移情

1反移情

狭义: 过去客体关系的重现

广义患者行为所致不同人有同样感觉

掌握并理解反移情是治疗的关键

2反移情反应的形式

一致的:治疗者与病人的情感态度发生共情

互补的:治疗者与病人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感情发生共情

3反移情的处理

治疗者应该:

–对自己的心理发展及生活事件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要把病人的感情往自己身上揽

–不要让反移情见诸行动

–运用反移情以帮助解释

–运用反移情愤怒去理解病人的敌意

–检查自己的情感反应,作为了解病人的敌意

–检查自己的情感反应,作为了解病人动力学的线索

–将移情和反移情结合起来诊断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自我与客体分离的形象

–当体验到互补的反移情时,要寻找一致的反移情

F 梦的分析

·梦的工作方式:凝缩,转移,象征等

·现梦与隐意

·分析背后的潜意识冲突和愿望

·诉说梦当时的自由联想

1操作过程

·对质(confrontation)

·澄清(clarification

·解释(interpretation

·修通(working through

2“第三只眼”的作用

3精神分析治疗结束的指标

·病人感到症状消除

·病人理解自己的防御

·病人认识和理解自己的移情反应

·病人能从自我探索,作为解决内心冲突的方法

4结束的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