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咏黄鹤楼

 世界语之窗 2021-10-14

新咏黄鹤楼
文/顾景林

  得暇来到汉口,我兴致勃勃地赶往武昌桥头,到那白云依恋的地方,去探访黄鹤的故乡。
  那时,黄鹤楼还躲藏在密密的脚手架后面,象含羞掩面的少女,似含苞欲放的鲜花,只有那高高的宝顶微露仙姿,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金光,正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啊,我们多么幸运,赶上了重修黄鹤楼的时代,目睹着千古名楼的再生。
  登临黄鹄矶头,我感到心旷神怡,虽然只能窥名楼之一斑,更无缘欣赏楼中将有的诗词与楹联,但、遗憾终未能抹去兴奋,这儿、是布满了仙踪圣迹的地方,这儿、是盛产诗的土壤。

  儿时就听说——
  昔人乘鹤登仙,曾在这里流连;
  司勋崔郎追踪而来,叹惜:“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黄鹤楼”;
  李白初上斯楼,感慨不已,挥笔欲题,蓦见墙上颢诗,觉揽物之情,尽在其里,于是断然搁笔。“高山流水”的琴曲骤然响起;
  清人黄仲则、慕名登楼,巧用崔韵:“到日仙尘俱寂寂,坐来云我共悠悠”,巧妙的和作使人拍案叫绝;
  在那“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的岁月,人民领袖毛主席、亲来这千古“游人处”,叱咤风云,向天招鹤:“黄鹤知何去”?!胸怀茫茫九派,把酒酹江流……

  此时此地,我不禁又高声吟诵起那首脍炙人口的诗章: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优美的诗句把我带入了诗的意境……,我偶而回首大江,跳入眼帘的景物即刻把我拖回到现实世界,刹那间越过千年百年,胜风驰电掣。我犹如从梦中惊醒,再也找不到梦中的一切。隔岸的晴川早不见了汉阳古树,历历在目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鹦鹉洲已非旧迹,眺望大江,看到的是过往的轮舶——人造的岛;电视塔穿天而立,威镇龟山。昔日独自称高的乔木、顿失已往的傲气,倾伏在铁塔脚下,与山坡齐高;洁白无瑕的“晴川饭店”临江而起,宛如亭亭玉立的冰肌少女,面对着大江洗濯、梳装;一江春水奔腾欢笑而来,带着才始在“万里长江第一坝”为人民贡献了力量的愉快与轻松;大江上一桥临空而架,似彩虹飞渡,其上行人车辆往来穿梭,悠游于白云之间;汽笛长鸣,粗犷而豪放,远胜却当年黄鹤楼中的玉笛……

  那可怜的牛郎、织女,为“不甚宽广”的一水所隔,“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他们倘若能在那“浅浅的天河”上得到人间这么一座桥梁,亦当无所忧愁!
  归来吧,牛郎!
  归来吧,织女!!
  归来吧,黄鹤!!!
  此情此景,我禁不住情怀荡漾。我要歌唱,歌唱这黄鹤楼下的地覆天翻之变;我要赞美,赞美卅余年来人民的伟大创造,向着大江、唱出我心中的歌:

今人不舍鹤仙去,故地重修黄鹤楼。
黄鹤闻悉天外返,江城赏景乐悠悠:
高楼掩没汉阳树,巨舶遮失鹦鹉洲。
遥系龟蛇何物是?牛郎得此亦无愁。
(其一 黄鹤归来)

昔人应悔登仙去,揽胜吾歆黄鹤楼。
车织虹霓争往返,船耘江汉竞悠悠。
降龟劲塔更纤树,高峡平湖润葛洲。
秋月春花依旧是,魂归李煜不言愁。
(其二 新咏黄鹤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