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来说说高考开放性试题

 等你在雨中tbv9 2021-03-05


教育部说高考中要增加开放性试题,有的人说,有利于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减少死记硬背。这种观点其实就是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教育部出台这样的意见,归根结底,是真的没办法了。在传统高考命题方式下,学生跟命题老师的攻守战中,学生已经完全占据了上风。
 
也就是说,不管出题老师如何出题,一大批学生都能迎刃而解,高考试题的区分度在一步一步散失。再不改革,增加开放式试题,那么随着出题规律的破解,还会有更多的高分考生出现,那高考的试题权威性也就不复存在了。
 
所以你会看到,近几年的高考,高分层出不穷,以前670分以上,都是凤毛麟角,现在甚至有学生能突破730。700分以上的考生也很常见。
 
记得去年,一个读者找我,他参加了高考,超出一本线30多分,问我该填哪些学校,因为很多稍微好点的大学都报不了,我就说,要不你看看华中农业大学,毕竟我2011年参加湖南高考的时候,华农分数并不高,所以我上了。结果这个读者跟我说,你开什么玩笑,华农在我们省必须超一本线五六十分才行。
 
这就把我吓了一跳,我想,华农这些年的发展也还没这么快吧。那原因是啥,无非就是部分二本改一本增加了名额,同时学生整体考试能力,尤其是尖子生的考试能力提高了嘛。
 
教育部也发现了这个现象,所以也在想办法改变,让区分度提高。但在传统题型中,发挥的余地不多了,那就只能出新题,不按常理出牌,增加主观性题目。
 
比如我们湖南高考,以前语文是有很多客观题的,拼音、成语运用、病句修改,句子填充等等,我那年高考,我就全拿了满分,因为只要把考纲吃透,这些客观题就是送分题。现在湖南高考中,这些题都没了,全部变成了阅读题,难度肯定就提高了。
 
但这些题,你说能提高素质吗?我看不能,还不如多记几个成语对人的影响大。
 
所谓的开放性试题,也就是所有人都没做过的题型,你们都没办法准备,规律也没办法总结,等你们发现规律的时候,我又换其他的题型来考。
 
这种情况下,考的就是平时的综合实力了,但你综合实力再高,面对突然出现的新题型,也会发蒙,多多少少会影响发挥。这样大家的区分度就出来了,最厉害的一批人,分数高,中间的人,能做出一部分,还有人得个20%的分数,其他人一分都不会。几个这样的题,就把区分度提升。
 
这本质,是一种出题策略,跟素质教育什么的,其实不沾边。应对这样的试题,也很简单,确保基本功,把其他传统常规题拿下也就天下太平了。至于开放性题,能拿多少拿多少,不强求,这样你考个中上水平的大学,肯定是没问题的。不要被这种改革吓到了,都是纸老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