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方式

 木香草堂 2021-03-05

江碧霞

“自主学习”的课堂的主要表现是:学生求知欲旺盛,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学生自主制定学习目标,自主确定学习进度;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并及时做出调整。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前提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要营造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利用积极评价策略及树立榜样帮助学生培养自我有效感;摆正目标导向;优化学习过程;鼓励学生互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和掌握学习、机械记忆训练的现象,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合作探究、勤于动手实践的意识及习惯,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质疑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尤其是掌握终生学习的方法。因此,《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把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作为实施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的现实意义

在以往的课堂里,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师施舍生接受,学生完全围着教师转,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这种课堂是对学生天性的泯灭和性格的扭曲,课堂教学应彻底扭转这种局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些命题突出地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确实,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能靠简单的告诉、反复的训练及理性的规范,更多的应该是学生自己亲身地反复地在语言实践和运用中才能得以实现。语文学习应当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有效的语文学习必然伴随着学习者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通过自身的感知、揣摩、分析、联想、体会等心理活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和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认知、增长智能、提高素质。

二“自主学习”课堂的主要特征。

1 、学生求知欲旺盛,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的动力有许多,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在动力才是产生有效学习的关键。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好的内在动力是渴望获得成功和成功带来的赞誉,以及每个孩子的与生俱来求知的欲望,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因此,自主学习的课堂,必然是教师较好地利用了学生内在求知欲及渴求成功的欲望,通过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借助问题和任务,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学习欲望旺盛的课堂。有位老师教《鸟的天堂》,出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教师即时把学生的问题用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再由学生整理、归并,成为共同性的问题。然后读课文,看我们自己经过努力解决了哪些,在解决了的问题上打勾。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又提出新的问题,如:“文章第一部分只写了一棵茂盛的大榕树,并没有写到鸟,为什么叫鸟的天堂?”教师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并分析原因。最后,教师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情境:一颗茂盛的大榕树上,栖息着无数的鸟。有的鸟在高声地歌唱,有的鸟在自由地在树的周围飞翔、饮水或整理羽毛等。你能扮演其中的一只来向别人介绍一下这里的情况吗?学生以主动的姿态投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也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 学生自主制定学习目标,自主确定学习进度

教学目标是师生共同活动的指向,它具有导学、导教、导评的功能。课堂上,如果教师独立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依据目标去学习,那么用这种统一的标准要求参差不齐的学生,就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形成学习障碍。因此,教师制定目标时既要按照课程标准、教材的规定,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和他们的实际需要,针对同一班内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遵循统一与分层相结合、学生自主确定目标与师生共同制定目标相结合的原则,设计不同的目标。这样,既有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又有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发展的超纲目标,还为一部分学生降低目标,使其分层达标,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由于学生的原有基础不一,理解能力有强有弱,阅读速度有快有慢,课堂上的学习进度也必须因人而异。综上所述,自主学习的课堂应当是多个学习目标并行、多个进度并存的课堂。拿上面说的《鸟的天堂》来看,学生提出那么多问题,这节课估计可以解决哪几个,解决到什么程度,由师生共同来决定;学生对那些分层次的学习目标,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做出选择,能学到哪就实事求是地计划安排到哪,自己确定学习进度。

3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课上,学生自己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量的主动权,往往能极大地激发起主动学习的热情。如在教学《动物园的晚上》一课时,在学生找出了几种动物不同的睡觉特点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一件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来认真学习,划出自己感兴趣的词、词语、短句,了解特别在哪里。研究完一个的同学可再研究另一个动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既减轻了学习的负担,又能在愉快的心态下兴趣盎然地学习、讨论,没有了压抑、紧张的心情,学习效果因此大大提高。

4 、学生能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注重选择”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精神。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做准备的教育,必适应时代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怎样教,把重点放在怎样教“好”上,这样的教学会约束学生的思维,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一般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每个学生都会形成自己熟悉的学习方法,在学生独立学习时,教师鼓励他们用自己熟悉的擅长的学习方法和适宜的学习方式来开展学习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好语文。譬如,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老师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于是,爱好朗诵的学生动情地吟诵,爱好绘画的学生用画笔描绘诗境,有爱讨论交流的同学三三两两地坐到一起,品味诗歌表达的意境,喜爱表演的学生“粉墨登场”,演绎诗中描绘的感人的送别场面。学生兴趣盎然,对这首诗的意境也有了更深的体验和感受,个人的特长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5 、学生能自主选择作业

以往的教学教师布置作业“一刀切”。这样不仅不能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巩固

练习,而且还遏制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因此,自主学习的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当能自主地选择不同难度、不同要求的练习,学生在作业的天地中能享受到充分的自由。

( 1 )作业量的分层要求、作业难度的自主选择

教师对知识掌握快的学生能减少作业量,对知识掌握不够的学生,适当增加作业量,让学

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自由发展的时间,一般学生也能得到充分的练习和巩固提高。

作业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知识水平,使之有思考性,学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因此,针对学生

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实际,教师要能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和个人爱好,选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作业来完成,这样既保证了学习任务的完成,又使自己的爱好兴趣得到了发展。

( 2 )作业的自主选择

实施开放型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学习的自主精神。教师应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

体,把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做什么,怎么做,(甚至什么时候做),都适当放手让学生根

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确定。作业的内容既可以与教材内容相联系,也可以与学生生活相结合,

还可以与社会活动“接轨”,题材要广泛,思路要开阔,形式要有选择。这样使学生感受到作业不是一种负担,从而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完成,这样有利于学生良好的练习巩固的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内容的及时巩固、内化、升华。例如,学完毛主席诗词《菩萨蛮·大柏地》后,教师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毛主席的诗词,联系有感情地朗读,准备在诗歌朗诵会上朗读。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找到毛主席的大量诗词经过准备,在诗歌朗诵会上尽情朗读。这样一来的作业,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吸收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这些优秀诗词中受到感染和激励,追求美好的理想提高了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增加了文化底蕴。教学完《将相和》之后,教师设计让学生辩论蔺相如的职位应不应该比廉颇的职位高。让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分组讨论交流,积极准备,然后再安排时间让学生举行辩论会。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深刻,同时更使学生认识到齐心协力、互相合作的重要性。此外,还可通过画一画课文描绘的景色、演一演文章的故事等形式,让学生在情趣盎然中完成作业,学习语文,拥抱知识,体味快乐。

5. 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并及时做出调整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要能对照学习目标及计划的进度方向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及时进行自我反馈,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调整,不至于误入歧途或徘徊不前。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让学生不断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使学生及时做出正确客观的自我评价,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乐观,始终保持着良好的自信心。

三、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

1 、学生自主学习,首先教师要自己转变好角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和学

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特人格价值的人,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要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教学;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权利,根据学生当前的实际表现来及时调整或矫正教学,从而发展性地完成教学;体察学生学习情感,在愉快的状态下使学生的身心都处于积极状态,主动的态度,大胆的思考、积极的实践,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对学生独特的感受要尊重,即使是一些不大正确的感受,也要耐心诱导,以理服人,并允许学生保留意见。同时,“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当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提出建设性意见。当学生为学习的内容或方法发生争论,意见难以统一时,教师要做适当的集中;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当学生对某个问题百思不解时,教师要做适当的讲解;当学生的知识尚未巩固、能力尚未形成时,要设计精当的练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才能不断提高,达到比较理想的境界。

2 、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注重情趣,引导学生充分参与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要通过交往互动,师生间建立起和谐的、民主的、平等

的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使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受到激励、鼓舞,形成积极的丰富人生的态度与情感体验。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激发他们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从而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发展。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学习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感到“安宁和自由”,学生的记忆力才会大大增强,联想才会更加丰富,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才会不断得到巩固、增强。因此,教师教学中要最大可能地给予学生以心理上的、学习中交流讨论、作业与练习等各个过程中的自由,有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自由,有支配学习时间的自由,有选择学习伙伴的自由。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自由,有利于学生调整好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创造一种讲进步、讲成功、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学习中,学生只有全身心地充分参与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要尽

量多提供机会、创造机会,让学生能自始至终在整个学习的全过程中参与;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能全员性参与;主导方法,让学生全方位参与。特别是善于发现中下等学生的学习长处,尽可能多给予其表现的机会,使他们在充分展示自己才能时享受参与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增强学好语文的信心。教学中师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不仅教师可以问学生,学生也可以问老师。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当学生进入自由的充满情感的学习状态时,就会不断超越自己原有的认知经验、智慧水平和想象能力,就会自主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品位情感,就会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促进其语感、想象、思维的发展。从而真正做到理解与感悟的交融,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交融。

面对童趣十足的学生,教师要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时代气息的学习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使他们发展出健康活泼的个性。例如教《我爱故乡的杨梅》,学完课文,让学生为家乡的杨梅设计广告词,学生兴趣盎然,他们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杨梅设计出了精美的广告词。有的说“杨梅,天下第一梅”、有的说“家乡的杨梅,酸酸的、甜甜的,味道好极了!”有的说“杨梅,美容又健康”、有的说“杨梅,好吃永难忘”……或通俗、或时尚、或大气、或引经据典,学生的创造才能通过这样有情有趣的教学形式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3 、帮助学生培养自我有效感。

( 1 )积极评价策略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期望,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教学中教师适时的肯定、适度的鼓励、积极的评价能有效地维系学生参与的热情,是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催化剂。教师评价的时机要适当,要及时地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予积极的热情的肯定,这样有利于学生增强信心,提高学好语文的热情。同时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要做出不同要求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跑道上不断前进,而且评价要恰当,既没有过分拔高给予廉价的表扬,也不能对学生表现得十分突出的地方视若未见,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评价要以肯定、鼓励为主,同时注意评、导结合,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的语言要丰富多变,适当地还可以运用微笑、点头等体态语言,表示对学生的期待与欣赏,另外评价者还可以是学生,让学生参与到对自己、对同伴的评价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教学氛围的宽松与自由,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主学习的热情。

( 2 )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往往会把某些具体人的形象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在具体的榜样形象的感染下,学生能激起内在的上进热情,促进自我有效感的形成,进而转化为“自我发展运动”。学生的榜样可以是中外著名人物,也可以是著名的同龄人,更多的则是身边的榜样。教学中合理地引导学生学习榜样,让学生在学习榜样中,在观察同伴成功的作业过程中,促进自己自我有效感的形成,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4 、摆正目标导向

学习目标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组织自读、自悟、自究、自评,开展自主学习,不仅保证了学习的方向,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探索意向。理论研究表明,个体的内在需求与对行为目标的认识密切相关。当个体在期望实现某个具体目标时,会形成一股有一定能量和方向性的内驱力。而这种内驱力则正是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因此,明确、具体、适度的教学目标是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引导学生摆正目标导向,有助于学生将自己的学习过程始终保持着与教学目标的统一,使教学目标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极其活跃的指导因素。

5 、优化学习过程

学习中,教师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课前,要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新知,

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试着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激活学生自身的潜能,使学生获得体验探求新知、解决困难的乐趣。课堂上,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读书去体会去感悟去体验,让学生主动融入学习情境,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魅力,理解内容的丰富多彩、意味深长,使学生在字词句段篇的感知品味和内化积累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获得美的感受及情感的熏陶。课后,放手让学生去扩展去想象,去积累去升华,在实际生活中去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大胆放手自主意识得以唤醒、巩固,主动参与意识得到增强,自主学习才能真正得到落实。在大胆的放手的同时,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在学生的困难处、疑问处等有针对性地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使他们能举一反三,从学会变为会学。

6 、鼓励学生互助

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选择,把全班学生组织成了一个个学习小组,当遇到困难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开展讨论;当小组内成员不能解决这一问题时,还可以走下座位,向其他小组成员请教。这样既使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小组外互助解决了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小组围坐仅仅是形式,不能简单地就与合作学习画上等号。要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切实地使全员参与到学习中来,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和引导,这其中,小组长的组织作用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定期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培训他们怎样树立自己的威信,怎样组织讨论、如何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指挥的艺术等等。对于全体学生,也要教会他们合作学习的步骤与方法,如何发言,如何讨论,如何分工等,使小组合作这种形式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有效形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