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好李焕英》—“未完成事件”心理分析

 zhb学习阅览室 2021-03-05

春节档的最大爆点之一,大概是贾玲凭借《你好,李焕英》登顶中国电影史上票房最高女导演。

一部讲述母女亲情的电影,凭借8.3分的超高口碑,逆袭登顶单日排片及票房冠军。催泪、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你好,李焕英》大火背后,是公众在为母爱亲情买单,是创作者隐秘心理的映射,更是“佳节倍思亲”所引发群体共鸣的集中体现。

2021年春节,许多漂泊在外的游子响应“就地过年”的倡议,无法与家人团聚。但《你好,李焕英》,没有借助大片视效和创新叙事,只是笑中带泪的温情叙述,以及母女间真情实感的朴实呈现,便戳中了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也引发了“佳节倍思亲”的情感共鸣,让很多观众泪眼“决堤”,这也是影片成功“出圈”的关键所在。

母女关系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女人与女人之间产生的巨大影响。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一个独一无二的母亲,但妈妈,也是我们最容易辜负的人。《你好,李焕英》是本片导演、喜剧演员贾玲根据亲身经历改编。2001年,19岁的贾玲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就在她入学后不久,母亲李焕英失足从堆满稻草的车上摔下来当场去世的,当时贾玲正在外地求学,听到噩耗后立刻从外地赶回,也只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这份“没能好好告别”的伤痛一直萦绕在贾玲心理,哪怕母亲过世已经将近20年,她依然沉浸在悲伤中,不能释怀。

所以才有了小品版和电影版的《你好,李焕英》——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说,她是在用艺术的方式,说出当年还没有来得及对母亲说出的话,做出她想做却再也没有机会做的事——

她需要把遗憾全都弥补,把悲伤完全释放,才算完成对母亲的最后告别;

否则,哪怕她事业如日中天、做艺人大红大紫,在内心深处,她永远是那个不能原谅自己的小孩——有些事情当时没有完成,这一生,便再也没有机会完成。

所以,这部电影,它不是回忆,不是悼念,其实是贾玲跟已经逝去20年的母亲最后的告别,它也让我们思考:

如果有一天,我们也需要面对与最亲最近的人“分手”,要怎样,我们才能完成这场“爱的告别”?

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缺憾的弥补,是很多观众情感共鸣的原因之一。而这背后,从心理学层面分析,是“未完成事件”的心理呈现。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分支叫完形疗法。完形疗法的核心理念认为:人的一生,从生到死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完成“未完成”的愿望。成长历程中,心理上的一个个“未完成事件”,有着强大的心理驱力,让人们毕生都在不断地“完形”过程中。与此同时,这些“未完成事件”,也是造成心理痛苦的根源。所以,解决人们心理痛苦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帮助人们去“完形”。

作为普通人,我们总会在心底留下一些遗憾。或者关于爱情,或者关于亲情,或者关于友情。

生活虽然从未停止地向前,可是,那些未完的事、未处理好的情绪是否会对如今的生活造成影响?

[未完成事件](unfinished business),它是指未表达出来的情感,包括:悔恨、愤怒、怨恨、痛苦、焦虑、悲伤、罪恶、遗弃感等。虽然这些情感并未表达出来,但却与鲜明的记忆及想象联结在一起。由于这些情感在知觉领域里并没有被充分体验,因此就在潜意识中徘徊,而在不知觉中被带入现实生活里,从而妨碍了自己与他人间的有效接触。

需要强调的是,心理层面上的“未完成事件”是一种情结,非指日常生活中没有完成的事情。未完成事件常会一直持续存在着,直至个人勇于面对并处理这些未表达的情感为止。

由于“未完成事件”一直悬而未决,个人处于不能理解、没有能力或者得不到支持的状态,而那创伤却一直要求弥合,弥合的要求有时被否认,有时被潜仰,有的被合理化,看起来这固定的格式塔(固定的应对模式)是适应的。

这就是未完成事件给人们造成困扰的基本机理。当人们的困扰来自于挥之不去的相似的情境,或者其能量和注意力无法完全放松地投入到未来和当下的事务中,看起来常常在重温旧创,似乎仍然在设法解决那最初令人不知所措的恐惧、能量或抗争是未完成事件的核心。

每个人的“未完成事件”都需要关注,当我们在生活、工作中发现了“未完成事件”对自己造成较大影响,建议要积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督导,实现个人成长。

“未完成事件”好比我们个人成长航程中不断面对的一个个“暗礁”,学会将自己的“未完成事件”进行到底,积极面对并及时处理,就能使我们人生的航行一帆风顺,看到更远处美丽的风景!

新的一年,意津心理继续陪伴您成长,收获更好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