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蛰节气应当如何养生?

 zhb学习阅览室 2021-03-05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惊蛰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同时,各种病毒和细菌滋生、活跃。因此,除了预防新冠肺炎以外,还应格外注意外感疾病(流感、流脑、水痘等)的发生。惊蛰时节应当如何养生?

宜保暖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惊蛰天气刚刚转暖,气温还比较不稳定,时常出现“倒春寒”现象,所以不要因天气变化而过多地增减衣物,注意保暖才能预防各种疾病的侵扰。

早晚较冷时,可适当“捂好”,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当气温超过15℃且比较稳定时,可脱掉棉衣,穿得稍薄些。

宜润肺

惊蛰气候干燥,容易使人口干肺燥、外感咳嗽。我国民间有惊蛰吃梨的习俗。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

除了梨,适合春季养生且具有润肺功效的食物还有枇杷、百合、银耳、莲藕、山药、大枣等。

宜动养

惊蛰时节,生机盎然,人体阳气上升,需要均衡得法的运动。全身心地动起来有利于气血运行畅达,新陈代谢加快。

具体来讲,要求人们不只是简单地动起来,还要与各种运动相结合。比如通过家中快走来锻炼身体,也可以通过听音乐、唱歌等愉悦内心。

忌食酸

春天对应的是肝,肝气旺会伤脾,脾胃是后天之本,所以要少吃酸来养脾。建议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以滋养脾气,如菠菜、芦荟、水萝卜、木耳菜、芹菜、油菜等。

忌熬夜

天气渐暖,身体的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加快。这样一来,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从而导致“春困”。想要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和生活,充足的睡眠必不可少。

睡前可以泡脚、按摩脚底,这样可以推动血气运行、温补脏腑、安神宁心,有助入睡。

忌躁郁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常相对不足,容易出现阴虚、肝火偏盛的情况,直接影响神经、内分泌等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急躁、易怒等情绪,诱发情志方面的疾病。

春季要重视情志调养,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还要特别注重养肝,避免怒伤肝气。

(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李乾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医师 王国玮;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 蒲昭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