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在乾县修订版】阳洪镇

 W行走在人世间 2021-03-05

2、陵墓

隋恭帝杨侑:有些网络资料称之为庄陵,这是不准确的,约定俗成能称之为庄陵的是唐敬宗李湛的陵墓,位于陕西省三原县东北十五公里陵前乡柴窑村东250米隋恭帝杨侑的墓位于阳洪镇乳台村,为平地起陵,周长大约为200米左右,地面已无任何建筑物,在封土西边有很明显的盗洞。

  3、古遗址:

上陆陌遗址位于阳洪乡上陆陌村东南200米处的一块龟背形台地上,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总面积6万平方米。该遗址的东边和北边依泔河沟断崖,由于数千年的风雨剥蚀,在崖坡处已明显挂露出灰坑20余处。出土磨光石斧、泥质红陶钵口沿残片、细颈壶残器、泥质红陶盆残片、加沙红陶和加沙褐陶器物残片多件。

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现为耕地,保护较好。

除此之外,阳洪镇境内还有两处历史遗址:分别为杨庄遗址(新石器时代、汉)、屈家咀遗址(商、周)。

4、古建筑

化度寺:亦名“化都寺”,位于陜西省乾县阳洪镇好畤村西北侧,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文明古刹。化度寺始建于汉明帝公元前69年,公元531年隋文帝时,三阶教创始人信行禅师曾为该寺住持。该寺兴盛于唐、宋、元、明、清、中华民国几个朝代,历史上高僧辈出。玄奘大师西去印度、尼泊尔朝圣取经,经化度寺常住60天,写出并翻译出梵文《心经》。唐贞观五年(631)化度寺僧人邕禅师圆寂,欧阳询书《化度寺古僧邕师舍利塔铭》记载为三论宗。该寺兴盛于唐、宋、元、明、清、中华民国几个朝代,历史上高僧辈出。

现寺内主要有圆通宝殿等大型仿清古建筑,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淸康熙四十年(1701年),淸乾隆十八年(1753年)三次朝廷大臣重修殿宇功德记事碑各一个。另供奉有晚唐所雕刻的毗卢石佛雕像,至今已有1580年,为化度寺镇寺文宝,又是陜西境内保存完好的一尊古佛像,为麻石九层莲花千佛绕昆卢之冠。另有佛藏五部。

近年来先后建成“圆通宝殿”,五间两层藏经楼,三圣殿,宫殿式结构的天王殿,庄严肃穆,山门和东西配房,并预请回一口价值两万元的世纪仿古铜大铁钟,6.8米的世纪宝鼎。1997年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提写化度寺等制成牌匾挂于《圆通宝殿》《山门》之上。

2004年铁岭市收藏家郝永财先生将收藏的一枚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赠送给化度寺舍利供养。2005年11月迎请释迦牟尼佛尾椎舍利一枚供奉于化度寺。为此修建1650平方米的“大雄宝殿”,七十三米高的“舍利万佛宝塔”,塔呈八角十一层十三檐,内供奉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及尾椎舍利永久供养,安奉一万尊释迦牟尼佛量身镏金宝像。

《化度寺碑》是《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的简称。此碑立于贞观五年(631),李百药撰文,欧阳询楷书三十五行,行三十三字铭碑石原在陕西西安南山佛寺宋庆历(1041-1048)以前,原石已经断裂,至北宋末年残石亡佚。

此碑书法结体严谨缜密,秀整清劲,气韵清古浑厚,深合体方笔圆之妙。历来被视为欧阳询楷书第一代表作,是楷书的极则。《宣和书谱》云:“询以书得名,实在正书,若《化度寺》石刻,其墨本为世所宝,学者虽尽力不能到也。”赵孟倾跋云:“唐贞观间能书者,欧阳率更为最善,而《岂禅师塔铭》,其最善也。”此碑下笔、收笔、挑出或转折的地方,全都小心收敛,是欧阳询理性规范的极致。唐代拓本残页现分别存于大英图书馆(s.5791)和法国国家图书馆(编号p.4510)。

弥陀寺:位于乾县阳洪镇三坳村以北的泔河水库南岸,建於1987年,占地260亩。寺内珍藏唐朝观世音菩萨像一尊,明朝古罄一只,另有〈大报恩经》一部。弥陀寺传承法系为净土宗,显密圆融共举,汉藏双密共存,集显教、密教、藏密於一身。

首先是天王殿,旁边是客堂和斋堂。过庭院是大雄宝殿,两侧一边是地藏殿和法王楼,对面是咸阳市佛教协会的办公楼。后院拾阶而上则是供奉藏密诸佛菩萨的大雄宝殿,左右两旁是灵巧壮观的钟鼓楼。在寺院侧塔院,汉白玉雕刻的释迦牟尼佛像高高耸立在殿院的最高处,雄伟壮观。八个舍利白塔依次排开,直插云天。最东边新建起了供奉佛母大孔雀明王的孔雀明王殿。

孔雀明王殿高出地面近两米多,合瓦起脊、木椽飞檐、高耸秀丽。廊檐彩绘,富贵非凡。殿内琉璃明灯高悬,幡幢种种庄严。两侧分别供奉毗沙门天和摩利支天。正中供奉佛母大孔雀明王。孔雀明王宝相庄严慈祥,头戴宝冠,珠宝耳环手腕和胳膊上佩有环形首饰。孔雀明王一面四臂。手中持物完全同仪轨所述:右边第一手执开敷莲华。第二手持俱缘果。左边第一手当心掌持吉祥果。第二手执孔雀尾。两足交叉置于左右股上,结跏趺坐在莲花座上。乘金色孔雀立于百花之中。这尊孔雀明王像,完全是按照密教仪轨而供奉的佛造像。

近年来,以乾县弥陀寺为主体,形成了一个容佛事活动,生态农业、旅游观光、水上乐园、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宗教文化生态观光旅游区。农历三月廿八日至农历四月初七将在这里举行大型佛事活动,并有秦腔戏剧助兴。2005年12月市旅游局授牌该景区为“宗教文化旅游推荐单位”。

 乾县观音寺,又名兴国禅院,位于陕西省乾县阳洪镇阳洪西村北侧平岗之上。据《兴国禅院碑》记载,该寺院兴建於隋朝末年,鼎盛于大唐时代,距今约有1500余年历史。后经历代战乱,该寺屡有兴废,至明代成化年间,住持僧妙贤禅师曾有重修;一九四零年被民国政府乡公所占用。

净明禅师经终南山、云游至此,见古刹荒废,殿宇破败,佛堂精舍,又被他人鸠占鹊巢,遂发菩提大愿,决心重修丛林,重续佛缘、广普佛法,遂另置地亩,於原址向西北移150余丈,择吉卜地於平岗之上,延佛来坐迁建现址,更名为观音寺。

唐代崇尚佛法,皇家宗室尤甚。大唐皇帝中,先后有高宗、武后、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亲身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之盛事。然每历迎送,均转歇於古丝路上之上的兴国禅院。

僖宗送佛之盛景,史载甚详,“迎送舍利之僧侣、皇室官吏、车马旗幡队朝启长安城,暮夕于奉天城东之阳洪店兴国禅院,整憩三日,奉舍利上骄送至法门寺,全程二百余里”。唯一能见证的为阳洪店南北大街,至今还有些老年人叫其皇家胡同。当年兴国禅院经历佛事兴盛概况,可见一斑。

5、古树木:    

在阳洪镇杨庄村、中陆陌村、有一古槐树距今300年的历史了,在北旦村分别有一株距今400年和100年的古槐树,杨庄还有一株距今150年的古槐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