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在乾县】寺、庙、祠、观、庵的由来与区别

 W行走在人世间 2021-03-05

寺、庙、祠、观、庵的由来与区别

乾州蕞娃

在编写《行走在乾县——城关镇》一文时,对乾县城内的历史古迹进行了大概的梳理。因乾县古城距今也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所以城内的历史遗迹较多,尤其是寺庙、祠堂、道观一类。史料记载,乾县城内有兴国寺、城隍庙、文庙、司郎庙、三官庙、火神庙、郎庙、太白庙、吕祖祠、名宦祠、乡贤祠、黎公祠、浑忠武王祠等历史遗迹,现存的有兴国寺、城隍庙、无量庙、吕祖祠等,大多都是在原址上新修的。

这是法国人爱德华沙畹(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拍摄于1907年时的乾州城隍庙牌楼。

为了让大家,更加准确地理解认识乾县,所以笔者结合网上资料,结合个人理解和对专业人士的走访,现就这几类建筑名称的由来简单归纳梳理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寺:形声字,小篆字形,从寸,之声。寸,与法度有关。本义:古代官署的名称。秦以官员任职之所,通称为寺。

寺,廷也,有法度者也。——《说文》;

寺,治也,官舍也。——《一切经音义》;

寺,官舍也。——《三苍》;

寺,官也。——《广雅》。按,朝中官曹所止理事之处。

也就是说,“寺”经历了由“法度”——“宫廷的侍卫人员”——“官员的住所”——“僧人的住所”这样一个变化。如“大理寺”、“太常寺”等,大理寺是中央的审判机关,太常寺则为掌管宗庙礼仪的部门。这个变化其实是符合中国汉语词义变化的规律,即语义的扩大、转移、虚化等。西汉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之“寺”,即所谓的“三府九寺”。

洛阳白马寺

相传东汉明帝时,天竺僧人以白马驮经东来,最初住在洛阳“鸿胪寺”。后来鸿胪寺改建,取名“白马寺”(寺,汉西域白马驼经来,初止于鸿胪寺,遂取寺名,创置白马寺。——《广韵》),于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称。后来,与寺相关的词语不断产生,如:寺宇(寺院)、寺刹(寺和塔)、寺主(主管佛寺事务的僧人)、寺庵(僧和尼所居的寺庙)、寺寝(祠庙的后殿) 等,这是后话。

梵语中,“寺”叫僧伽蓝摩,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越来越少,而逐步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梁山镇永久村清真寺

补充说明,某些宗教供礼拜、讲经的处所也称之为寺,如礼拜寺、摩尼寺。清真寺特指伊斯兰教礼拜讲经的地方。乾县境内也有清真寺,不过在梁山镇永久村。

乾县城内的兴国寺,系隋末唐初所建,初为北寺,后因唐德宗避难北寺的缘故,升为国寺而命名。

乾县兴国寺

庙(:形声字,从广(yǎn),朝声。“广”与建筑物有关。本义:宗庙,供奉祭祀祖先的处所,有太庙、宗庙、家庙之分。

廟,尊先祖貌也。——《说文》。按,当作宗庙尊先祖貌也。

太庙,天子明堂。——《礼记·明堂位》。

“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中国古代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周制“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乾县城隍庙大殿(乾县二中内)

汉代以后,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土地庙)混在一起,蜕变为阴曹地府控辖江山河渎、地望城池之神社。“人死曰鬼”,庙作为祭鬼神的场所。再后来,还常作为供神佛或敕封、追谥文人武士的地方,如文庙——孔子庙,武庙——关羽庙。

当然,因为庙最早帝王相关联的,所以庙有时也专指王宫的前殿,后来也用来指代朝廷——“庙堂”。

总之,“庙”的范围也是逐渐扩大,由帝王专用到后来扩大为凡有官爵的,再到文人武士。乾县县城内的城隍庙(供奉城隍爷)、文庙(供奉孔子的)、三官庙(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亦称“三官”,又称“三元”,为道教较早供祀的神灵。一说天官为唐尧,地官为虞舜,水官为大禹。道经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中国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不过,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权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火神庙(各地火神祭祀不一,火神之中最多的为祝融、炎帝、回禄等)等。

:形声。从示,司声。本义:春祭。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相当于纪念堂),这点与庙有些相似,因此也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

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据《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及时(指诞辰和忌日)祭礼不绝。”文翁(前187——前110) ,名党,字仲翁,公学始祖,庐江舒人,西汉循吏。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举贤能、修水利,因政绩卓著,被后人誉为中国教育史上一颗明珠。他是中国第一个创办地方官学的人,现在成都著名的石室中学,相传就是文翁所建。东汉末,社会上兴起建祠抬高家族门第之风,甚至活人也为自己修建“生祠”。由此,祀堂日渐增多。吕祖祠(祭祀吕洞宾)、名宦祠、乡贤祠(祭祀乾县的乡宦绅士)、黎公祠(祭祀乾县人明大司马黎玉田)

阳洪镇化度寺

重点解说一下浑忠武王祠,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本名日进,铁勒族浑部皋兰州(今宁夏青铜峡南) 人。唐朝名将,朔方节度留后浑释之之子。在建中四年(783年)10月,“泾原兵变”后,德宗出逃奉天,浑瑊在奉天保卫战中立下赫赫战功,乾县人感激浑瑊,建祠庙祭祀浑忠武王。

乾县铁佛寺

观(觀):形声。从见,雚(guàn)声。本义:仔细看。《释名》云:“观者,于上观望也”。观就是古代天文学家观察星象的“天文观察台”。所以,道观之地,就是窥测无上天意所在之所,后世亦解为某种处所。因而有“道观观道”之说。史载汉武帝在甘泉造“延寿观”,后建“观”迎仙蔚然成风。据传,最早住进皇家“观”中的道士是汉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汉元帝顽疾而被引进皇宫内的“昆明观”。从此,道教徒感激皇恩,把道教建筑称之为“观”。

道教重视天文学是出于对天体的崇拜与敬畏,从“天人合一”、“身国同治”的思维模式出发,认为了解天象有助于求道证道,得道成仙。所以称为“观”,取观星望月之意,所以常建于山顶。

庵是女比丘尼修行的地方。

:形声。字从广,从阉省,阉省亦声。“阉”省意为“关门”。“广”指“房屋”。“广”与“阉省联合起来表示“关门的房屋”。本义:不对外开放的房屋。特指:女性修行者居住的寺庙。

“庵”最初是指小草屋,即所谓“结草为庵”。旧时文人的书斋亦称“庵”,如“老学庵”、“影梅庵”。汉以后建了一些专供佛徒尼姑居住的庵堂,于是“庵”也就成了佛教女子出家行佛事的专用建筑名称了。

在乾县境内最多的还是庙、寺,祠堂以前也不少,现在几乎都没有了。俗话说,在什么地方说什么话,弄清楚他们之间的区别,最起码可以保证我们少说错话,少犯错误。

阳洪镇弥陀寺

乾州蕞娃(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