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宋元方志丛书》第一册学习笔记

 W行走在人世间 2021-03-05

《宋元方志丛书》第一册学习笔记

乾州蕞娃

地方志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典籍和史料宝库。现在于世的完整和较为完整的宋元方志,大约四十余种。对于考察所记载地区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情、物产资源、地理沿革等,都具有宝贵的价值。然而,长期以来,这批方志分散收藏于海内外各图书馆,读者查阅颇为困难。一些孤本,残本已濒于亡佚。为了保存文献,便于研究利用,中华书局将现存全部宋元方志汇为一编,总名《宋元方志丛刊》,影印出版。

《宋元方志丛书》学习笔记依据的是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的中华书局出版发行的影印本电子扫描版(PDF)完成的。本套丛书共843种。今天重点谈第一册。

第一册包括:1.《云间志》三卷,(宋)杨潜修朱端常、林至、胡林卿纂。宋绍熙四年(1193)修,清嘉庆十九年(1814)华亭沈氏古倪园刊本。第1-72页。

2.《长安志》二十卷,附(元)李好文编绘《长安志》图三卷,(宋)宋敏求纂修。宋熙宁九年(1076)修,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镇洋毕氏灵岩山馆刻《经训堂丛书》本。第73-236页。

3.《类编长安志》十卷,(元)骆天骧纂修。元元贞二年(1296)修,明抄本,卷一、二补配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抄本,内有脱文。第237-378页。

4.《雍录》十卷,(宋)程大昌纂修。南宋孝宗时修,明吴管校刻《古今逸史》本。第379-508页。

5.《齐乘》六卷,附释音一卷考证六卷,(元)于钦纂修于潜释音,(清)周嘉猷考证。元至元五年(1339)纂,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刻本。第509-638页。

6.《吴郡图经续记》三卷,(宋)朱长文纂修。宋元丰七年(1084)修,民国十三年(1924)乌程蒋氏景宋刻本。第639-692页。

7.《吴郡志》五十卷,(宋)范成大纂修汪泰亨等增订。宋绍熙三年(1192)修,绍定二年(1229)续修,民国十五年(1926)吴兴张氏《择是居丛书》景宋刻本。第693-1050页。

8.《淳佑玉峯志》三卷,(宋)项公泽修凌万顷,边实纂。宋淳佑十一年(1251)修,清宣统元年(1909)《汇刻太仓旧志五种》本。第1051-1096页。

9.《咸淳玉峯续志》一卷,(宋)谢公应修边实纂。宋咸淳八年(1272)修,清宣统元年(1909)《汇刻太仓旧志五种》本。第1097-1110页。

10.《至正昆山郡志》六卷,(元)杨譓纂修。元至正元年(1341)修,清宣统元年(1909)《汇刻太仓旧志五种》本。第1111至本册末。

好畤县相关记载详见于《长安志》《类编长安志》。

《长安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都志。北宋熙宁九年(1076)宋敏求撰,20卷。着重记述唐代旧部,并上至汉以来长安极其附属县的情况。鉴于唐代韦述编撰《两京新记》只叙长安古迹,宋敏求决定另创体例。他编搜与长安有关的历史实录、传记、家谱、古志、古图、碑刻、笔记等,整理编撰成书。

全书20卷,记述长安的坊市、街道、宫室、官邸、雍州府县的政治,官员的职务,地方上的河渠、关塞、风俗、物产等。另付图3卷,系元代李好文编制,包括城市图、官坊图、古迹图和农田水利图等多幅。清人将图并入《长安志》,图名由《长安图记》改为《长安志图》。此书对研究长安的历史地理有较大参考价值。

北宋宋敏求1019~1079),字次道,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进士及第,官至史馆修撰,龙图阁直学士。曾补撰唐武宗李炎以下六朝实录,编集《唐大诏令集》,并预修《新唐书》。其都邑地志方面的撰述还有《河南志》二十卷,《东京记》三卷,均已亡佚。

公认较好的是毕沅1730~1797,清代官员、学者,曾任陕西巡抚)本。毕沅在乾隆年间组织力量,对《长安志》作过一次较好的整理。毕氏校正刻本《长安志》最大的优长在于以史志文献材料,结合实地考察以考证地理,于其间纠正蹖驳,疏释蒙滞,附于逐条之下,以补正原书的阙漏错讹。当然,再好的版本都会有一些错误,这是比较正常的。

《类编长安志》 元骆天骧撰《类编长安志》十卷,将宋敏求《长安志》分类改编,并增添金、元若干史实而成。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成书。全志分为杂著、京城、宫殿室庭、寺观、庙祠、胜游、石刻等三十二门。记载了从周至2400年间长安的地理、人文变迁发展史,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前有骆天骧自序、贾裕文序、王利用序。骆天骧,号藏斋遗老,骆氏京兆人,曾任京兆路儒学教授。

《类编长安志》此书门类较为齐备,所述长安金、元史实、诗歌多不见于其他文献。石刻一目,著录长安及其附近的一百四十多通碑刻,有重要参考价值。元刻本久已失传,传世仅有清人传抄本。

汇编历代记述古长安自然和人文情况的十余部经典文献,以丰富的资料展现了古长安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街市坊里、道路交通、城隍塔寺、井渠池陂、河湖变迁、山川名胜、关塞险要、宫殿园囿、风土名物、人物掌故、逸闻趣事等。既是学术界研究古长安史地的基本资料,也是人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第一手文献。

乾州蕞娃(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我还是原来那个乾州碎娃,只不过把“碎”换成了“蕞”(乾县人读作suì)。写文化散文,让散文具有生活化气息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是乾州蕞娃一直的追求。希望你在读乾州蕞娃文章的时候,既可以陶冶性情,又可以增长知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