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小别离》系列观后感(二)

 W行走在人世间 2021-03-05


(二)熊孩子张小宇的分析

熊孩子,本来是北方方言,泛指那些岁数小不懂事,并且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惹人讨厌的孩子。也有昵称的意思,表示对调皮孩子的爱称。但是,当“熊孩子”作为网络用语进入大众视野的时候,已经演变为对那些乱翻东西、搞破坏、不守规矩的孩子。

最初的这些熊孩子们“会调皮捣蛋、会让人哭笑不得”,但是本身应该是满怀善意的孩子。也正因为他们“不按照常理出牌”,会“在一些常规的事情上,会给出让人大吃一惊的回答或做出人们意料之外的举措,让人错愕、无所适从,最终总让人莞尔一笑,乃至捧腹大笑”,而且因为他们的“机灵”“会给人们带来快乐”,所以人们用“熊孩子”称呼他们的时候,实际上也饱含着对他们的昵爱。

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熊孩子”会做出一些破坏、诅咒、侮辱他人,给他人带来巨大的物质或者精神伤害行为,但这些行为却无法得到家长的重视,即使是批评教育微乎其微的。甚至个别的家长会对受害者报以鄙夷的眼神,仿佛受害者是自己的熊孩子一样。

比如:熊孩子往钢琴上倒水,家长说:“他(她)还是个孩子!”;熊孩子打伤小伙伴,家长说:“他(她)还是个孩子!”;熊孩子去推、诅咒孕妇,家长说:“他(她)还是个孩子!”……这个时候,“熊孩子”很明显已经造成当事人或者知情者的反感,已经偏离了这一称呼最初那种善意的调侃。

如果说要在《小别离》中的三四个孩子中要选一个熊孩子,张小宇则肯定是独一无二的人选。因为母亲的去世,张小宇很长时间是和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姥姥姥爷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不知道,有一点我是很清楚的,老人绝对不会直接的教孩子去干坏事。但是,他们的有些做法却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了张小宇的成长轨迹。

比如说张亮忠在得知已经上初三的儿子考试成绩非常差的时候,想把孩子接回家,所以他来到了岳母家跟老人商量这件事情。他来到的这是怎样的一个环境,客厅了摆了两张麻将桌,张小雨的姥姥姥爷全部上阵,张小宇在隔壁的房间里(也许是学习,也许是玩)。这样的环境孩子能学到什么好东西?

张亮忠进了家门以后,先是指派秘书拿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然后再拿出两万块钱,老爷子预感到可能有什么事情发生,所以问了一句“这个月的生活费不是已经给过了吗”,其岳母的一句话“给你就拿着吧,他欠你的”说明了平日里这前女婿可能没有少给送东西。还说明了张亮忠对自己的前岳父岳母很是尊敬关爱,并没有因为与妻子的离婚以及妻子的去世而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当然也有人会说两位老人帮张亮忠看着孩子张小宇呢)。其实,在很多人眼里,如果不是因为孩子,这已经去世的前妻父母和张亮忠都没有多大关系了。张亮忠之所以尊敬照顾老人可能就在于对前妻的愧疚,对疏于管理的孩子的愧疚。

张亮忠欠两位老人什么了,仅仅是因为他曾经是他们的女婿,那么两位老人是否把张亮忠当女婿对待了。动辄就大呼小叫,动辄就打上人家的公司(当张亮忠被迫无奈,准备把熊孩子送出国的时候,两位老人在张小宇的鼓动下来到张亮忠的公司大吵大闹),这种行径能给孩子教出好来吗?

看看张小宇的姥姥姥爷,我就不难理解张小宇为了和自己的继母怄气,不管不顾,在家里胡作非为的种种表现了。不好好学习,整天就捉摸着怎样和继母斗心思,最好把她赶出张家。为了抹黑继母在其做好的菜里加盐,故意在家里打架子鼓让别人不得安宁。把别人的忍让、宽容作为自己得寸进尺借口。

所以说,熊孩子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家长在孩子幼年家庭教育的不当。分析两位老人的言行,主要是分析张小宇这个熊孩子的形成原因。只有把熊孩子形成的原因分析清楚了,才能避免更多的熊孩子的出现。

乾州蕞娃(刘立军,性木讷,爱文学。俯仰天地间,自知无所愧。)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