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号线二期多一站┃永乐大帝来相劝?

 南京金刀客 2021-03-05

近期,4号线二期出镜率很高。今天的故事,从一张图讲起。


NO.1 

▲4号线二期江心洲设站问题,图源自网友爆料,侵删。

很多朋友私下问小编如何看这张图,4号线二期要凉了?没有,很明显,主语是江心洲站,不是整条线。而且这个2030年,也是非常宽泛的时间,基本可以忽略。

▲以上三图来自网络,侵删。

上面两张图讲述了江心洲站从有到无再到有的历险记:线路设计初期有江心洲站,后来经过勘探论证和有关部门审批,取消江心洲站,现在又说要恢复设站。到底应不应该设站呢?

▲江心洲站大致位置。

▲江心洲站不宜设站的理由,图源楼市科学家,侵删。

这些都是各种渠道搜集来的理由,之前我们也讨论过:在现有条件和背景下,4号线二期在江心洲最北端设站性价比极低,风险极高。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已经从能不能设站变成了设站合不合理,性价比如何的问题了。

那么,4号线二期在江心洲设站是否合理,性价比如何呢?这个问题我们来请永乐大帝来回答吧!


NO.2 

阳山碑材欢迎您

▲国家AAAA级景区——阳山碑材,图源见左下水印,侵删。

▲碑首又称碑帽(右)和碑身(左),图源见左下水印,侵删

碑座,图源见左下水印,侵删。

阳山碑材这名字听起来就很形象:位于阳山的石碑材料场,只不过这个材料场不一般。

这里是明成祖(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燕王朱棣,永乐大帝等)为其父朱元璋树碑而开凿的巨型石材场,坊间戏称是朱棣乃至整个大明朝留下的最大烂尾工程。

公元1402年,明成祖朱棣起兵夺得侄儿朱允炆的帝位,为了笼人心,稳局势,就决定要一巨型石碑以表朱元璋的功德。

说干就干,经过3年的准备工作之后。永乐三年(1405)八月,朱棣下令开凿石碑。第二年,下诏开建BJ城。同年,石碑停工。

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BJ,到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驾崩,朱棣只在BJ待了4年。而从石碑停工到迁都之前,这14年的时间里,为何石碑工程就没有复工永久烂尾了呢?

原因到底是什么?坊间猜测有这些原因:

1,原本计划的滚木与冰运都不适合。南京地形复杂不适合滚木,南京气候较为湿润不适合冰运。(设计方案的时候不考虑南京的地形和气候?)

2,开凿短距离运河运输代价太大。阳山碑材在开凿的过程中就已经造成了无数工匠死伤,现在附近的地名——坟头就起源于这里。加上运河对江山社稷的冲击有隋在先,不得不考虑。(同样,设计方案的时候考虑不周?)

3,阳山碑材历史使命已完成。(真相了)

▲从地形图看阳山碑材与明孝陵之间的区位关系

从地形图来看,上面两点原因应该不是主要原因。只是代价太大,性价比不高而已。

阳山碑材一开始的目的是“笼人心,稳局势”,1402年即位后宣布要建是为笼人心,1405年开工是为了稳局势。而在1406年停工,意味着人心和肚皮问题都已解决,局势此时已经稳定了下来。当年宣布开建BJ城也侧面印证了这种猜测,否则怎么可能轻易迁D?

可能有人会问:小编,你知道这些石碑的尺寸吗?如此宏伟的工程难度确实很大啊!

知道,碑座、碑身和碑首树起的总高度达78米(是现存明孝陵四方“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高度的近9倍),重达三万多吨,没有争议的世界第一碑。想要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难度极大。

但是,决定阳山碑材结局的是他的使命,而不是它的物理属性。即使比天高,比地重,顶多是决定结局的次要原因罢了。


NO.3 

600多年以后的现在,对于停止开凿阳山碑材的做法是什么样的评价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今天,我们不点题。

完。

以上部分图片来源已标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另吐槽、爆料、建议、咨询和商务合作,都可以加小编微信哦!

-END-

往期精选

● 第一次南京所有已获批未开通地铁线路现状大普查!

● 南京都市圈拍一拍┃滁州解决问题拍手鼓励┃句容遇到问题拍腿着急!

● 连镇铁路贯通在即┃这座朱元璋对手曾建都于此的县级市喜提两站!

喜欢就点个“”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