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宝藏》凭什么一夜刷屏,文化类综艺的颠覆和突围

 文娱价值官 2021-03-05

文丨秋葵

编辑丨沈多

文娱价值官解读:

临近年末,2017年最强综艺终于出现了——《国家宝藏》,这档第一期就迅速刷屏,口碑流量双双爆棚的节目,内容却是业内人最不好看的考古题材。正像冯小刚聊起《芳华》时说的那句话:看起来很硬,摸起来很软。《国家宝藏》在看似枯燥坚硬的外壳之外,也用最柔软的方式触摸到了文化类综艺最具人文情怀和商业价值的内核。

开播仅仅两周,豆瓣就有26000多人打出9.3的高分,74.2%的人给出5星满分。

一向苛刻的豆瓣文艺青年,这次毫不掩饰对《国家宝藏》的喜爱和欣赏,而同期闹得鸡飞狗跳的《演员的诞生》,只得到了5.4分。

这是一档神奇的综艺,它的初衷只是想讲述博物馆里一件件国宝的前世今生,这样本来枯躁专业的内容,却因为融合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等多种艺术形态,变得妙趣横生。气象上的高品质、大格局和制作上的精雕细磨,让精致的国宝与精心的创作叠加,成就了精品之作。在为文化类综艺示范正确打开姿势的同时,再次证明“真正好的综艺,从来不缺观众”。

文博题材其实一点都不沉闷

当今年9月15日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中展出的《千里江山图》,以比肩春晚的3D全屏幕出现在舞台上时,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历经千年却依然明艳生动,瞬间就征服了观众。

随后,李晨等演员演绎了这样一段“前世故事”:李晨饰演的宋徽宗,因为一幅“踏花归去马蹄香”的画作,深为赏识天才画家王希孟,此后牵出一系列关于这幅传世国宝的历史典故。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师冯海涛则讲述了从水墨初稿经五层晕染而成的着色过程,青绿五色的颜料来源更牵出一位当代“高人”仇庆年。环环相接、丝丝入扣,各种高科技加上舞台剧和硬知识,观众的情绪和兴致皆融在其中。

(李晨饰宋徽宗)

第一期一开始,《国家宝藏》就征服了观众,它的气质和套路,与以前看过的任何文化纪录片或者文化类综艺都不一样。

节目的制作人、总导演于蕾2012至2015年曾连续四届任央视春晚总撰稿、总体设,用于蕾的话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节目,初衷就是想讲述博物馆里国宝的前世今生,但同时,它又是一个很复杂的节目,这些国宝的最终呈现,融合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等多种艺术形态。

这是文博类题材第一次在“综艺界”如此大张旗鼓,从强大的明星阵容到华丽的舞台效果,都让大家觉得这个节目不一样。其实,《国家宝藏》从一个创意到如今的诞生,前后用了两年的时间。这期间,央视推出了几十档节目,其中不乏《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爆款”文综。而国宝文物,似乎此前一直以“鉴宝”的面目出现在电视上,单调乏味。怀揣“让国宝活起来”的美好愿景,于蕾和她的团队向文化综艺的全新高度发起冲刺,而节目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就成为横在她们面前的一座大山,翻不过去,这档节目还会沦为炮灰。

顶着各种压力,于蕾和她的团队,花了将近一年时间在摸索节目的模式,最终推翻了多个之前的设想,才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国家宝藏》。

(堪比春晚的酷炫舞台)

“任何一档好的综艺,其实都是讲故事的,文化题材或者是文博题材一点都不沉闷,只是我们没有找到好的角度去讲它。”于蕾说,《国家宝藏》这样的演绎方式,把文物看成一个走过了历史沧桑却依然活着的人去对待,在诞生和流传过程中它们有着各种传奇,一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研究它守护它,它身上的价值和背后的故事,都是活生生的。

兼具娱乐和专业的走心演绎

九大馆长齐聚,共同打开守护多年的宝库大门,甄选27件国宝重器,交与大众共赏。每个博物馆只有一件国宝能够入主最终特展,争夺故宫太和门广场上的一席之位。

有观众感慨,“透过《国家宝藏》,真切感受到了国宝和我们当下的血脉相依,以及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也有人说,这就是中国版的“博物馆奇妙夜”。

于蕾背靠的央视与故宫两大文化体强强联合,整合了全国顶级文博资源。《国家宝藏》用小剧场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国宝的前世今生。尤其是前世故事,穿越元素+略带网络化的语言体系,加上明星的舞台演绎,让文博题材真正“活”了起来。

(梁家辉饰司马光)

不过,想让综艺具有一点艺术的纯粹性,并不容易。以往的文化类节目,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就文化谈文化”的套路中。专家滔滔不绝地讲述专业知识,却把观众的感受隔离在外,很难引发共鸣。“纯粹讲解偏于沉闷、过度演绎却有失分量”,于蕾说,《国家宝藏》在努力做到兼顾专业和娱乐,九位馆长“圆桌会议”解读“国宝”价值,001号“讲解员”张国立则是严肃而不失活泼的主持人担当,知名演员和专业人士共同守护国宝,前者以小剧场舞台剧形式再现文物的前世今生,后者用责任和使命守护这些国宝,从观众的反馈看,这样的形式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001号讲解员”张国立)

第一期里,王凯饰演“傲娇”的乾隆大受好评,被网友戏说成“农家乐审美”的乾隆自我“洗白”,为自己辩解。他明知难度极大,而且宫廷御用瓷器大都以素雅为主,但他非要在一个瓶子执意打造一个集历代大成的瓷瓶,对着太监说,“我就是要过!就是要花!就是要酷炫炸裂!”简直成了弹幕和流量和收割机。

(王凯首扮乾隆)

诠释国宝前世的小剧场,可以说是承包了全场的笑点,一般来说,历史厚重感和观看趣味性是存在矛盾和冲突的,但《国家宝藏》打破了这种僵局,有趣而不落俗套,用近乎完美的形式,让大家感受到了文物与我们的血脉相连。

高冷文综的商业化尝试

2017年初,《朗读者》风靡一时并在观众中掀起一阵“自来水”风潮,也让今年的文化类综艺越来越热。市场的变化和调整一个是因为快消综艺的疲软性,在全民娱乐的环境下,娱乐化节目让人出现审美疲劳,观众有了更多的情感需求。二是快节奏的时代,受众在日常的忙碌后更需要静下心来,文化类综艺能为快节奏的受众提供短暂的灵魂栖息地,更易受到观众欢迎。

不过相比真人秀和音乐类综艺,文化类节目依然是个相对小众的领域,风险大也不好做。

文化类综艺表象小众,反应和满足的却是大众化的诉求,这是一种天然的矛盾。《国家宝藏》的成功给这类节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其实文化的传承本身也是一个大众化的延续使命。以小见大也好,以古喻今也好,寓教于乐也好,只要找到跟观众的共鸣点,去完成文化内容的走心,这种矛盾是可以化解的。

(节目中展示的国宝)

为了与年轻观众达成共识,《国家宝藏》加入了诸如“你家里人知道吗”、“画风”这种网络词语。目前看来,效果颇佳。同时,文化类节目并不能完全拒绝明星,这次,《国家宝藏》很好的利用了商业上常用的“代言人”模式,让流量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充当国宝前世今生的衔接者,并没有喧宾夺主,反而锦上添花,第一期被投放到B站后,弹幕一直处于满屏状态,观看人数也一直居高不下,相当成功。

和《国家宝藏》一样,之前《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走红也和这样的商业化探索不无关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一些演讲也特别受欢迎,这位以前埋头故宫管理和文物修复的院长,一夜间成为网红。

这两档节目的成功也说明,观众对于这样的题材是欢迎的,并不排斥,正如于蕾所说,对于综艺节目来说,并没有沉闷的题材,一个题材的商业化道路之所以不顺畅,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讲述方式。对于一贯高冷的文化节目来说,《国家宝藏》这次的尝试,或许真正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线。


文娱价值官现已入驻:

好文推荐:

400亿播放真实只有100亿?视频刷量与真实数据的“较量”

独家专访丨冯小刚,嘴硬心软的老小孩,刚做了一场“芳华”梦

独家专访丨黄轩:我不恐惧命运的那张底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