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职高手》影视双刷,仍挡不住阅文700亿市值大蒸发

 文娱价值官 2021-03-05

撰文丨郑  文

编辑丨陈  桐
文娱价值官解读:
ID:wenyujiazhiguan

2011年,网络作者蝴蝶蓝在起点中文网上开始更新电竞小说《全职高手》;2014年,《全职高手》成为网络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千盟”作品,即超过一千位读者在这本小说上消费超过1000元人民币;同一年,起点靠小说周边赚到了3000万。随着粉丝经济时代的爆发,其强大的氪金力为版权所有者阅文集团带来了巨大收益,小说主角叶修更是被副总裁罗立认证是价值超过“十亿”的虚拟偶像。确实,通过8年的积累,《全职高手》粉丝覆盖小说、动漫、影视等各圈层。

《全职高手》动画第一季于2017年播出,即获得当年二维国产动画播放量第一的成绩,而在今年暑期,继真人版网剧上线后,8月16日,动画电影《全职高手之巅峰荣耀》也登陆全国院线。作为阅文集团IP全产业链运营的第一块试金石,《全职高手》能撬动多大的潜在价值与市场规模?对整个产业,都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IP影视化从来是双刃剑

在影视改编上,两年前的《全职高手》动漫版还是颇受好评的。2017年4月7日首播当天,久经考验的 B 站服务器因为涌入了大量的用户而崩溃,后经动画官方表示,这部动漫开播首日的播放量达到了 1 亿,12集总播放量累计15亿,豆瓣评分高达8.2,可谓流量与口碑双丰收。
不是所有的读者都会转化成粉丝,也不是所有的粉丝都会消费作品以外的衍生品,但从通常的惯例来看,书粉和二次元一向都很和谐, 粉圈交叉融合的不少,据数据显示,每年各大动漫展会中,平均每5个参加展会的观众中,就至少有一个是《全职高手》的粉丝。但是,纸片人和真人之间却隔着巨大一条鸿沟。
 
业内有不成文的默契,观察一个IP的热度值,很重要的一点是看首播,据云合数据显示,网剧版《全职高手》7月24日首播当天的有效播放量才1816万。

此后,网剧版《全职高手》的热度一直低迷,讨论仅限剧圈,豆瓣评分7.0,与动画版对比惨烈。

同一个IP,动画与真人的期待与关注值差距竟如此巨大。
其实作为电竞剧,由把持着国内最大游戏产业链的腾讯主导制作,还是能看出诚意的在探索游戏和影视联动的可能上很舍得下本,比如选择真人CG而不是真人cos为游戏专门设计了技能和操作体系;找专门的战队基地实地取景,这些都属于“做了也不一定能多引流,但想做好就很烧钱”的操作,猫妖的动作、血枪手的效果、千机伞的形态,也都是良心之特效了。

腾讯很大的失误还是在选角上,以“三生三世十里拉面”著称的鲜肉杨洋,此前在出演另一部大IP《盗墓笔记》时,就与作者和书粉有过一次出圈的交锋,因此在二次元圈的口碑并不好,从选他那一刻起书粉就在抵制,生怕被吸干血。在剧上线之前就拼命号召“书剧分离”,“不看不提不吐槽,一分钱热度都不要给”,书粉作品和角色超话也全面禁真人。此外,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衬托主角的盛世美颜,配角的选择就更是让人一言难尽,加上大量的游戏画面,对非电竞爱好者的价值官记者来说,第一集就被劝退。

杨洋按键盘的姿势也成为游戏玩家的大槽点
再说回到今天上映的电影《全职高手之巅峰荣耀》,因为是被书粉接受度高的动画版,又是全职IP的大银幕首秀,还是很令人期待的。
这部电影可以被看作是全职的前传,讲述的是18岁的叶修与好友苏沐秋组建草根电竞战队,与来自各地的队友们为梦想打拼,为电竞舞台的最高荣耀而刻苦训练的故事。
截至发稿时间17:00,实时票房2901万,算还不错的成绩,但从观众反应来看,似乎并不乐观不满主要是集中在编剧对叶修核心人设的重大误读之上。其实对于国产IP动漫电影,哪怕剧情、特效不足,只要有情怀加持,观众还是会相对宽容,但动摇根基,就是作死了。


叶修值十亿?

2018年,国内二次元受众达到3.5亿。

作为典型的圈层用户,二次元圈和追星粉圈是所有产品最想要合作的高价值用户,因为他们具有年轻化,在互联网传播中的高参与度,和高创造性的共性,且真爱粉多,乐于“为爱发电”。如果能够聚合这两股力量,传播力和消费力自然不可估量。

据美国多家主流娱乐业智库都曾预测,到2025年,虚拟偶像将占据整个娱乐业的半壁江山,这无疑给资本市场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而在国内,近年来,各平台打破圈层的做法,也给了虚拟偶像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阅文自2013年便开始了”叶修“的培育和开发计划,其核心思维是:将他当作真实存在于社会里的人看待,期望他能和偶像、明星达到同等程度。

今年5月29日,叶修22岁的生日送上微博热搜,他的形象点亮纽约时代广场、伦敦莱斯特广场、上海花旗大厦、广州小蛮腰、中国香港铜锣湾等全球多地的地标性户外大屏。 

纽约时代广大屏贺生

作为头部虚拟偶像,叶修也迎来商业收割期,吸引各路商家开始为其疯狂砸金,仅以广告代言为例,这个出道才一年多的虚拟偶像已拿下了包括麦当劳、伊利、中国银行、清扬、美年达等近十多个代言,横跨食品、快消品、金融等多个领域。
虚拟偶像是阅文在商务开发和文化领域拓展、破圈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和产品,也是整个阅文生态体系里重要的发展方向。

阅文副总裁罗立直言,我们希望叶修能够成功、也必须要成功,他是我们在整个IP打造或者说阅文整个下游布局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但他也承认,虚拟偶像和真人偶像一样,淘汰率非常高,所以即便'出道’也不一定会成功,叶修也仅只是一个开始。


阅文上市即巅峰?

而就在全职网剧进入高潮,电影也即将上映的8月12日,阅文集团公布了上半年财报。由财报显示,上半年阅文集团实现总收入29.17亿元,同比增长30.1%;通用会计准则下经营利润5.28亿元,同比下滑12.6%;净利润3.93亿元,同比下降22.4%;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3.90亿元,同比缩减19.3%。
2017年11月8日,阅文集团作为文化传媒独角兽企业,登陆港交所,上市当天即暴涨86%,股价触及110港元,市值逼近千亿,是国内文化传媒板块市值最高的公司。但从上市两年的表现看,阅文集团也成为“上市即巅峰”的典范,自上市当日起,股价便一路震荡,开启漫漫下跌路,再未刷新过历史新高。目前,阅文集团的最新股价24港元,与最高的110港元相比,跌幅近80%,蒸发了700亿市值。
纵观2019上半年财报,造成阅文利润下滑的,主要是其在线业务板块,来自自有产品平台、腾讯产品自营渠道以及第三方平台三个渠道的收入纷纷减少,就是此前从未有过的。2019年上半年,阅文集团在线业务收入为16.62亿元,同比减少11.53%,在集团中的收入比重也从2018年的82.3%降至今年的56%。
一方面,随着直播、短视频兴起带来的娱乐多样化,降低了用户在线阅读的付费意愿,业绩报告显示,平均月付费用户数从1070万下降到970万,付费比例从5%降至4.5%。另一方面,随着米读阅读、连尚免费读书等主打免费阅读的产品陆续进入市场,阅文也于2019年上半年推出免费阅读模式,旨在提高公司现有版权的变现率。

在线业务和版权运营,一直是阅文集团营收的两个主要构成部分,在线业务收入的减少,倒逼阅文通过加大IP运营,来获取版权销售、联合投资和自主研发高效变现。由财报可见,其版权运营及其他收入为13.08亿,同比大增224.1%,在集团的收入比重从17.7%上升至44%。来自IP授权、IP动漫化和影视化、IP游戏衍生的收入将是阅文集团营收的新增长点。

阅文集团副总裁罗立

而《全职高手》作为阅文顶级IP的成绩,将是其在IP全产业链运营能力上的一个重要的检验指标,据业绩报告透露,阅文已将《全职高手》的游戏改编权交给腾讯,目前腾讯正在进行相应的网络游戏开发。
 
结语:当这个暑假过去,影视连发的《全职高手》,究竟是积累还是消耗IP价值,我们可能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才能得出一个结论。但毋庸置疑的是,从IP产业链的源头网络文学,转向全产业链发展,已是阅文集团的必行之路。

【原创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