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这个城市啊

 新用户48533353 2021-03-05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全文约需8分钟

广州这个城市啊



文/晏凌羊

 01 

以前我真的特别讨厌广州,一大原因是气候太热了。

一年整整将近十个月漫长的夏天,留给春秋的时间窗口就不到两个月
(有的年份甚至一个月都不到)。每次回到家里,空调若是没提前打开,我脱文胸并将它甩出去时,真想骂娘。

可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我慢慢也习惯了这个城市,甚至连自己,也变成了它的一部分。

如果你问我,广州最美的地方在哪儿,我可能会回答:“就是随处可见的珠江吧。”

珠江,是广州的灵魂。

在市区,我们总能看到它像一条纱巾一样,一路蜿蜒着奔向东南。

广州这个城市,若是没有了珠江,就不再灵动和妖娆了。

我不喜欢看珠江夜景,但特别喜欢看夕阳下的珠江。


珠江夜景,不能让我忘却和脱离世俗。早些年我跑去二沙岛看夜景,看着江对面滨江东区域的万家灯火,想的却是:这城市的万家灯火,没有一盏是属于我的,也没有一盏是为我亮的。

有夕阳、有晚霞的时候,开车走在几个跨江大桥上,你往西一看,脑子里会想起白居易写的那句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有一次,在小区业主微信群里,我看到一个业主分享了一段视频。

凌晨五点多,她跑去猎德大桥上看日出,看天色一点点亮起来,看朝霞由紫红变昏黄。她边拍边用粤语赞叹:“好靓啊,真係好靚!”


这个城市房价有高有低,人们在这里赚的钱有多有少,大家从事不同的职业,拥有不同的人生,但是,朝阳、夕阳和珠江交相辉映后制造出来的美,却是无差别赠送给每一个人的。


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在这个城市再坚持不下去了,此时TA跑去珠江边看了看朝阳、夕阳,或许又能产生一点坚持下去的力量罢。

 02 

这几年,我开始喜欢广州,是因为这里才真正称得上是四季如春。

昆明叫做春城,但广州叫花城,而我觉得,能叫花城的城市,其实春味会更浓烈一些。

昆明的冬天,相比广州,其实是很冷的。

每年冬天,北方已经是万木凋零的景色,但这时的广州却是繁花似锦。

每年春节,广州人都喜欢去逛“花市”。“花市”里,一开始花比人多,后来人比花多。以前我还爱带着孩子去凑凑热闹,这两年因疫情影响,花市也没了,而我也不愿意再去凑热闹了。


春节时,广州人喜欢买些年桔、观赏性桃花等放在屋子里,在树上挂些红包封(广州人称“利是”封),寓意来年顺顺利利。在老家,菊花主要是祭祀场合用的,但这里也表吉利之意。

广州夏天很长,一年四季绿叶不败,这是我喜欢的“点”。

但我更喜欢它的一点,是它的包容性还算可以。

房价,在一线城市中,相对算温和的(中心城区当然很贵,比如我公司附近有个楼盘,二手房的房价都去到11万了,但还有广大的非中心城区可以选择)

物价,也还算比较温和,走到偏僻一年的街巷,你还是能吃到七八块一碗的面。

还有广大的城中村,接纳了无数个和当初的我一样来求职的年轻人。城中村里,纷乱嘈杂,却也生活方便、秩序井然。

那里就好像是一片小小的丛林,谁都可以在里面找到栖身之地。

据相关统计显示,广州大部分城中村流动人口数量为本地居民的5-10倍,有些甚至在15倍以上。大量内陆南下的打工者们,扎根广州的第一站往往就是城中村。

想当年,我也是睡过火车站、住过城中村的人。

十几年前的我,一定想不到我竟然会在广州落地生根、开花(结婚)结果(生子)。如今,花儿虽然谢了,但果子却已经长在了这里。作为一棵负责给“果子”(女儿)输送养分的树,想必我还得在这个城市扎根许多年。

广州对我而言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很难一言以蔽之。

它只是一座城市,承载着我的青春、记忆、生活和梦想的城市。我长在它身上,它却不知道我是谁。

在广州开夜车,我最喜欢开的一段是从南沙港高速下科韵路前,绕一个大弯的那一小段。那条高速路上车很少(因为收费贵),两边路灯明亮(亮得跟电费不要钱似的),车开在桥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不远处的广州塔、西塔、东塔。

城市在你的前方,一片灯火辉煌。到这里以后,你也知道自己快要到家了……

我对广州这个城市的感情,就藏在那一瞬间里了。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03 

前天晚上,下班晚,我在公司电梯里遇到一个外卖小哥。

我问他:“现在天气不热了,你们不用跑得那么辛苦了吧?”

外卖小哥回答我:“可是订单量也少了很多,天气凉爽了点,大家似乎也更愿意出门了。”

我说:“唉,真是没有一分钱是好挣的。”
外卖小哥说:“那是啊。”

骑车回家的路上,我又遇上了那个在街边卖唱的歌手。他在地铁口驻唱小半个月了,立式话筒边立了一个牌子,上面写了“救救我的孩子”。我扫了两眼,大意写的是“孩子生病,已经花了八万多块”。

我停下单车,从包里摸索出钱包,发现钱包里只有五千日元、三百美元
(确实好久没用现金了),转头发现歌手脚边的吉他套里放有微信二维码,索性掏出手机给他转了点钱,冲他说了一句“加油”。他停顿了一秒说了句“谢谢”,然后继续唱歌。

他唱的歌是Beyond乐队的《光辉岁月》:


“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

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
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
迎接光辉岁月
风雨中抱紧自由
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
自信可改变未来
问谁又能做到………”

歌手的身边,是各式各样的流动摊贩(广东人称“走鬼”),有人在卖煎饼,有人在卖鲜花,有人卖水果,有人招揽过路行人给手机贴膜………秋风萧瑟,但每个人都活得很用力,活得热气腾腾。

以前我住珠江新城,后来那里成为广州城市形象示范区,地铁口再容不下“走鬼”。我知道,不久的将来,我们这里会被建成城市形象示范区,他们会往更偏远的郊区迁移………但是,我相信他们会一直卖力生活,就像现在这样。

在广州待着,看着汹涌的人潮,高涨的房价,别人家的孩子,以及16元一小时抢不到的停车位,我有时候真的挺焦虑的。特别是把体制内的工作给辞了、与朋友联手创业后,这种焦虑感更甚。


有很多时候,我忽然觉得:自己到底在怕个什么呢?一线城市高手如云,但机会也多、相对公平,只要敢闯敢拼,总归是饿不死。再说了,如果在一线城市混不下去了,老家还可以成为我的退路。我们的焦虑,来源于害怕所谓的阶层下滑,可阶层这破玩意儿,你真不把它当回事,那它就是个屁。

比如,如果我实在在广州混不下去了,那就把广州的房子出租出去,光靠租金就能让我在老家的地级市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何况我不是那种能忍住不做事的人,哪怕开个小卖部我也愿意比别人早起晚睡。再退一万步讲,如果地级市也混不下去了,只要父母还健在,我还可以回农村。我父母不重男轻女,家里不是还有老屋和几亩薄田么?

城里人想种一棵葱都只能在自家阳台的花盆里捣鼓,而我可以一种种一亩,总归是不可能饿死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家有啥好看不起从农村逆袭到城市的凤凰男女的呢?人家的起点虽然不高,但够宽啊。

之前我看过这样一段话:

某个香港朋友,港大毕业,一个月收入2.8万港币,租在港大附近一小屋内,24平米,租金1.4万。平时吃饭随便在路边摊吃一份面+奶茶就得五六十港币,一年根本攒不了多少钱。香港人多数不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帮助有限,年轻人普遍感觉没有希望,买一个属于自己60平的房子就是最大梦想。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能生活在大陆还是有点幸福的。大陆的好处就是地大物博,贫富差距大,我们在一线城市混不下去了可以回二线城市,二线城市混不下去了可以回三线城市。你若是出身农民家庭,最后还可以退回农村……以此类推。

所以,怕啥呢?加油吧!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一点碎碎念 

以前还写过两篇文——《“怪怪”的广州:我在这里寻找,也在这里失去》以及《你在广州买房的“姿势”可能是错的》,大家感兴趣可以看看,但也要注意写文的时间(现在可能不一样了)。

说点私事吧。最近,我花点钱把新房子布置好了,准备出租出去,布置完突然有点心理不平衡。

广州中心城区,尤其是好一点的学校附近,几乎都是二手房。我出租出去的房子,虽然也在中心城区的地铁口,但附近没有好的学校。

这几年,为方便小孩上学和自己上班,我买的、住的一直都是别人装修好了的二手房,用的也是别人用过的电器(家私大多扔了)........新房子也有,但都太贵了,而且买少见少。

重新装修、配置电器吧,一方面我嫌装修污染、腾挪麻烦,另一方面又觉得浪费。把新旧房子的家私电器腾换下位置吧,我又嫌搬运麻烦....然后,就一直这么将就着住着。

去年,我把名下的房子都出租出去了,租了套比较大的房子住着,用的也还是房东家的家私电器(一部分是我自己添置的)。

出租出去的房子中,有一套房子是全新的,家私家电也是全新的,却是租客来享用。

等过几年,我若是把自己房子收回来自住,那也不是新房了.......到时候若是想住新房,只能往更郊区的方向走(中心城区的地,针都快插不进去了,别说新楼盘),可郊区到底是各种不方便。

生活在北上广深的同学们,若是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很多估计都是这种命运:一辈子住二手房,用别人用过的家私、电器。

话说我在这里可以随意说自己赚钱了、买房了、吃喝玩乐去了。在旧关系多的朋友圈就不想说,你懂的。看来,你们才是我肯“交心”的人哪。


谢谢你的时间,我们相约明天见。

关注「晏凌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