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秀文、陈奕迅重口味造型辣眼,周杰伦不穿内裤?他们什么心理?

 谢耳朵馆长 2021-03-05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借助是一种内心意念,这股意念可以成为一种力量。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借助许多外在因素,去实现与彰显自己的内心。
从茹毛饮血,到知道用火烤熟食物,史前原始人借助这一发现,使身体变得更强壮,也促进了大脑发育。
大脑得到进化的原始人,得以在吃饱之后,蹲在洞中躲避野兽时,就着篝火火光投射到洞壁上的影子开始狂欢,并能将牛、马、野猪等野生动物的形象,通过自制的石块刻在洞顶和墙壁上。
那些质朴的线条,虽然只是勾勒出了动物的雏形,却标志着更为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人类从此具有了将具体事物抽象化表达的能力。半人半兽状态的史前原始人,具备了虽然粗糙却业已成型的初等思维。
火光带给人类生机与文明,更是点燃创造力的基础。而创造力的火花,往往不同寻常,且引人惊异。
比如艺人们稀奇古怪地穿着,艺术家们反常态化的举止,诗人不可理喻的句式表达,作家癫狂而啰嗦的自言自语……
一切创新,往往都意味着对原有旧形态桎梏的打破与粉碎。而各种打破与粉碎,不仅来自感官娱乐层面的娱乐明星、艺人、艺术家们,也来自科学界的科学家们、学术研究学者们。
但凡创新,必有破裂。近年来极速封神的伊隆·马斯克,就是一种打破旧思维固化状态的典型例子。
在他之前,没人想到私人可以造火箭;且不仅造火箭,还希望去火星定居。这个狂人不但敢于这样设想,更是持续不断克服万难,也要实现自己的火星移民梦想。
目前,他已经为移民火星做好了地上天上的初步准备:地上自己建造可回收火箭成功升空,又不断发射星链卫星上天,以便为今后实现星际飞行做各种空间信息传输准备。
在外界的不断关注与惊叹中,马斯克的火星移民计划推进得十分有序。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与其说他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不如说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者,因为他不仅敢于想象与推论,更打破了人们在思维意识上的禁忌与胆怯,对时代的发展,起到了真正的推动作用。
以世俗的眼光来看,这样的狂人,却离过三次婚,有过数个女朋友,最终都因为受不了他的日常怪异与臭脾气,而纷纷离开了他。

尽管他是亿万富豪,却一如他自己在采访中流泪诉说的那样:哪怕是生日这一天,我都是一个人在独自工作,没有人陪伴和理解,没有任何人陪在我身边。
所以,你看,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在创新方面走得有多远有多深,距离世俗常人的生活与状态就会有多远多深。他们以特有的方式,试图撞破已经沉闷而禁锢的现实;却在撞破与抵达的过程中,被世人误认为是异端。
客观而言,我们当下所处的现实世界,是逐渐推演而来的,它肯定有合理合规正确的地方;但随着时日推移,再正确合理之处,也会发生变化,也应该发生变化。
因为,宇宙第一绝望原理——熵增定理告诉科学家,科学家再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那个所谓真理是:
事物永远是从有序向混乱、无序的方向去变化的。世界上没有完全静止不动的事物。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处在运动之中。运动,是物质的第一属性。
科学家克劳修在1854年才提出了熵增定律,而哲学家却早于科学发现之前,就认为万物一直处于运动状态。
二者孰先孰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产生了一个共识,在这种共识基础之上,人们逐渐形成了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思维模型,也逐渐开始接纳新生事物。如此往返,人类历史才有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想想看,我们能够成为当下的自己,是因为这一路上抛弃过多少错误认识,进化过多少次,又学习了多少新知识,才变成今天的样子。而每一次变化和创新,又有多少次,是顶着别人的骂名,被他人的不理解和误解,乃至自我怀疑才得以实现的?
如果我们对自我的判断,是清晰而明确的,那么当我们想要成为自己的时候,自然就会循序渐进,有计划地去突破自我,始终走在接受崭新挑战的路上。
而不是固守在老旧的思维中,困居在一动不动的环境里,寻求自我蜕变。

显然,这种蜕变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它违背了自然、科学、艺术、学科规律。而违反规律的叛逆与创新,结局只有死路一条,那就是:彻底变成人们眼中真正的怪异、奇葩、废物。
所以,从更为广泛的角度去思考特立独行者的心理,我们能够理解的是,人群中那些热衷于特立独行的人,的确具有反传统、反现实、反常规的天赋。
这些天赋激发他们不墨守成规,不走寻常路,喜欢自作主张,不愿意遵循大集体行为规则。
在需要创新的时代,在需要激发活力的时候,拥有这些心理特质和天赋的人,是最有希望打破沉默与固步自封的人。
但是,尽管如此,特立独行者,往往终其一生,只有极少数堪称为天才、人才的人,才能为时代创造出真正的价值。而其他拥有特立独行天赋者,往往容易在普通的生活环境中沦落,过着普通人的制式化生活,并逐渐在理想与现实的纠缠中,溟灭掉自己的创造天赋。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世俗与旧思维习惯的力量太过庞大。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也正是这样的现实考验,让拥有特立独行思维和天赋的人,必然要承受比常人更多的痛苦和非议,遭受远甚于常俗生活的磨难。
远至发明交流电的伟大天才特斯拉,近至创造性发明苹果手机的乔布斯,以及从无到有,结合各方面时代便利而创造出了摩拜共享单车的胡玮炜。
当创新者与世俗守旧者相遇时,首先会爆发出激烈的思想碰撞,而后就是创新者与守旧者之间无休止的互相证明。
真正的创新者,会从改变事实出发去将创新落地;而不具备改变现实的能力,而只具备创新天赋的人,往往会一败涂地,甚至沦为笑柄。
这就是残酷而冷血的现实,这样的现实淬炼出了真正的英雄。所以,说到底,没有任何创新者愿意陷入常规。
一如郑秀伟、陈奕迅等人时常以“重口味”造型辣人眼球一样,周杰伦也曾在节目里坦言自己不爱穿内裤。艺人们不断突破常规,刺激人们的视神经,以激发人们潜在的创造力,以摆脱日常生活的惯性。
学者孜孜以求不断推翻前人的见解,从更为综合与全面的角度,去解读人性,解读历史事件;科学家们则以更为严谨和更高标准,探索人类生活,探索宇宙奥秘——特立独行者,往往就是不愿意陷入常规的创新者。
它不仅是一种天赋,更是一种需要个人克服万难,改变客观世界的勇气。
因此,如果你认为自己不寻常,请允许这种不同寻常生根发芽,因为也许,它才是你来这世间的使命。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