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10年后的差别竟然这么大

 天地人和w 2021-03-06

文 / 孟臣




曾在微博看到一则新闻。

一位留学于意大利的中国女生,因海外疫情爆发而回国,回国期间竟然拉黑了意大利的房东。

等房东开门进去收拾的时候,眼前的一幕让她感到难以接受。

天花板往下掉石子,马桶里都是排泄物,吸尘器被异物堵住,临走前水龙头都没关,水流到楼下的律师事务所,房顶灯也掉了……

房东差点气晕了,雇了另一个中国留学小哥,花了四天多时间,准备了300多个垃圾袋都没装完。

这则新闻让不少网友感到愤怒。

同样是两个中国留学生,为何有这么大的差距?

一个是制造垃圾的巨婴,一个则是收拾残局的自立成年人,在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孩子身上,我看到了家庭教育最关键的真相: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务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堂课。

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才是对孩子最有远见的教育。

最失败的教育,是为孩子包揽一切

网上看过一句话:

“8岁时你没教他系鞋带,20岁时他的确学会了。但20岁明明已经应该打工挣钱养自己了,他却只学会了系鞋带。”

前阵子,有位妈妈为大一的女儿找保姆的新闻,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妈妈说,女儿从小就娇生惯养,自己从来没有让女儿动手做过家务。

她和丈夫平时的工作都很忙,都有生意在身,从去年女儿上大学开始,为了给女儿洗衣、做饭、收拾房间、照顾日常,她就学校家里两头跑。

最后实在忙不过来,才会发朋友圈招聘保姆。

大学老师、心理咨询师——竹子蔷薇曾讲过这样一件事情。

上大学的时候,他们专业有一个学习特别好的男生,非常聪明,会好几门语言,毕业后直接保送研究生,后来直接读博。

但是,让人惊讶的是,他连衣服都不会洗,每次开学,他都会带上好几箱的衣服,到放假,把所有的衣服带回家让妈妈洗。

原来,从小他妈妈把所有心血都倾注在他的学习上,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他干。

如今的他并没有如他妈妈所愿那样,出人头地,实现熠熠生辉的人生,而是挫折不断,工作平平,家庭不睦。

他最光辉的时刻,只停留在他的学习生涯。

有句话我特别认同:

“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即使成绩多好,工作多优秀,也只是生活中的'矮子’,无法成为人生中的强者。”

为孩子包揽一切,就剥夺了孩子成长为成人的机会和独立生活的体验,只会让孩子成为一个无助、无能、怕事、懦弱的人。

就如美国心理学家Richard Rende所说:

“今天的家长都想让孩子把时间花在能为他们带来成功的事情上,然而,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却正在抛却一件被证明能预言人生成功的事——那就是让孩子从小开始做家务。”

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用孩子

前段时间,辽宁省盘锦市前教育局局长魏书生的一段演讲,令无数父母深思:

“本人当局长,从明天开始大家回去落实,全盘锦市的孩子回家都要做家务。
 
“有时间多做,没时间少做,但不能停下来。
 
“一分钟也要做,做半小时那就更好。”

整场演讲,不提分数、不谈考试、不忧升学率,而是围绕一句话:“教育,就是要管小事。”

在魏书生的家里,儿子从三岁开始,就帮着爸爸洗脚。

他和儿子出门,包都是儿子背,有一回一下子三个包,儿子也会一个人包揽,身上背一个,左右手各拎一个。

没有天生懂事的孩子,只有不舍得用孩子的父母。

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也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应当让他自己做。

前两天网上的一个视频,打脸了无数家长。

一位小学老师做了一个测试,她把扫帚和簸箕放倒在教室的门口,以此来观察孩子们的反应。

孩子们一个个走进教室,但是他们对地上倒下的障碍物却视若无睹。

有的跨过去,有的绕过去,甚至有的孩子给绊倒了,也没想到要拿起来放好。

视频到最后,终于有一个孩子看见了,他一进教室,连水杯都没放好,就蹲下身子,将扫帚和簸箕放到了教室的角落。

这一自然又暖心的小举动背后,是一个家庭对于孩子责任感的赋予,是父母的放手和舍得。

这样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温暖他人,赢得尊重;无论遭遇怎样的事情,都会心怀责任,独立有担当。

让孩子从小承担该承担的事情,体验生活中不易,孩子才会建立起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舍得用孩子,等待孩子的终将是人生路上更大的绊脚石。

从小做家务的孩子,未来才可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必须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的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老茧分不开,这样他们长大后,才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耐挫能力。”

美国有个孩子做家务的年龄对照表,曾惊掉了中国妈妈的下巴。

9-24月龄:开始学习自己归置玩具;

2-3岁:在父母的指示下,学习扔垃圾、取东西、使用牙刷刷牙、睡前整理玩具;

3-4岁:学会浇花、收拾玩具、给宠物喂食、吃完饭把碗拿到厨房、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入洗衣机;

5-6岁:帮忙换床单、在父母的帮助下打扫卫生、学习擦桌子洗碗;

7-12岁:学做简单的饭菜、清理地板和马桶、会用洗衣机洗衣服;

13岁以上:学习擦玻璃、列购物清单、洗衣服、收拾自己的衣柜。

为了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为了将来能独立地生活,美国父母在孩子做家务这件事上毫不含糊。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韦朗特花了10年,追踪一组青少年的成长轨迹,发现经常参与家务的孩子,未来人际关系更好,心态也乐观,获得高薪工作的机遇也比不做家务的孩子高20%,失业的可能性也大幅下降。

这些数据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从小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获得成功。

著名演员刘涛,不仅在演绎事业上风生水起,而且在她的直播事业中,创下了全网明星的新纪录。

同时她还是“贤妻”的代言人,老公王珂被网友调侃:“上辈子拯救了全地球,这辈子才娶到这么好的老婆。”

刘涛全方位开挂的人生背后,是她从小就帮着家里操持生活的结果。

刘涛小时候的家很清贫,她小小年纪就学会骑着自行车,帮家里换煤气。

当文艺兵的3年,她5点起床,6点集合,还要帮着挑水、种菜、养猪等。

这些生活中的艰辛体验,成就了刘涛的独立、霸气、勇敢与担当的品格。

卡耐基曾说:

“为了成功的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在家中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

家务劳动就是锻炼孩子的那双翅膀,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可以自由翱翔。

曾在《少年说》中看到这样一个孩子声讨他的妈妈:“写完作业,我得洗碗、擦地、摘菜。在妈妈的逼迫下,我学会了做饭、煮粥、拌凉菜。我只是个小孩子啊!

最后,男孩用祈求的口吻问妈妈:“你能不再逼我做家务了吗?

谁知得到的却是妈妈不容妥协的回答:“不可以!

妈妈义正言辞地说:“家务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已经长大了,必须承担。

妈妈坚定的态度,智慧的回答,一定会让孩子在未来收获更好的人生、更幸福的生活。

只有放手让孩子做家务,孩子才能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进而获得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未来,他能不依附他人、不抱怨生活、不逃避困难,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更好地认识自我。

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就是塑造一个能承担责任、温暖他人的独立社会人吗?

爱孩子,就让他开始做家务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