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战:荨麻疹十年不消,只因肠道不通!一张方,通便消疹,请学习

 飞翔子华123 2021-03-06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藏象生理学》、《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我想和你聊聊,关于荨麻疹的事儿。

你能相信吗?荨麻疹这个皮肤病,很多时候,可以被看作是内科病。在不少中医大家的眼中,要想把荨麻疹治好,不去调整五脏六腑,是行不通的。

我还得给你讲一个医案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杨浩观。

这个人,于1911年,是山东人。他从很小跟着叔叔杨华亭学习中医,1931年又到上海深造。经过叔叔的介绍,他后来又拜京城四大名医的施今墨为师。杨浩观主要的行医经历,都是在天津完成的。他是新中国成立后,天津中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有一次,杨师接待一个患者,年纪66岁,女性。

这个人啊,没别的毛病,就是有荨麻疹。每年的春夏交替之际,或者夏秋交替之际,就容易发作。一旦发作,全身起风团,望之触目惊心,患者奇痒难耐,彻夜不得安眠。白天的时候,整个人头晕,心中烦热,而且有便秘。

这个荨麻疹,反复发作多少年了?答曰,十年。十年来,患者走遍多家医院,看了无数大夫,用了各种方法,都无济于事。

后来,经人介绍,此人找上了杨浩观。

刻诊,见舌红苔黄,脉象浮弦而数,风疹团主要集中在四肢和躯干,呈现深红色,周围还有充血环,摸上去发热。在患者身上一划,一道痕迹很快凸起。

杨师寻思了一下,特意问及患者的大便情况。得到的答复是,便秘多年,但是经过努力,尚能够排出,故而从来没做过系统治疗。便干,三五天一行。

知道这些以后,杨师写了一张配伍,咱们看一下——

生石膏30克,炒枳壳15克,大黄15克,生地黄30克,三七粉3克,泽兰叶15克,黄芩15克。

结果,这个方子用下去以后,患者皮肤瘙痒大大改善。六剂之后,大便畅通,晚上能入睡,只不过有残余的疹块没有消失。

这时候,杨师乘胜追击,原方加入蝉衣8克、苍耳子20克、杏仁15克,甘草10克。就这样,患者连服6剂,诸证悉平,十年顽疾霍然而愈。

好了,接下来,我和你探讨这里头的秘密。

本文开篇的时候,我提到了,荨麻疹这病,别看发在皮肤上,但有些时候,可以看作是内科病。它是我们五脏六腑的内在运行机制,出现了异常所致。

你看,荨麻疹长在皮肤上。皮肤,归谁管?中医藏象理论认为,归肺管。肺主皮毛。皮肤上总起疹子,问题在肺。

那么,上文医案里的患者,她的肺怎么了?答曰:有肺热。你看,他起的风团,色红,发热,而且患者心中烦热,舌红苔黄,脉象弦数,这不就是有热的表现吗?

就是说,这个人啊,肺里头有热邪。这个热邪,通过代谢,还代谢不出去。想要外发,还发不出来。于是,就怎么憋着、闷着,最终体现在皮肤上,形成了荨麻疹。

接下来的问题是,患者这肺热,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答曰,便秘。

这个人有便秘啊,便干,三五天一行。中医藏象理论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里头的热邪,会直接影响到肺。肺的热邪,也会因为便秘、肠道不通,而难以排解。

所以说,只要患者这个大便一日不通,她的肺热就一日不解,荨麻疹就一日不能去根。

既然如此,那就通便泻热好了。

到这里,你再看看上文杨师所用的方子——

生石膏30克,炒枳壳15克,大黄15克,生地黄30克,三七粉3克,泽兰叶15克,黄芩15克。

这里头,大黄就是通便的。它主要负责把大肠打通。石膏呢,是泄肺胃之热的。石膏负责降泄肺热,再配合大黄的通便之能,于是,困扰患者十年之久的肺热之邪,就通过大便彻底被排出来了。这是治疗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用枳壳行气,辅助大黄打开排邪之路。黄芩则清解肺热,辅助石膏泄火热之邪。生地、泽兰叶和三七粉,则能够活血凉血。活血凉血之后,患者身上风团周围的充血环就不见了,身上也不痒了。这是因为血热没了,淤血散了。

到后来,为了进一步止痒消疹,原方加入蝉衣、苍耳子、杏仁这些可以祛风止痒之品。其中的杏仁呢,进一步行肺气润肠道。肺肠越是通畅,皮肤越是正常。

所以你看,要不怎么说,这荨麻疹有时候是内科病啊?通过调节五脏六腑,的确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这个思路,是西医没有的,它只属于中医。

其实,上头这个验方和思路,是杨浩观老先生的经典治验之一。这方子的名称,叫做抗敏汤。您要是感兴趣,可以翻阅一下有关他老人家的学术报道。这样的好经验,好办法,如果不传播和继承,是一种损失。

当然,我不能说,所有的荨麻疹,都适合用这类方法。有些人的荨麻疹,和便秘,和肺热关系不大。没这个证,就不能用这个方。所以我希望,非专业的读者,务必在中医师的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文中方药,不要盲目套用。尤其是荨麻疹证属寒证的,用上头这配伍,就麻烦了。切切。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