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锦绣人生

 平型关杂志 2021-03-06

             锦绣人生

               文/张萍花

 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世界中,有没有什么是让你一见钟情、再见倾心的呢?
 若有,那绝对是——刺绣。

 它的美,是一种渗在骨子里的妖娆。这种从历史中走来,带着浓重的神秘与华丽的古老技艺,惊艳了时光,也再次俘获了我的心。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次不经意间的闲逛,我走进了一间小小的店铺,似乎是误入了刺绣的王国,一件件绣品流光溢彩,艳中带雅,绊住了我的双腿,牵住了我的心。
  大大小小、形制古朴典雅的绣品,似乎覆盖了人一生的重要节点,为人们勾画出一幅锦绣人生。

  适合小宝贝的虎头鞋、虎头帽、百岁服……适合新嫁娘的红绣衣、红盖头……适合老人祝寿使用的由锦鲤组成的福字、长寿图……店里还有各种时尚又复古的手提包,精致美丽的双面绣围巾、团扇、摆件等,大到床上用品,小到挂件饰品,无一不精美,无一不让人垂涎,恨不得都能据为己有。
店里的两个女子,似乎见惯了顾客的惊艳失态,波澜不惊,端坐一隅,静静地刺绣,偶有客人垂问,才抬头简单作答。

或许是作为一个母亲的缘故,我尤爱其中的宝宝系列,幼童穿戴的百岁服与鞋帽、斗篷等应有尽有。对每一个家庭来说,孩子的满月或周岁,都是喜事,旧时老辈人要给孩子做些老虎帽、狮子帽、相公帽、莲花帽、红兜肚、围嘴、斗蓬、披肩、虎头鞋等,表达对孩子的希望和祝福。这家店里的百岁服上衣采用了唐装形式,寓意着吉祥、宽厚,下装是民间常用的连身袷,连裤连鞋,鞋底一般采用红色软底绣花,鞋面上则绣老虎或狮子,寓意生命旺盛,勇猛无畏。记得我家儿子百岁时婆婆和我姐也给他做过这样的衣裤,时隔二十多年,还能记起那时的爱不释手与心动。大人送给孩子的,不仅是衣服,还有满满的疼爱与祝福。
  回家的路上仍在不停地惊叹。我思忖,该是怎样美丽的女子,又该是如何的心灵手巧,才能制作出这些精美的绣品?

  或许,这就是冥冥中的缘分。第二天,带着采访任务,我再次走进了双英精绣,才恍然,原来这就是那个大大惊艳了我一把的小店。
  店主人刘志英,是个端庄秀雅的女子。或许是绣艺的常年浸润,她的身上有着绣品的典雅与大气,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
  她言说,刺绣于她,不仅仅承载着幼时对母亲、姥娘精湛刺绣技艺的热爱与怀念,也是一种传承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使命与责任。
  她细细为我们介绍着店里的产品,轻轻拂过一帧帧精美的宛若名画的作品,温柔地好似在抚摸着自己的孩子。

  听她说起这里并不是总店,我们下午便又驱车去了位于城东文化产业园的双英民间工艺品有限公司。双开间的复式楼层,不大,但布置雅致,很有古韵味。一进门,墙壁、柜台、扶栏,到处分门别类陈列着传统手工艺品。或图案纯朴、色彩艳丽,或构图简洁、造型夸张,但无不绣工精致,宛若活物,带着手工艺品独有的美。这里,与其说是一间商铺,不如说是一间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的博物馆,让人从中窥见了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每一件物品,都既是一种灿烂的民间文化,又是丰富多彩、真真切切的民俗生活。

  在这里,艺术可以毫无做作地与生活联结在一起。绣着“福海无边”、“事事如意”、“喜上眉梢”等喜庆花纹的“鞋垫”,是我们当地婚礼上新娘子陪嫁的必需品,既展示着新娘子的心灵手巧、女红出众,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绣工精细的“荷包”,在古代有装钱、装烟等不同用途,也常常作为男女订情的信物。类似的还有端午节母亲为子女绣制的五谷“香袋”,佩于胸前背后,用来祈福辟毒。每件用心制作出来的东西,都带着其独有的灵魂与温度。一个个女子寄予了最深的爱在这些绣品上,一针一线都是深情厚意,只交付于自己最爱的人。这缕情意透过绣品传递出来,最含蓄也最深沉。

  “针敝”是古时供妇女插针使用的日用品,分为上、下两部分,呈葫芦状造型,分外别致。此外还有剪套、针线笸箩等,都是旧时女子做针线时必备的用具。而与时俱进的“钥匙套”、“U盘套”、“牙签套”等小物件,既实用又美观。“褡裢”,“拨衩”(音),则是古人的钱包,设计合理,绣着精致的花纹图案装饰,想来从这里面掏钱购物,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当然,店里今人使用的卡包、钱包也不遑多让,现代的造型,古典的刺绣,相得益彰,增色不少。
  缝制精湛、造型别致的枕头,既是日常用品,又是精美的艺术品。有结婚时用的方型合枕,也有日常使用的各式绣花枕、虎头枕、玲珑枕等,枕芯可以根据顾客需要,填充苦荞壳、薰衣草、决明子,槐花、黄芪角、零陵香等。既有保健作用,又有淡淡药材芳香,守护我们的睡眠。

  虎头枕最有特色,是孩子们的枕头兼玩具。虎是我国民间普遍尊崇的吉祥物。很多地方都以虎作为孩子的伴生物,除具有驱邪镇定作用外,还有祝福孩子虎头虎脑、虎虎有生气之意。旧时,如果孩子睡着了,大人要出门劳作,留孩子独自在家,就会留一只老虎枕守护孩子。这种布老虎枕头,造型夸张、生动,稚拙天趣,带着几分独属于儿童的天真与可爱。
  造型别致的多孔玲珑枕是双英公司的独创,仿佛是一个放大版的骰子,孔孔相通,透气通风,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诗词: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玲珑枕上不仅有相思,还有对亲人健康的关爱与祈盼。


  刘女士小心翼翼地为我们展示了姥娘传下来的绣品,图案已经不再艳丽,边沿甚至绣图也已经破损,但透过上百年的岁月侵蚀,依旧能看出绣工的精美。
  借此机会还欣赏了一件借自西义村老奶奶的嫁衣。红色打底,嵌边、绣花,因为时间太过久远,颜色已经发暗,不再光鲜。但上面绣的缠枝花卉图案依旧栩栩如生,针脚细腻。凝视着这件裙子,似乎能看到一个低眉捻线的少女,一针一线认真绣制着嫁衣,千百种的情愫都化为指尖的一根根绣线,心中满满的都是对婚姻生活的憧憬。

  随着时代的变迁,机械自动化代替手工,传统手工行业的日趋式微成了时代的必然。在快节奏的当今社会,愿意沉下心来学习、从事刺绣这门手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而传统手工艺想要传承并发扬光大,就不能缺少继承人。

  于是,由县妇联牵头,刘志英女士联合劳动就业培训,免费在各乡镇、社区举办刺绣和民间手工艺技艺培训班。她亲自授课,从绣线的选材、颜色的搭配、针法的掌握、成品的制作程序等方面一一细细传授,累计培训学员1500余人,期冀与大家共同接续传统文化,织就锦绣人生。经过培训,一些家庭妇女在精准技能培训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原料、技术指导等带动模式,成为专业刺绣技能工人,为当地刺绣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增加了企业与绣娘的经济收益。

  我想,经济效益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影响,是在许多人的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一颗传承刺绣技艺的火种,一颗让传统手工艺品薪火相传的种子。没有人能够拒绝美,这是人类的天性。只要有人还喜欢它们,它们就不会消失。我们能做的,只是保护、传承,并不断创新,使之与时代接轨,不让它消失在时代洪流中。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守住传统文化,也就是守住我们民族的根。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宣传传统手工艺,让更多的人看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成为传统文化的接续者,无愧于我们的祖先和子孙。  
 图文编辑:侯常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