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登上抬头坡 共同度重阳

 平型关杂志 2021-03-06


登上抬头坡    共同度重阳

文/齐大春

农历九月初九,我应三哥吴和廷厂长之邀参加了砂河抬头坡农机修造厂纪念毛主席雕像落成十周年暨退休老职工回“家”庆重阳的活动。我全程参与,看到并听到了为农造厂奉献了青春、流过汗水的这些已白发苍苍老工人回“家”后的激动情景,深受感动,故而提笔,表达一下对这些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但却默默无闻老人们的赞扬之情以及此次活动的盛况。

上午九点多我来到了农造厂大门前,只见大门顶上新插的党旗、国旗、军旗正猎猎作响,门楣上挂着一幅红底金字的大横幅,上面写着“热烈欢迎老职工回家欢度重阳节”。大门前有十来个多年未回工厂的老工人正用手指着横幅上的字大声念着:回家,回家!我看见一位戴着夹帽的老人嘴里边念叼,边用手拭着从眼角流下的泪水。“回家”二字温暖感动了多少老工人,看着他们个个动情的神态,眼窝软的我也不由热泪盈眶了。

走进大门又看见正对门口的LED屏幕上滚动播出温暖人心的大红字:“热烈欢迎老职工回家欢度重阳节!”“热烈庆祝毛主席雕像落成十周年!”“祝各位领导,各位师傅,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万事如意!”大门北侧黑板报上也用红粉笔写着热烈欢迎老职工回家之类的话。工厂内外处处体现着吴厂长及在职员工对已退休多年为发展农造厂做出贡献老工人的热烈欢迎之情。这些回家的老工人,无论当年是铁骨铮铮的男子汉,还是英姿飒爽的美婵娟,到今天都已白发满鬓,皱纹堆砌。大喜大悲,他们什么没经过?但今天就因为回家欢度重阳节,重会老战友这么一件平常事,看到家里这热烈的气氛感动的是老泪纵横。

大门口的门房今天被设置成了一个报到处。人们先进此室签名报到后,领一个毛主席像章别在左胸上,然后再领一个吴厂长专为此次活动定做的“魔法焖烧杯”后根据张贴在墙上的活动议程,三三两两,边走边唠,陆陆续续向会议室走去。

在此之前我就听三哥说过为了此次重阳节聚会,有一位家住深圳的老工人提前几天坐飞机回到了家乡。我听了感到好奇,不就是个平常的聚会,值得吗?我疑惑不解,座谈会之前我让三哥把这位老人单独请到小办公室里,和他进行了交流。

老人身穿暗红色西装、腰板挺直、精神矍铄、两眼有神,名叫张启华,今年68岁。儿子很有本事,在南方开着大公司。启华老人既有退休金,更有儿子这个大靠山,生活过的非常惬意。几年来他绝大部分时间就住在深圳,偶而回繁峙老家住几天。他人在深圳大都市,心系砂河农造厂。因为他既在农造厂老职工微信群里,还有厂领导同事的联系方式,故而老工厂有什么事他都一清二楚。他说他实际上11号才从繁峙返回深圳,但在群里听说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厂里要举办毛主席雕塑落成十周年和农造厂老职工重聚座谈会这个活动后,心情异常激动。马上在群里接龙报了名,并于21号又千里迢迢从深圳返回繁峙。

我问老人接到工厂要举办老职工重阳节欢聚活动后是什么心情,老人情绪一下激动起来,脸色红润,大声对我说:“我没文化,说不来什么豪言壮语,反正就是激动!激动!为什么我马上报了名?就怕人多了参加不了”他略微平息了一下情绪又笑笑说:“其实我这是杞人忧天了,以老三厂长的胸襟,怎么会嫌人多?要么不办,要办就是人越多越好,尽量让全体离退休老工人都能欢聚一堂。”他这里说的老三就是吴和廷吴三哥,以启华老人的话,他从不叫吴厂长或吴董,只叫老三,叫老三显得亲近。老人又羞涩地对我说:“老齐,不瞒你说,我这两天成了盼过年的小娃娃,吃不好,睡不着,就盼九月初九早点来到呢!”。

我又问他进了工厂后的感受,老人伸出指头又一二三地对我说:“首先我感谢老三和全厂在职员工举办的这个活动。第二,见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未见的朋友心情无比激动;第三就是看见工厂的新变化新气象非常开心非常自豪。”启华老哥的话代表了绝大部分老工人的心声,但其他人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我又和相跟着上来的三位看年纪足够八十岁的老人拉答了拉答。

这三个老人是一块相跟着上来的,早早被临时充当接待员的农造厂会记小花安顿在了厂党支部书记办公室。两个老人坐在沙发上,一个坐在床上。我走进去挨着床上的那位老人坐下开始和他们拉答。

三位老人也是鹤发童颜孩儿心,说起今天聚会的事,也是高兴的好几天不安宁,屈着手指倒计时。一位老人说原来十年前吴厂长就招集大家举办过这么一次活动了,这次活动过后下次他不一定在了。所以他不顾年老体弱,不顾老伴和儿女的反对,叫上这两个老工友打上车从乡村来到工厂,就为见见别的老工友,可能这是他们的最后一面。

我问他们对吴厂长举办这次重阳节聚会有什么看法?其中一老说:“非常好,我们都是快入土的人呀,谁还记得我们?只有胸怀大爱的吴三。他坚守国营企业这个阵地几十年,让我们这些老古董还有这么一个集体的家。你想如果成了私人的,人家能要我们?”另一个老人接话“什么叫好人?做出好事才叫好人,吴三给够年龄的工人办退休,根本不用工人自己跑,所有的手续他一个人就给办好了,哪个退休的不说吴厂长好?”我听着老人们感激的话,对照着和吴三哥认识以来他对我以及对我们文学群对大春书院所做的一切,对三哥更加深了认识。

随后我们都来到大会议室,老工友欢聚一堂座谈会开始了。首先由厂党支部书记三毛先生做了欢迎词,他说: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为咱们农造厂献出青春、流过汗水的老工人老前辈大家好!

今天是九九重阳节,又适逢咱们农造厂毛主席雕像落成十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平时分散在天南海北的我们相聚在一起,老友重逢,回忆过去,畅谈未来,真是人生幸事!

今天我代表农造厂在职在岗的全体员工对大家的回家表示热烈的欢迎!祝大家聚的愉快,聊的开心,身体永远健康!谢谢大家!

书记的欢迎词换来大家的热烈掌声。他接下来又介绍了前来参加座谈会在主席台就坐的领导:

分管工业十余年的原政府副县长李凤岐同志;原担任县工业局局长、经委主任多年的冯宪云同志;县工信局副局长苑必胜、杨俊海二同志;县农机局局长刘鹏飞同志。

接下来三哥吴和廷说:“原计划咱们坐谈会不设主席台,大家团团围坐在一起,有什么感想,对工厂有什么建议,或对厂领导有什么意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由于场地所限只好这样,请大家多担待!”三哥的话说得全体老工人都大笑起来,他们虽然离开工厂十几年几十年了,感觉和他们的老厂长的关系还是那么密切。

接下来由领导代表讲了话,我现在不记得是那位领导了,他说,咱们繁峙县的国营企业能坚持到现在的只有两家了,什么化肥厂、磷肥厂、水泥厂等早已倒下,而农造厂这个国有企业在这么激烈的环境中还能生存下去,真是一个奇迹!为什么呢?这必须归功于吴厂长有一颗热爱毛主席的心,真正为公的心,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心,为广大工人着想的心。领导的话使大家陷入了深思。

领导讲完,三哥又说:“现在有许多误区,从领导到社会一问就是:你们的企业养活了多少工人,对这种说法,我非常反感。我本人始终不这样认为,而是坚持′企业要生存,只有靠工人′的观点。到底是企业养活工人了?还是工人养活企业了?叫我说企业要发展,必须靠工人!没有工人流的汗水甚至是血水和他们的智慧,企业能生存?今天我们农造厂的新老职工能够欢聚一堂共度重阳,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从58年成立,至今62年,靠的就是一届接一届的爱厂如家的干部、工人的无私奉献才使我们的企业生存到现在。感谢你们啊,所有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做出贡献的老领导、老师傅、老工友们!”三哥这一番落地有声的话更激起了满堂老工人的共鸣,许多人又流下了热泪。

 座谈会结束后,全体工人又来到毛主席雕像前合影留念。只见主席雕像两边挂着两幅大字。左边是: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右边是:农造厂持续创辉煌。两句话概括了三哥及农造厂全体员工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和对农造厂未来的展望。

全体合影完毕,大家又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小留影,相聚不易,老人们分外珍惜这难得的美好时光,都想留下这难忘的瞬间。

午餐后,大家相跟着到各个车间厂房参观学习。看现在,想过去,老工人们都为工厂发展成如此美好的现代化企业而骄傲自豪。

好几位孙子、外甥女已二十大几的当年的女职工在工厂里寻找着她们当年生活工作学习过的宿舍车间和教堂,故地重游,指指点点,物是人非,感概万千。

说不完的情,道不完的义,看不完的物。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虽然大家恨不得把太阳拽住不让它西沉,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很快到了离厂分别的时候了,大家依依不舍互道珍重。吴三哥站在厂门口和众工友握手道别,老工人们异口同声再一次感谢吴厂长举办的这次重阳节聚会。吴三哥眼含热潮说:“老工友,老哥哥,老姐姐,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吴三虽然不才,但这个道理还是懂得的。你们都是咱们农造厂的奠基者,挖井人。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是我吴三做人的根本。所以招集大家聚会是应该的,就怕招待不周,大家要多担待!咱们下次再见!”

工友们走时人人依依不舍,个个一步三回头。坐车的摇下车窗向送行的人频频挥手,此时汽笛也好像嘶哑了。岁数特大的几个老人说,虽然下次相聚我不一定在了,但能回家看看并且参加今天的活动,值了。

我站在大门口目注三哥送走最后一批老人,回头再看一眼门楣上那幅“热烈欢迎老职工回家欢度重阳节”后也和三哥道了别,回家后为老人们也为三哥感动,故而提笔记述了此次活动作为纪念。

作者简介

超过1500人已经关注订阅




文字编辑:马逢青    图文编辑:侯常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