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宋词里的白马湖

 zqbxi 2021-03-06

风景秀丽的白马湖,位于高邮湖之北,洪泽湖之东南,备受厚重亲情的润泽,备受淮扬文化的浸润。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名士豪侠都游历过此地,留下了许多较有影响力的赞美白马湖的诗词歌赋。

1

三国时期(公元243年),司马懿派大将邓艾在白马湖戊守屯田,以抵御孙权和刘备的侵扰。当时有一首歌谣《屯田歌》在士兵中广为流传:

《屯田歌》

【三国】

手持镰、肩扛枪,

两件事情一模样。

吴米香、蜀禾甘,

怎胜曹营米干饭。

芝麻扁、豌豆圆,

还是屯里粮食全。

这首歌谣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士兵们戍边耕作、歌声飞扬的情景,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白马湖地肥土沃、物产富饶的真实境况。

2

东晋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诗人谢灵运写成长篇大赋《撰征赋》。

《撰征赋》

【东晋】谢灵运

发津潭而回迈,

逗白马以憩舷。

贯射阳而望邗沟,

通江淮而薄角城。

这篇赋不仅写到了邗沟西道,而且特别提到了白马湖。遥想当年,诗人沿邗沟西道途经白马湖北上,一路凭吊古迹,触景生情,充分反映了诗人的壮丽情怀和报国之志。

3

隋炀帝运河观景、扬州赏花,曾在淮安设有两处行宫。隋炀帝离开行宫过淮河时作《早渡淮》:

《早渡淮》

【隋代】杨广

平淮既森森,

晓雾复霏霏,

淮甸未分色,

泱漭共晨晖。

晴霞转孤屿,

锦帆处长圻。

杨广的诗,直观道出了白马湖地区的晓雾晨晖、锦帆翠岛,水阔草绿、天水一色尽展眼前,自然景观呼之欲出、一览无余。

4

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大诗人李白由苏州来白马湖,与杜甫在安宜相会。据说曾游历白马湖,两人游览观赏了白马湖的美景秀色,饱了眼福后,可惜留下的诗稿现已佚失。而在刘禹锡笔下,白马湖则另有一番景象。他在长诗《采菱行》中是这样描写白马湖的:

《采菱行》

【唐代】刘禹锡

白马湖平秋日光,

紫菱如锦彩鸾翔。

荡舟游女满中央,

采菱不顾马上郎。

这是一首相和歌辞,更兼白话入诗,民歌风味十足,显然是作者在学习了当地俚词小调的基础上,结合所观察到的实际情形锻造而成,其风格上追五代,直逼汉魏,格律严整,清新自然,读来平易近人,是一种劳苦大众喜闻乐道的风格……优美的歌词,美妙的歌声,和采菱女郎靓丽的身影交织在一起,多么动人!

5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宋代文学家秦观,写过一首《邗沟》诗:

《邗沟》

【宋代】秦观

霜落邗沟积水清,

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

忽有人家笑语声。

这首晚秋即景诗,作者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写出宽阔的河面、菰蒲的纵深。全诗用白描手法,勾画出深秋季节的邗沟美丽恬静的自然风光,以及渔家欢乐自在的水上生活。

6

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剌也曾游历过白马湖,留有《过白马湖》:

《过白马湖》

【元代】萨都剌

春水满湖芦苇青,

鲤鱼吹浪水风腥。

舟行未见初更月,

一点渔灯落远汀。

诗中描绘的是满湖的芦苇、满湖的茭草、满湖的鱼虾,还有艘艘渔船、盏盏渔灯,自然与人文在这里得到升华。

7

明末宝应才子郑正中写有《白马湖》诗:“白马湖中霜月铺,渔舟泄泄倚葭芦”。网来巨蟹脂如玉,愿向君王乞此湖。

《白马湖》

【明代】郑正中

白马湖中霜月铺,

渔舟泄泄倚葭芦。

网来巨蟹脂如玉,

愿向君王乞此湖。

他对白马湖的爱之深、情之切,跃然纸上。

8

王典的《河堤工成》中有:“东洼江淮万里遥,年年交涨乱南条。莫言排决烦人力,且喜平城壮圣朝。白马沈波吴练远,苍龙蜕骨楚氛消。万家烟火层城暮,爱听乡人击壤谣。”

此诗赞颂了古人疏浚河道顺利完工,根除水患,人民安居乐业的情景。

9

清朝进士、翰林院侍读、宝应人乔莱游历白马湖时曾有《白马湖》诗一首:

《白马湖》

【清代】乔莱

白马湖中菱叶稀,

采菱风雨湿人衣。

红妆荡桨因何往,

贪看鸳鸯比翼飞。

这样的诗句,令人心醉。我们仿佛听到那首多情的乐府民歌《西洲曲》,看到那位采莲少女的倩影,感觉到她那“春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的心曲。白马湖就是那位痴情少女梦中的西洲。

白马湖如诗如画,有景有情有内涵,美得让人心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