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三省总督府

 木香草堂 2021-03-06

    东三省总督府:位于沈阳市沈河区盛京路28号。

   据权威的《中国文物地图集》,查不到东三省总督府的介绍,在沈阳市文物地图上,也没有标注东三省总督府,似乎意味着文物部门没有把东三省总督府当做文物。但是2008年沈阳市公布的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东三省总督府。

   根据网络上的介绍,东三省总督府来由如下:

   东三省总督府,主楼建筑面积2672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主楼前有800余平方米的院落,楼体外部文饰豪华,造型极具特色,代表了当时的年代和建筑形式,所用材料考究,外部为青砖墙体,附以雕饰旋脸门窗,人字架木结构,房顶为深红彩钢瓦,为一典型的欧式建筑。建筑内部为中间大厅、四周布设房间。大厅内8米长的大梁至少是直径1.2米的原木修整而成。

   东三省总督府整个建筑坐北朝南,在总督府东、西两端的大道上,竖立着“东辕门”和“西辕门”两座雄伟壮观的牌楼,总督府的东西两侧建有高大的青砖围墙,正门上有高大的门脸,下面为大半圆形的大月亮门,门脸的二层和三层墙上有砖檐,砖檐上有精美的雕刻,三层砖檐门脸上形如云朵,和门脸下月亮门构成彩云拱月。大门两侧有卫兵值守的木制岗亭。穿过月亮门,迎面有影壁墙遮住视线。院内建筑为砖木结构,有回廊的二层坡瓦顶的欧式楼房,东西两侧有厢楼,磨砖对缝,前出廊檐后出厦。整个建筑呈“凹”形,门前有对狮和上下马石。

   东三省总督府早年为三进院,有主院和东西两座跨院,其中有门房、办公房、会客厅、书房、居室、家属院、车库、花园等。后面的跨院,在民国年间曾做过张作霖马队的兵营和机枪卫队的营房(已拆除)。

   该楼是和清故宫同期的建筑,已经成为沈阳最古老、最具历史意义的建筑物之一。在张氏父子统治东北期间,东三省总督府旧址是除张氏帅府外,张学良最主要的办公地点。

   该建筑始建于清朝初年,1644年清军入山海关后该建筑成为留都府,也叫陪都府。1747年这里曾为当时最高军政机关盛京将军府所在地。1907年,盛京将军衙门(其旧址在沈阳市钟厂北半部,为原清政府吏部衙门处)被裁撤,设东三省总督,正式设行省,建立东三省总督府。自1907年开始,先后在东三省总督府处理公务的有:东三省首任总督徐世昌,继任总督锡良,第三任总督赵尔巽。1914年,改称镇安上将军行署,时任镇安上将军的张锡銮和段芝贵,都曾在此办理过公务。此后,任盛武将军、奉天督军的张作霖,任奉天军务督办、东三省保安司令的张学良,也都在此办理过公务。伪“满洲国”时期,这里改为奉天省公署,统办东三省的政务。解放后交由辽宁省纺织研究所(现纺织工业非织造布技术开发中心)使用。

   这座承载着历史沧桑的东三省总督府,曾经闻名遐迩。当年在偌大的盛京城内,它是仅次于故宫的名闻东三省的建筑。这座建筑代表了当时的建筑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1988年产权单位撤离以后,迄今闲置,一直处于荒废状态。自2006年记者报道后,有关部门开始进行维修。

   上面的文字都是抄自网上,但是有几个问题。说此建筑始建于清朝初年,清朝初年的建筑都是传统的中国式建筑,怎么会有这么一个欧式的楼房,如果清朝初年满族人建造这么一幢欧式楼房,仅凭这一点,足以列入国保级单位了。此处或许是清朝盛京将军府所在地,但是建筑肯定是民国时期才建造的。文物部门将此建筑的年代定为清代,是错误的。据负责次抢修工作的沈阳故宫古建筑公司项目部李光均部长介绍说,总督府”的建筑原料都很讲究。楼体的顶梁柱是红木的,一看就是国外进口的。清朝初年,上哪儿去进口啊?中国难道有一条东北丝绸之路?

东三省总督府

东三省总督府

东三省总督府

东三省总督府

东三省总督府

东三省总督府

东三省总督府

东三省总督府

东三省总督府

东三省总督府

东三省总督府

东三省总督府

东三省总督府

    2004年被公布为沈阳市首批不可移动文物。2008年10月27日公布为沈阳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考察时间:2011年6月1日

    门票:无

   经纬度:N41°47'39.53”,E123°27'05.65”(入口处)
   寻访指数:  ★★★★

   观赏指数:          

   文物价值:        ★

   访问指数:        ★

   点评:东三省总督府从网上的介绍看,非常重要。但是事实上不可能是清代建筑,否则文物部门怎么会弃之不管?地处故宫一侧,几近废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