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云禅寺塔(青龙塔)

 木香草堂 2021-03-06

    青龙塔: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青龙村。

吉云禅寺塔(青龙塔)

文保碑

    沿沪宁高速在嘉松出口下来后,向南,不远右转走纪鹤公路一直向西,就可以看见青龙塔了。

    青龙塔,又称吉云禅寺塔。据《青浦县志》、《中国名胜词典》等资料:青龙寺建于唐天宝二年(743年),初名报德寺,长庆元年(821年)更名隆福寺。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皇帝南巡,途经青龙,亲书“精严寿相”额,并赐寺名“吉云禅寺”。

    塔建于长庆年间(821—824年),原名隆福寺塔,俗称青龙塔。寺塔于宋康定、庆历间(1041-1048)重修(也有说重建,重修重建意义完全不同)。元大德三年(1299年)、致和元年(1228年)、至正三年(1343年),画家、水利专家任仁发及子任贤德、孙任士质,三代相继出资,修葺寺塔。据光绪刊《青浦县志》载,青龙寺占地60余亩,领寺田450亩,建筑宏伟,有大雄宝殿、地藏殿、韦驮殿、禅堂、斋堂、揖秀堂、且歇堂、文觉堂、澄怀堂、方丈室、东西两庑、香积厨、库房、普同塔等建筑群。钟鼓之声不绝,梵呗之声达旦,有“佛角为天下之雄”之誉。清嘉庆三年(1798年)失火,崇阁大殿均成废墟。道光初年,寺僧重建殿宇。咸丰十年(1860年)又遭兵燹,寺屋废损大半。民国25年(1936年)寺僧募建观音阁及大钟一口,今俱废,仅存碑刻2块:(一)重兴隆福寺碑记。康熙六年(1667年)建,由本县诸嗣郢撰文,监院德泰同维那德吴立石。(二)赐吉云禅寺重建大殿碑铭。道光十二年(1832年)建,由祖定撰文,监院澄参立石。

吉云禅寺塔(青龙塔)

吉云禅寺塔(青龙塔)

吉云禅寺塔(青龙塔)

    青龙塔又名青龙雁塔,7级8面,现高31.1米,塔底每边宽2.7米,直径7.3米。砖木结构,已有300余年失修,楼梯尽毁,腰檐无存,仅存砖身。现塔身倾斜14度,塔顶到底层形心偏离1.98米,岌岌可危。1956年,台风将塔顶的铜葫芦吹落,上铸有“明祟祯十七年”字样。铜葫芦收藏在青浦县博物馆。1992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出资十多万元,聘请浙江专家曹时中先生用“打井法”将古塔改斜归正。还砌了围墙加以保护。

青龙镇在唐宋时系对外贸易港口,往来船只众多,商贾云集,市场繁荣,有小杭州之称,寺庙亦多。南宋后期,青龙江湮塞,镇亦衰落,留此一塔,见证青龙镇的沧海桑田,兴衰变迁。

青龙塔现在被围墙圈了起来,是为保护,也是担心塔歪,万一石块坠落伤人。旁边的青龙寺对外开放。我去时尚无香客,香火一般。门口有工作人员等待来客收钱。感觉很不爽,佛门圣地,为何要收钱待客?

1982年9月29日,青龙塔被公布为上海市第二批(增补三)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无

    经纬度:N31°14'25.36”,E121°10'10.22”(塔中心点)
    寻访指数:      ★★

    观赏指数:      ★★

    文物价值:    ★★★

    访问指数:      ★★

    点评:青龙塔是唐塔还是宋塔。正如我前面一篇博文提到的,目前确认的唐塔大多在北方,且都是叠涩出檐。而青龙塔虽然破败,没有修复,但肯定是秀丽的江南风格的楼阁式塔。那么他还是唐塔吗?我上面提到,有资料说是青龙塔建于唐代,宋代重修,也有说重建。似乎青龙塔当建于宋代。塔的规模虽不大,且未修复,但是保留着一种原始的破败美感。因为塔基倾斜,所以,我觉得政府部门可能不会去修缮这座歪塔。也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