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浦青龙塔,清康熙后亦称吉云禅寺塔,位于青浦区北部白鹤镇青龙村西。由上海绕城高速纪鹤公路出口下,转入纪鹤公路东行约三公里,右转南行一公里可到达青龙村,远远就可看到此塔残存屹立。 ![]() 青浦青龙塔 ![]() 青浦青龙塔 ![]() 青浦青龙塔 ![]() 青浦青龙塔 ![]() 青浦青龙塔 据史料,旧青龙在唐宋时期为贸易集散港口,商贸十分兴盛,更有'小杭州’美名。自唐以来佛教在此广为传播,周边拥有寺院数座。青龙塔所在是先寺后塔,唐天宝年间兴建报德寺,至长庆元年改建成隆福寺时,始建此塔。宋后各代寺与塔也是屡废屡建,至清康熙年间,皇帝南巡至青龙,赐名寺院为'吉云禅寺’,重新修葺此塔便称为'吉云禅寺塔’了。但我们现在看到的青龙塔的残体,为明崇祯年间重建,这也从原有塔刹宝瓶所铸铭文得到了证实。 青龙塔原为砖木结构,七级八角楼阁式,通高达41米多。本体青砖砌成,每层外挑腰檐,檐下木制回廊并设平座栏杆,顶置塔刹,其外观应与前面说过的龙华塔大体一致,也与许多江南特别是上海古塔属同一规制。只是由于清末年久失修,外廊内梯木作部分已经损毁殆尽。上世纪五十年代,建国初期一场台风,又垂落了顶部塔刹,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只有青砖本体的模样,高度仅不足三十米了。 残存的青龙塔本体青砖砌筑,七级八面,与北方看到的楼阁式砖塔类似。每层四面开门,其余各面有盲窗装饰。砖雕仿木斗拱,只是砖砌檐口较为简单。塔心中空,原有木梯旋转经塔心、塔门与外部回廊逐层向上,现已无存。出于安全和文物保护的需要,现青龙塔已被围墙围起,不开放近距离观览。 当然,这也给我们详细了解上海古塔结构提供了解剖式的样本,除去了外面的回廊飞檐,顶部相轮宝瓶,可以看到此类古塔的真实核心。如果就像如今寺院的管理者所说,将来筹资重修此塔,我们岂不缺少了一个了解古塔结构的机会?这也许是此行寻访青龙塔的最大收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