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庄襄王陵

 木香草堂 2021-03-06

    秦庄襄王陵:通常认为是在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韩森寨村。

    秦庄襄王墓俗称“韩森冢”,圆丘形封土,底径140余米,高约22米,占地30余亩,1956年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墓冢外延10米为文物保护区,外延100米为建筑控制地带。墓有残损。墓前原有后代所立墓碑,已残碎。一说为汉墓。

    韩森寨村是个城中村。大墓就在其中,要想到达墓前,需要从北侧走小路,进入居民区才可以。墓所在位置是一处较高的平台,周围空旷。城郊接合处的居民在周围卖菜、理发。大墓被栅栏围了起来,但是有多处空隙很大,可以钻进去。墓上可以看到许多条人踩出的痕迹,估计是经常有人登上。墓的东南角30米处有一略矮的土堆,不知道是否与墓有关?墓正南有一石碑,上面是秦庄襄王墓的介绍,已经倒在地上。墓南中腰处还有一窝棚,可能是有人居住。

    《关中陵墓志》:两京道里记云在通化门东二里,今在府城东三里。《皇览》云是吕不韦冢。《三辅旧事》云是子楚母冢,今呼韩信冢,又云韩生冢,皆非也。史称庄襄王卒葬芷阳,盖自骊山西皆秦芷阳地。

    《关中胜迹图志》:庄襄王陵在咸宁县通化门外。《史记》:“庄襄王葬芷阳。”注:“括地志云陵在雍州新丰县西南三十五里,俗亦谓子楚'陵’。始皇陵在北,故亦谓为见子陵。”《水经注》:“霸水东迳子楚陵北。皇甫谧曰:秦庄王葬于芷阳之骊山。”《通志》:“今青门大冢是。”谨案:《长安志》:“尖冢,《皇览》云是吕不韦冢,《三辅旧事》云是子楚母冢,皆非。按《两京记》,则襄王寿陵也。”考《隋唐嘉话》:“望京城东有冢俗谓吕不韦冢,以其尖上,亦谓之'尖冢’。咸亨初,有英禅师言,见鬼物云秦襄王过其家索食,自言是其冢,而人妄指为不韦也。”两说颇相类。《嘉话》稍涉怪妄,不如据《两京志》之为当也。补充一下,秦襄王,是秦昭襄王还是庄襄王?史书没说清楚。

秦庄襄王陵

介绍牌

 

秦庄襄王陵

庄襄王墓


秦庄襄王陵

墓东南的土堆

秦庄襄王陵

墓南的窝棚

    秦庄襄王(前281年-前247年),又称秦庄王,是战国末期的秦国君主,嬴姓,名楚。秦孝文王之子。本名异人。曾经在赵国邯郸作质子,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其子秦始皇在灭六国、称皇帝尊号后,追封其为太上皇。

    上面所引各中史料都认为这是秦庄襄王墓,近代也有人认为是秦孝文王墓。但是自1986年在临潼发现秦东陵后,经考古部门钻探研究,认为秦庄襄王墓当在临潼的秦东陵四号陵园。

    据《秦公帝王陵》:“从《史记》所记,秦昭襄王、庄襄王皆葬芷阳,在东陵已发现了三个'亚’字形大墓及多个中字形大墓。所以认为韩森冢为'秦襄王’墓是错误的”。

    王学理认为韩森冢是汉定陶恭王刘康的恭皇陵。

    定陶恭王刘康(?-前22),汉元帝子,汉哀帝之父。母傅昭仪,妻丁姬生哀帝刘欣。永光三年(前41)立为济阳王,八年,徙为山阳王,又八年,徙定陶。年少受宠,长大多才艺,谙知音律。元帝临终前本欲立其为太子,被史丹阻拦。成帝即位,厚遇之。汉成帝因无子,征刘康子刘欣入为皇太子,后即位为哀帝,另立楚思王子景为定陶王。

    1956年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考察时间:2010年6月24日

    经纬度:N34°15'45.10”,E109°00'05.96”(封土中心点)

    门票:无

    寻访指数:☆★★★★

    观赏指数:☆☆☆

    文物价值:☆☆☆

    访问指数:☆☆☆

    点评:秦庄襄王墓就在城市之东,交通不算非常便利。但是没什么可看之处,且现在已疑为汉墓。大可不必去看。

    返回我的网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