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州作家】张镇辉:读余耕的《我是余未来》

 中州作家文刊 2021-03-06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49】

读余耕的《我是余未来》

江西浮梁      张镇辉

余耕,当代新锐剧作家、小说家。他的《如果没有明天》获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并改编为电视剧。《我是余欢水》改编成话剧,在北京繁星戏剧村上演200余场。《我是余未来》在2021年第二期小说月报原创版首次刊发。

今天要谈的是《我是余未来》。

先来看《我是余未来》的故事梗概。小说主人公余未来,因父亲的决定,他与妹妹一同退学,到城市跟父母一起收破烂。他在垃圾场中,特别是在洋垃圾中发现许多被主人丢弃的黑胶唱片和各种书籍。由于他对音乐和知识的爱好,收集了大量黑胶唱片,也收集了不少书籍。他每天沉浸在他的音乐王国里,陶醉人生;他在别人遗弃的书海中,博览群书,积累知识,开阔眼界。他成为了一个超世绝俗的特立独行的人物,被父母和亲人及至同伴看作另类。在父亲用多年收购垃圾积攒下来的钱买了一套小居室后,他仍然不愿与父母、妹妹住在一起,继续独自住在垃圾窝棚里,享乐他的精神世界。在收购黑胶唱片中,他结识了老瘪这个人物。老瘪是垃圾场中的暴富者,也是这里的压场人物。后又由老瘪认识了小格姑娘。小格姑娘是格格火锅店的老板。余未来对这位格格火锅店的女老板产生了爱意,但他自卑不敢表露。在一次吃火锅的时候,这位小格女老板,用手机直播顾客,让这个知识渊博的余未来,即兴演讲,使他成为网红。后来,收购垃圾的窝棚被拆除,这里要建一个大型娱乐场,他搜集来的两千多张黑胶唱片不知去向,但在挖掘机碾压的废墟里看到了黑胶唱片的残片以及被损毁的书籍。他成了无以寄托的人,同时也失去了赖以栖息的窝棚,他成了流浪汉。就在这时,患了癌症被情人悉数卷走财产的老瘪带着小格找到他,说三人合伙,以他网红的身份,进行直播带货,兜售劣质产品,谋取暴利。他将计就计,以老瘪和小格的诚信为由,叫他们先将一百五十万的钱款转入他的微信钱包。因为此时,上海的一个音乐发烧友,突然来了电话,他知道了老瘪在垃圾场窝棚被拆除的前夜,把他的两千多张黑胶唱片以150万的价格偷卖给了这位音乐发烧友,于是他用此办法夺回属于他的150万,也至此看透老瘪的为人。在与小格交往中也了解到小格是个唯利是图、且品性放浪的女人。在150万收回后,余未来拒绝了他们的合作,把要回的150万分发给了在垃圾拆解中得了癌症死去的六个罹难家属(拆解洋垃圾极易接触致癌物质),同时老瘪也得到20万,小格10万。从此他身无分文,浪迹天涯。未来的生活和命运,对他来说是一个充满变数的未知数,所以他叫余未来。

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一个在垃圾堆里打滚的拾荒人,塑造成一个有着艺术眼光,具有音乐欣赏天赋,并有广泛知识的人物,这是读者不曾想到的。可见作者构思奇妙。这种构思布局,使得人物与现实环境形成强烈反差,给读者以强悍的震撼力。这也可能就是作者想要达到的艺术效果。

小说通过这个底层人物的命运,告诉读者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是有多远。当底层人物的理想与现实产生碰撞的时候,他只有妥协。因为他无力改变现实,所以他只好以犬儒主义者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去对待这个赖以生存的现实环境。他与世无争、无欲无求,过着那种素面朝天、无拘无束、随遇而安的生活。他同时又是个理想主义者,用直觉去认识世界,用自己的情感对人和事物作出判断。时刻探求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人的终极归宿——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一个涉及终极哲学的三大命题,常在他脑海里闪现。他天赋异禀,善于思索,他本可以像许多的年轻人一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可他的家庭不允许,现实环境不允许。就连他处心积虑收购来的唱片,唯一的精神寄托,也在无度的城市建设中毁于一旦。他只有与现实剥离,躲进自己的理想国,在音乐的海洋里驰骋、放飞,获得心身的自由。他甚至将人生的理念升华到了参禅的第二、第三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或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的物我两忘境界。所以他把150万捐献给了那些需要慰藉的人。

他生来只注重精神世界。他爱黑胶唱片如惜生命。他将每一张收购来的唱片精心清洗、消毒、晾干、包装;登记唱片的曲目、出处、编号、乐团、指挥家、首席演奏家、录制师、制作时间等。为了认识这些唱片包装上的英文,他掌握了英式的“hiya”,同时通晓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他没有钱购买,靠给人收破烂抵购资。他破衣烂衫、蓬头垢面,却在音乐的精神世界里,光彩夺目,活像一个阳春白雪的艺术天才。他在普契尼的《图兰朵》里,驰骋他的梦想。在音乐天堂里看到了广袤的森林、皑皑的雪山。小说中有一段写到:“我一直想不清楚,毕约林为什么要用严谨又温柔的声音遮盖他汹涌澎湃的激情,那份隐忍之后的宣泄就像雪山之巅突然喷薄出来的火红岩浆,我眼泪随同毕约林的岩浆一起涌出眼眶。在这无边无际的垃圾堆里,唯有音乐让我感到了自由,无比丰盈的自由。”可见,对他来说,唯有音乐是快乐的,音乐使他的生命有了存在的意义。在赖以栖息的窝棚被铲掉,认为两千多张黑胶唱片就此被毁时,他想到了《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这一曲目的第二乐章,有着浓烈的思乡之情,整个D大调充满哀伤之气;在孤独的夜晚,他曾用肖邦的《夜曲》驱散寂寞;想念小格的时候,他曾聆听李斯特的《爱之梦》;父亲离世的时候,他曾播放莫扎特的《安魂曲》,告慰父亲在天之灵。可见他的乐感很好,懂得各种乐器的旋律、音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一般的唯美意境。他每天就在这样的音乐氛围里,去感受人生、感受生命的价值。谁也不会相信,一个未曾中学毕业的拾荒青年,会有如此的审美意趣和艺术欣赏能力。他的精神世界是如此的丰富。

余未来虽然是个理想主义者,充满浪漫,却因为底层人的自卑,对爱情甚至不敢企及。但他的内心是渴望爱情的。小格不是很美丽。由于长期的禁欲,一个这样如此粗俗的女人,竟然叫他怦然心动。这对于有着高雅格调的他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可悲的事。更让人扼腕的是,他的这点可怜的爱情却差点被这样一个世俗的女人,玩弄甚至利用。得力他情商高,终于识破,掐掉了心中的爱情之火。作者的巧妙之处,就在这里。这一布局,恰如其分地揭示了底层人物的命运。犹如一件美好的东西,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撕裂给你看。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

余未来不仅缺乏爱情,也缺乏父爱、母爱和亲情。他的父母只关注赖以生存的物质,每天踏着三轮车收破烂,拆解漂洋过海的洋垃圾,无暇关注自己的孩子。这或许就是底层人无奈的选择。又由于他一些奇怪的想法和行为,亲人都视他为另类,更无视他的存在。在窝棚被拆后,想到父母的冷言冷语和厌恶的眼神,他不愿回去。走投无路时,他曾想回老家四川广元,但他的大伯、叔叔和堂哥跟他父母一样,一贯来不待见他。他只好四处飘游,风餐露宿,在店里捡别人的残羹冷炙充饥。他把自己想象成无欲自足的犬儒主义的践行者,同时又像第欧根尼一样优雅旷达。在这期间他曾遇到一位善良的女人,送给他一件羽绒服。在饥寒交迫时,让他看到了人间的温暖。一次寒冷的夜晚,他与流浪汉同宿在一个桥洞里,被城市救助站收容。

坎坷的经历,磨炼了他的意志,锻炼了他独行处世的能力。老瘪这个人他一直持谨慎态度。他知道这个人如何发迹,如何处世。老瘪在官道上可能有人,垄断了洋垃圾,他在垃圾场成了老大,所有人都要仰他鼻息,在他的手里分一杯羹。于是谁都听他的话,唯独余未来对他不远不近。在交往中,余未来逐渐了解老瘪的为人。老瘪这人不好也不坏,但自私是肯定的。关键时,会出卖朋友,损害他人利益。他盗卖余未来的黑胶唱片就是例证。余未来虽然身份卑微,起初是收破烂的,后沦为流浪者。即使沦落到这种地步,但他始终没有堕落,这是他人性的闪光处。作者把他与老瘪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对比,凸显了主人公余未来的善良、正直、磊落、公允和乐于助人的品格。他同情弱者,有着豁达的心胸和悲悯的情怀。他曾劝老瘪应该抚恤为他拆解垃圾患上癌症的家属;他成全落寞的音乐人嘉华,慷慨解囊,为这位音乐人垫资购买张国荣的唱片。把自己收购来的出至嘉华本人的《飞翔》黑胶唱片,赠送给这位主人。凡此种种,都体现了余未来是个具有理想主义者情怀的人。

《我是余未来》虽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多以主人公的内心陈述来展开故事情节,显得平淡,但作品的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有着耐人寻味又发人深省的深刻哲思。他不仅揭示了人性的美与丑,更是对人类生命意义的一种反思。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来阐述不同人物的各自命运,以及他们的追求和价值取向。余未来这个人物虽很奇特,却形象逼真。具有艺术眼光和音乐天赋的他,在与命运抗争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不为奇怪。老瘪是个地地道道追求物欲的现实主义者。他依靠自己才智,通过垃圾回收,赚得盆盈钵满,拥有房子、车子、女人、妻子和家庭。他本可幸福,但他执念太深。到头来,癌症缠身,情人离弃,财产被转走,他变得空空如也。正如易经中所说的“亢龙有悔”。他身为垃圾场的龙头老大,不思节制,放任自己,最终招惹祸端。小格视爱情为玩物,用身体做赌注,满足自己的虚荣。虽然作者没有写出她的结局,但按人生定律,她是得不到幸福的。作品既揭示了底层人物被戏弄的命运,又告诉人们要珍惜生命,懂得生命存在的意义。

《我是余未来》虽是一部反映现实题材的小说,但总的基调是积极的、向上的。由于对情景的设置和人物的刻画,留了不少的模糊的真空地带,使作品内容不会显得过于消极和灰暗。比如挖掘机是怎样拆除窝棚的,是在什么情况下拆的;救助站是出于作秀,还是职责所在;老瘪偷卖他的黑胶唱片,究竟是应急,还是据为己有。作者都作了模糊处理,让读者去想象。

以上是本人读《我是余未来》的点滴体会。由于本人文学理论功底浅,欣赏水平有限,这些点滴体会只不过是刍荛之见。有不妥之处,还望读者批评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