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家:在感情中,千万不要过于依赖他人,否则会越陷越深

 九州君子好人 2021-03-06

在微信群里聊天时,群友小A讲了这样一件事情。

她和男朋友已经交往3年。男朋友之前是在工厂工作,做手机安装。后来,工厂效益不佳,男朋友被辞退了。

之后,男朋友有象征性地出去找找工作,但都没有消息。后来,就干脆一直窝在家里,不停地打游戏,或者在网上追剧。

男朋友在家从来不干家务,什么事情都推给她来做,变得很依赖她。这种状况将近持续了一年,后来实在顶不住外界压力,才被赶鸭子上架般地找了份不温不火的工作。

我们在群里都异口同声地问小A,“你当初居然没跟这样的男人分手?”

她的回答也令人惊讶:“其实他也没有那么不好,只是失业了,对我还算温顺,而且我这个人也喜欢照顾别人,觉得被别人需要很有价值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小A和她的男朋友其实陷入了依赖共生的关系。

1、依赖共生的双方互相成全、彼此获利

依赖共生这个概念最早来自于一项对酗酒者的观察研究。酗酒者不仅依赖酒精,也依赖于家人对他们的悉心照顾。

家人虽然对照顾酗酒的“病患”颇有微词,但他们也发现,因为对方对自己的这份依赖,使得双方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酗酒者在戒酒之后,这份依赖共生关系被打破,他们和家人的关系反而变得比以前脆弱。

由此心理学家得出结论,当一方由于酗酒、沉迷游戏等一些习惯性的不良行为,或者由于身体或心理的一些缺陷,而不能照顾自己,转而尽情地依赖另一方,而另一方成全或者享受对方的这种依赖,对对方进行过分的、强制的照顾,从中获得“被需要”的价值感、以及替对方做决定的掌控感时,那他们就建立了依赖共生的关系。

比如我们经常听到妈妈对孩子说,“你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以后没有了我,你可怎么办?”

她们一边抱怨指责孩子,一边又不断地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很多妈妈的潜意识里并不希望孩子有太过独立自主的能力,这样她们就可以把孩子绑在自己的身边,享受照顾“弱者”的高价值感,以及“一切都是她说了算”的权威感。妈宝男的养成,其实就是典型的依赖共生关系的体现。

在婚恋关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模式。伴侣中的一方属于“照顾者”,另一方属于“被照顾者”。

“被照顾者”会在生活某一方面表现得“很无力”,不能或者不愿意自己去解决问题,“照顾者”就主动承担起照顾的责任,并不停地替他收拾烂摊子。

依赖共生关系中的双方互相成全对方,是共生关系得以持续的重要原因之一。

2、成年人“病态”的依赖共生,始于童年时期的发育创伤

美国心理学家巴里·温霍尔德在《依赖共生:亲密关系中的依赖性人格》这本书中指出,依赖共生关系是始于生命早期6个月内的发展性创伤。

① 婴儿0-6个月与妈妈的依赖共生关系

在孩子0~6个月这个时间段里,由于婴儿是无比脆弱的,没有照顾自己的能力,他们只能完全依赖妈妈或者其它养育者才能够活下来。

婴儿的自我意识也十分薄弱,无法分辨出“你”和“我”的关系。在婴儿的眼里,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婴儿和养育者此时处于一种天然的依赖共生关系之中。

儿童精神分析师玛格丽特·马勒说过:“6个月前的婴儿期称为正常共生期,之后的都是病态的。”

在这个短暂的、健康的共生期里,妈妈最重要的任务是跟孩子建立一个安全的依恋关系。

比如妈妈给孩子喂奶时的肢体动作、语言表情,都会影响依恋关系的建立。

如果妈妈总是对孩子笑,表现出轻松的、快乐的神情,那么婴儿会感觉到自己是好的、可爱的、被喜爱的,这个世界是接纳他的。

反之,如果妈妈在看到婴儿的时候总是表现地很不耐烦,一脸的担忧、焦虑、不知所措,那么婴儿会觉得自己是不可爱的,会觉得有什么坏事要发生一样,会感觉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

尽管婴儿在此时还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出内心那种朦胧的感受,但妈妈对他的反应都会潜移默化地进入到他的潜意识里,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隐蔽地发挥作用。

② 孩子6个月到3岁之间,要完成“分离”的任务,从而为之后的“独立”做好铺垫

如果妈妈或者其他养育者能够跟婴儿建立一个安全的依恋关系,那么他们会顺利地进入到下一个关系发展阶段,也就是“分离”阶段,通常这个阶段的时间为6个月到三岁之间。

在这个时期内,婴儿已经有了基本的自我意识,但他们可能还活在自己的全能自恋中,觉得当自己有需要的时候,仍然可以任意地使用妈妈。

而“分离”的目的就是要给孩子树立边界,告诉他们,你是你,我是我,妈妈不是任由你使用的对象,你不能够骂妈妈,不能够打妈妈,你需要尊重妈妈,才能够获得妈妈的帮助。

同时还要让孩子知道,他自己能够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完成,不能够让妈妈帮他去完成。很多家长,在孩子已经有能力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还在替他去做,比如说吃饭、穿衣服、背书包等等,这其实都是没有“分离”或者不愿意“分离”的表现。

“分离”是独立的铺垫,如果妈妈不能和孩子“分离”,不能建立基本的界限感,那么这个孩子很难形成独立的人格。

这也是很多专家不建议隔代抚养的原因,因为老人通常会比较宠孩子,他们更难“说服”自己跟外孙、孙女“分离”。

当然,“分离”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这个孩子内心有一定的安全感,而这个安全感来源于他和妈妈或者其它养育者在婴儿时期所建立的依恋关系。

如果妈妈或者其他养育者在健康的依赖共生期里,长期地、频繁地不顾及孩子的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那么这个婴儿本质上就是缺爱的,他会感到巨大的不安全感。

当一个人感到不安全的时候,自然就不愿意被“分离”,不愿意单独勇敢地去做一些他本能够完成的事情,而是选择依赖他身边的人。也就是说,他“自愿”蜷缩在依赖共生的关系里,来获得一种保护感和安全感。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如果养育者没有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那么这个额外的负担,会被带到下一个成长阶段,以此类推。

如果这个成年人,他没有寻求帮助去解决自己的问题,那么他很有可能把这个问题带给下一代,所谓的原生家庭的轮回就是这样产生的。

就像荣格说的:“健康的人不会折磨他人,往往是那些曾受折磨的人,转而成为折磨他人者。”

3、树立好边界,直面困难,才能走出依赖共生的关系

前面提到,依赖共生关系的双方是“同谋”,共同促成这段关系,但同时他们也都是“受害者”。依赖共生关系之所以是病态的,在于它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被照顾者”开始很享受被照顾的“恩惠”,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本应承担的责任,没机会面对;他本应为自己的将来所做的准备,也没机会去做;他从未为战胜“困境”接受过训练,这使得他变得更加无力,变得更依赖对方。

而“成全对方的依赖”的照顾者因为对方不断“退化”,也越发衬托出了他的重要性和强大感,但因为他几乎把生活的重心都放在了照顾对方身上,也使得他自己的发展受限。倘若中途“被照顾者”脱离了他的照顾,他会感到之前所有的“付出”都付之一炬,整个人像被抽走了脊梁骨,从而陷入巨大的恐慌、焦躁或抑郁之中。

那么如何才能走出依赖共生的关系呢?

① 先认识到问题,才能谈改变。

依附型人格通常没有自我,他们习惯于依附外界的人和事,习惯依赖于另一方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逃避自己对人生的责任。

由于依赖者没有自我,所以他们其实很难真正体验到亲密和爱,他们更多的只是为了维持一段关系。

而维持关系的目的就是为了依附他人,很多情况下,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处在依赖共生的关系之中。

或者换句话说,那些总是过于依赖他人的人还不知道,这世上存在其他更好的、更健康的关系模式。

比如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女主角松子是一个在童年时期没有被正确养育的孩子,父亲几乎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身患重病的妹妹,对松子“不管不顾”。

由于极度缺爱,没有跟养育者建立一个安全的依恋关系,使得她在成年之后,总是过度依赖他人。

为了把对方挽留在一段关系里,即便被家暴、被出轨、被出卖,都不愿意走出“病态依赖”的关系模式。

可以说,松子一生的经历,都在印证荣格的那句话:“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所以想要走出依赖共生的关系,我们首先要产生觉醒,意识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个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否则根本就难谈改变。

② 勇敢地给自己定义边界,防止他人入侵

从依赖共生的成因来讲,选择病态依赖的人,是因为在幼儿时期没有成功地跟父母“分离”,没有建立良好的边界意识。

在中国人的家庭教育中,边界意识是一个很不被看重的问题。

很多父母由于对孩子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所以他们在插手孩子的生活时也显得理直气壮。

大多数具有依赖共生问题的家长或成年人,当他们侵犯别人的边界,或者自己的边界受到他人侵犯时,他们都没有定义和保护边界的能力。

正如同每个国家都会划定清晰的边界线,每个国家的领土都不容他国侵犯一样,个人的边界也同样需要严阵以待,这样才能确保人格的独立,在心智上达到真正的成熟和强大。

建立心理边界,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说“不”。

比如在开头提到的小A的案例。当男朋友失业,过度依赖她时,如果她真正为男朋友着想,那么她需要做的绝对不是“宠溺”他,在所谓的“艰难时期”过度地照顾他,而是跟他划清“边界”。

这里所说的“边界”不是说断绝关系,而是告诉男朋友,现在确实遇到了困难,但你不能一直消沉下去,宅在家里不能解决问题,你需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而不是由“我”替你去负责。

同时,小A还可以在精神上多跟男朋友沟通,了解他一直宅在家里的原因和想法,并多鼓励和支持男朋友,多给他打气,帮助他走出困境。

相比一味地宠溺、一味地满足对方的依赖,划定边界是一个不太讨人喜欢的做法,很有可能得到的是对方的不理解、指责和抱怨。

但如果想要走出依赖共生的关系,我们的态度必须十分坚决。当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坚持时,对方也就知道了你的“底线”,也就不再去触碰了。

说“不”,其实是一种反抗,而任何反抗其实都是在尝试获得独立。越是独立成熟的人,越能够守住自己的边界,越不会把自己的“命运”和“责任”交到他人的手上。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里就讲到,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而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

只有摆脱依赖,直面痛苦,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我们才更可能跟我们所爱的人建立起“相互独立又十分亲密”的健康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