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许许:为使“幼升小”的孩子能顺利就近入学而选择所谓“假离婚”的夫妻,你们的婚姻很危险啊

 新用户12603780 2021-03-07

为啥离婚

一向相敬如宾、架都不吵的王先生夫妇,今天去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令人大跌眼镜。一问才知,离婚的原因,并非家庭矛盾不可调和、日子过不下去了,而是为了女儿能就近上小学。

根据王先生一家所在地教育部门的规定,孩子要随父母户口住址免试划片就近入学。具体说呢,就是在教育资源相对紧张、学位不足的片区,优先保证夫妻双方户口均在该地的孩子入学;而对于父母只有一方在本地的,则会根据情况调剂,安排到相对就近学校就读。

王先生夫妻虽家住此地,其妻户口也在当地,但他本人的户口却是外地。对于将女儿安排到离家较远、而且教学质量略逊的小学读书,两口子不能接受。于是,便想出了办理“假离婚”的办法,这样一来,女儿就可以随母亲一方户口而顺利就近入学了。

两口子的打算是,等女儿入学后,他们再复婚。像王先生夫妻这样做的,据说不在少数,甚至数量庞大。据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每年到了升学季,离婚率便会迅速飙升。大量夫妻“扎堆”前来办理离婚手续,理由大同小异,基本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就近入学。

出现这种“奇葩”现象,根本原因当然是教育资源的不足和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此外,或许也缘于公共政策的漏洞与瑕疵,考虑不周、设计缺陷。

对整个社会而言,众多夫妻为了满足政策要求、达到规定条件而动辄选择采取“离婚”这种极端手段,成本实在是太高昂了。不仅浪费了行政资源,关键是,势必将导致家庭出现不稳定,并最终影响社会的和谐。

关于婚姻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离婚这个事情,是不可以轻言轻试的。婚姻,是神圣而严肃的东西,其除了外在的物质的“壳”,更重要百倍的,是内在的精神的“芯”。

婚姻赖以维系的根本,是能够彼此取暖、相互慰藉、永恒陪伴的“情感”。支撑婚姻的,是双方能持续不断体会到的亲密感、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

由于认为无论什么情况下,你都不会离开、不会抛弃;认为无论遇到怎样的风雨,我们都会同舟共济、患难与共;认为不管我怎样无理取闹,你都在身边。所以我安心、踏实,感觉幸福。

而一旦双方谈及了“离婚”,那无异于将原本无缝链接、融为一体的感觉,从中间划上了一道伤痕,两个人的心理距离,立马就大幅度拉开了。即便彼此清清楚楚知道这是“假离婚”,是“逢场作戏”,也并不会因此而完全无动于衷。这与维系婚姻的基石是情感这一婚姻的独有特点有关,毕竟,对婚姻的体验,是一种主观感受。

基于婚姻的这一特点,婚姻既牢固又脆弱牢固源于彼此的承诺,源于不变的爱情,源于共同生活的相互帮助与依赖,源于动产不动产等共同拥有的物质,还源于共同的纽带——孩子。而脆弱,则源于思想的多变性,源于人的情感的难以专一性,源于精神成长的没有同步性,源于各自社会地位的变化性,还源于外界的干扰。

因此,婚姻需要呵护。全力呵护未必能保证善始善终,更何况,你们还主动刺激和破坏它。

怎么解决

孩子需要就近入学,这当然是家庭大事。但相较于二人的感情与婚姻,其并不能占据优先地位。孩子有孩子自己的路,有自己的未来,将来还会有自己的家庭。孩子并不能替代你们夫妻的感情,不能让孩子主导和改变你们的二人世界。

面对可能被调剂的现实问题,正确的做法,首先应当通过合法正当途径向有关部门反映。如果政策制定方面确实存在漏洞,导致出现了不公平,那相信政府不会置之不理。你的诉求,恰是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的有力推动。

如果鉴于资源的短缺性,当前条件下政策已无调整的空间,也就是说,你必须要接受孩子被调剂的事实。那就允许孩子去远一些的、教育教学质量可能稍差一些的学校吧。

能寄宿就选择寄宿,毕竟早晚有一天他(她)也会离开你们远走高飞,早一些锻炼自理能力也好。至于教学质量,在长期以来教育部门的持续努力和创新的教学手段与方式下,相近地域的水平并不会差距太大。更何况,这个主要还是取决于内因的,农村基层和偏远地区学生考上一流高校的多了去了。

至于你们想出来的“假离婚”,趁早别有这个念头,除非你们真的不想过了。那些搞了“假离婚”的夫妻,就算曾经感情再好,从提出和实践了离婚那刻起,就不可避免产生无法弥补的心理裂痕了。即便他们复婚,阴影也在,再无法回到“铁板一块”的状态。

总之,孩子及孩子的前途非常重要,但替代不了夫妻之间的感情。维护好、呵护好、经营好、捍卫好你们的婚姻,让爱情自始至终,是一辈子重中之重的课题。毕竟,一直一直陪伴在身边的人,是配偶。至于孩子,在给予其你们能力范围内能给予的最好的前提下,让他(她)走自己的路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