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该怎样向李镇西老师学习

 追梦教师袁建国 2021-03-07



我该怎样向李镇西老师学习
(2021066)    

      在李镇西老师身上,可学之处实在太多。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探寻教师幸福的密码 ——读李镇西老师<幸福比优秀更重要>随想》(链接),总结了教师走向职业幸福的密码:爱心、研究、写作。受李老师的影响,我明确了方向,找到了方法,教育生活也越来越幸福完整。

      昨天准备一篇征稿,话题是“班主任如何提高故事力”,看到“故事”两个字,我脑海中立即出现了李老师的身影。论故事力,李老师可谓大师级的人物,所以不知不觉之中,李老师的案例自然而然地“流淌”进了我的文章之中链接:想做事,多做事,会做事,巧做事——好故事是做出来的)。

      实话实说,我的故事力是比较差的,而故事力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又非常重要,所以,我将“向李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故事力”确定为自己的一个目标。

      怎样学呢?我想从下面四个关键词做起。

      第一是态度。

      这一点我在昨天的文章中已经说过了,也就是“好故事是做出来的”。所以我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争取机会多做事,在做事的过程当中学会做事,积累故事。

      本年度我的工作重心是做家庭教育的课题研究,在制定实验方案的时候,我们就把“走进家庭”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把“案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我想通过这些工作,一定能积累一些有价值的素材。

      态度决定一切!用爱心做好课题研究,用行动走进学生心灵,如李老师那般,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就是我的态度。

      第二是热情。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说过:“热情是成功和成就的源泉,没有它,不论你有什么能力都发挥不出来。”李老师取得如此成就,原因之一就是他对学生的爱心对教育热情

      有人说,岁月使你皮肤起皱,但是失去了热忱,就损伤了灵魂。自我感觉,热忱或许是我唯一的“强项”。曾经,为了展示学生风采,我利用寒假组织“某某学子的寒假生活”,每天编发学生来稿,即便是大年三十、大年初一都没有停歇。为了使家庭教育课题落到实处,今年寒假,我又给家长提供了“三个平台”——家长讲台、交流平台、家庭展台,贴出原创家庭教育文章28篇——这或许就是出于一种“热情”吧。

      希望自己的灵魂不被损伤,因为,我会持续保持这种热情。

      第三,研究。

      研究”是李老师“教师成长的四个不停”中的一项内容,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研究,提升故事力亦是如此。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分享了李老师关于“故事”的一篇文章——《班主任如何才能把故事讲得精彩》。从文中可以看出,讲故事真的是一门学问,真的需要好好研究。

      怎样研究呢?我想,好好阅读李老师的书,从中感悟“故事魅力”,应该就是最好的研究。
      我刚刚购买了李老师的新书《教育的100种可能》,正在阅读的是《给教师的36条建议》。本年度,我计划阅读李老师的专著10本以上,期待自己能够站在大师的肩膀上攀升。

      第四,写作。

      “写作”也李老师“教师成长的四个不停”中的一项内容,而且它还被列入了李老师所倡导的“教师成长的五个一”  中。1月18日上午,李老师对爱研会会员提出了“能做,善写,会说 的要求,里面也包括了写作。可见,“写”是教师成长非常重要的元素。

      我也比较爱写,虽然水平不是太高。我发表的文章也比较多,有近130篇,但里面的“教育故事”甚少。昨天翻看自己没发表的旧作,发现都是干巴巴的“骨架”,没有血肉,没有灵魂,连自己都看不下去了,何况编辑呢?看来,要想提高自己的故事力,必须在“写故事”上下一番功夫。

      改变文风,多写故事是我今后的努力方向。

      期待经过努力,能像李老师那样写出动人的故事。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