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用户7191PCJo 2021-03-07
读《庄子》杂篇
天下

欲,我的王!

你统治着我的思想、行动、睡梦,你却自己独居索处,在那颗老槐树下纳凉,坐观路来路往形形色色的行人和被酸甜苦辣咸浸淫的娑婆世界。

人说娑婆世界苦,可有多少人真心愿意到那没有苦只有甜的极乐?有多少人愿意甘愿受甜而不愿受哪怕一点点的苦?生命就是五味杂陈合力创就的奇迹。





曾经有一位国外的大学教授做过一个实验:邀请三十位自愿者来参与做一个实验,坚持做完这个实验的自愿者可以获得数额不小的奖励,这对于参与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动力。

这个实验是让参与者待在一个没有任何干扰和后顾之忧的房子里,里面装满你喜欢吃的、喝的、用的,但就是不能带手机,也不能提前出来,一旦没有按要求时间坚持提前出来了,这个实验就算失败,而且不能获得奖励。

这个实验需要参与者在房子里待半个月,而最终能坚持下来的人几乎没有。



据后来参与者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大部分的感受是:由于没有了后顾之忧,没有了应该吃的苦和愁,欲望和忧愁全部被无情地剥夺,心中没有了目标丢失了梦想,狠狠地把人对于自己生命力的挖掘和对于自身无限潜质统统抛之脑后。

让参与者感觉到了恐怖和恍惚,每天过的是一种找不见北的生活,活着,只是给别人在看,在演戏,在挣扎,在作秀,在喂别人的胃口。所以这些参与者就不断陆续退出了,最后只有一个参与者坚持下来,她是谁呢?!也许就是你我中的一员。

《庄子.天下》中说:"
不以奢侈教示后代,不浪费万物,不炫耀礼法,用节俭的原则自我勉励,来防备世间的急难。"

"古代的道术有这方面的内容,墨翟、禽滑厘听到这种风教就很喜欢。不过他们实行的太过,对人的自然欲望节制的太过分了。"

"他们提倡非乐,主张节用,活着时不歌唱奏乐,死后也无丧服棺椁。墨子主张博爱、兼利,反对战争,他的学说是不诉诸怨怒的。墨子本人好学而又知识渊博,提倡尚同,不与先王相同,他主张毁弃古代的礼乐制度。"



在上诉实验中,有人之所以征服了这个实验带给人的极限挑战,最终坚持做完这个实验,是由于他把"尊重自己的内心和坚持顺应人的自然欲望"作为一个灯塔和地标参照物了。

她很清楚"欲者,情之应也。"由于他从一开始决定参与这个实验开始就告诫自己,既然要参加,就把头和尾的手都握一遍,完整地坚持到最后,这才算"满汉全席"了。

而墨子严苛太过的那种摩顶放踵的行事风格,太过极端的指导思想,其实就是一种不带"脏字"的割裂、离析、离散、闭结天地淳美和古人的道德体系。

因为它不合乎人情,违背了天下人的意愿,人们不堪忍受。距离王道甚远了。

这就给予我们每一个人一个坚定的命题:欲望难道不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自然而然吗!?



"欲"既然自然而然,就应该是该唱歌时唱歌,该哭泣时哭泣,该奏乐时奏乐,日子活灵活现,风生水起,天马行空,任我游!

(感谢大同市书画家张永福老师为本文配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