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勇于牺牲,湖湘文化的血脉灵魂

 12345csdms 2021-03-07


来源:红网 作者:赵志升 编辑:夏熊飞 2015-08-31 11:39:58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卫视《不可替代的湖南》第五集显示,抗战期间全国抗战正面战场一共进行了22次会战,其中6次发生在湖南,占到了四分之一以上。日军侵华司令冈村宁次曾经叫嚣:欲灭华夏,先平湖南,但日军在湖南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抵抗和挫败,并最终在湖南芷江向中国方面递交投降书。
  
  再过几天就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在这个时间节点重温这场战争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彼时日本军队已经武装到牙齿,而中国只有一个虚弱的中央政府和数十个各自为政的地方政府,经济结构、组织形态和技术水平都还停留在“前现代”的状态,双方差距不可谓不悬殊。但也就是在悬殊的差距下,中国军民最终打败了凶悍的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只是3500万以上军民伤亡,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积累的近代化和现代化财富丧失殆尽,战争带来的惨痛损失又让我们撕心裂肺。而今回望这段历史,重温侵华日军在湖南芷江向中国方面递交投降书的往事,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湘人的勇于牺牲精神。三次长沙会战就是个最为明显的例子,以至于美国总统罗斯福还曾饱含深情地说道:“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
  
  战争不仅是物质的对抗,更是精神的较量。不可一世的日军认为中国军队不堪一击,但其在湖南却尝尽苦果。常德会战期间,日军不顾国际公约对中国军队的阵地施放毒气,中国军队伤亡惨重但抵抗从未停止。后来缴获的一份日军密件写道:即至最后一兵,仍握住机枪,伺机反击,其战意之旺盛,可唯前所未见者。”战争最终以日军被迫北撤而告终,可见湘人勇于牺牲精神之烈。
  
  湘人勇于牺牲精神之烈,甚至就连孙中山先生都不禁感叹道:“革命军用一个人去打一百个人,像这样战争,是非常的战争,不可以常理论。像这样不可以常理论的事,都是湖南人做出来的。”14年抗日战争期间,湖湘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勇担当,书写了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篇章,更是把湘人为了理想和信仰而敢于担当、勇于牺牲的精神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令人为之赞叹。
  
  其实,湘人自古就有着卓励敢死之血性精神。左宗棠“不成功便成仁”抬棺出征、蔡锷身患绝症仍然坚持领兵奋战、宋教仁明知身陷险境依然毫无畏惧等等,都是最为明显的例证。统计数据显示,新民主主义革命当中湖南仅记录在册的烈士就有近二十万人。可以说,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湖南人敢于赴汤蹈火,他们“临深渊、履薄冰亦不退却,哪怕需要以鲜血乃至生命为代价。”
  
  勇于牺牲的精神,甚至已经熔铸成了湖南人独特的担当精神,使得中华民族这一优良传统在湖湘文化当中熠熠生辉,分外耀眼。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天我们正昂首阔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途,湖湘儿女更应接过历史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