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要做好管理工作,可以从这5个方面切入!

 谋略那些事 2021-03-07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24卷,汉纪十六
汉宣帝地节二年(癸丑,公元前68年) 

【原文】(可跳过看解析)

帝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霍光既薨,始亲政事,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敷奏其言,考试功能。侍中、尚书功劳当迁及有异善,厚加赏赐,至于子孙,终不改易。枢机周密,品式备具,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及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以然。常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以为太守,吏民之本,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厉,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是以汉世良史,于是为盛,称中兴焉。
 

【译文】(可跳过看解析)

汉宣帝出身于民间,了解下层人民的艰难困苦。霍光死后,汉宣帝开始亲自主持朝政,励精图治,每隔五天,就要召集群臣,听取他们对朝政事务的意见。自丞相以下,群臣各就自己负责的事务分别奏报,再将他们陈述的意见分别下达有关部门试行,考察、检验其功效。凡任侍中、尚书的官员有功应当升迁,或有特殊成绩,就厚加赏赐,甚至及于他们的子孙,长久不改变。中枢机构严密,法令、制度完备,上下相安无事,没有人抱着苟且敷衍的态度办事。至于任命州刺史、郡太守、封国丞相等高级地方官吏,汉宣帝总是亲自召见询问,观察他的抱负和打算,再考察他的行为,看是否与他当初说的一样。凡查出有言行不统一的,一定要追究其原因何在。汉宣帝常说:“老百姓之所以能安居家乡,没有叹息、怨愁,主要就在于为政公平清明,处理诉讼之事合乎情理。能与我一起做到这一点的,不正是那些优秀的郡太守和封国丞相等二千石官员吗!”汉宣帝认为,郡太守为治理官吏和百姓的关键,如变换频繁则容易引起治下百姓的不安。百姓们知道他们的郡太守将长期留任,不可欺罔,才能服从郡太守的教化。所以,凡地方二千石官员治理地方有成效的,汉宣帝总是正式颁布诏书加以勉励,增加其官阶俸禄,赏赐黄金,甚至赐爵为关内侯,遇有公卿职位空缺,则按照他们平时所受奖励的先后、多少,依次挑选补任。因此,汉朝的好官,是以这一时期最多,号称中兴。
  

【解析】

 
上面这段材料最后一句“是以汉世良史,于是为盛,称中兴焉。”颇有些剧透的意思。
 
历史上对于汉宣帝评价的确是极高,这是毋庸置疑的。
 
材料出现的时间是在霍光死后,汉宣帝亲政后的一些所作所为。
 
今天我就从管理的角度来切入,通过汉宣帝的这段材料结合自己的思考,来简单说说,作为一个领导者或者说管理者,如何做好管理工作,应该有几个切入点?
 
 

1.深入一线

 
帝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
 
这说汉宣帝的身世,说他因为年少时候的困苦,知道底层民众不容易,所以在执政之后有同理心,知道底层人民要什么。
 
不像那个晋惠帝说“何不食肉糜”那样。
 
这里提到汉宣帝的出身,一方面说他知道,底层困苦。
 
另一方面,也在于因为他知道,所以不会为别人所蒙蔽。
 
其实这个运用在管理中就是作为领导、老板时不时要去一线转一转、看一看,和一线员工聊一聊。
 
一方面是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找灵感。
 
另一方面,你这个下来转的动作,让下面想弄虚作假就难多了。
 
当然,深入一线的政治意义这里省略不谈。
 
 

2.勤于过问

 
霍光既薨,始亲政事,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
 
就当时环境下汉宣帝这个做法更多目的是为了抓权,以削弱霍氏的权力。
 
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古代人的时间节奏比现在更长。
 
他们是以月、年为单位,我们现在是以小时、天、周为单位,五天听一次朝算是很勤快。
 
其实这个运用在管理中就是多听取汇报、多了解情况、掌握最新动态、及时发现问题隐患。
 
管理工作更多时候是安排人去做,但是安排之后不代表不用管。
 
作为领导更多是要关心这个事情现在怎么样了、是什么个情况。
 
同时,这个关心的动作,其实也包含一些敲打、催促的意味在其中。
 
员工知道领导关心、过问,就不敢敷衍了事。
 
至于过问什么、关心什么,这个也要抓大放小,别搞成文山会海,这里省略不谈。
 

 

3.狠抓执行

 
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敷奏其言,考试功能。
 
这就是“勤于过问”的延伸,即汉宣帝过问这么频繁干什么?
 
不是为了过问而过问,而是过问之后要落到实处去做事。
 
因此,才会有“各奉职奏事,敷奏其言,考试功能。”
 
不然开会过问干什么?走过场?
 
运用在管理中就是对安排事情之后,下属执行过程的管控。
 
这个就要抓三点。
 
其一,有没有执行。
 
第二,执行方法对不对。
 
第三,执行结果是否达到要求。
 
当然,这三个其实也可以说包含在第2点中,单独拿出来说也不为过。
 
 

4.慎重奖惩

 
上面的材料有两句提到了汉宣帝的奖励。
 
当然,没说到惩罚不代表不存在,更有可能是为尊者讳。
 
奖惩大权,领导最有利的武器。
 
惩罚绝大多数人都不想要,奖励绝大多数人都希望得到。
 
把这两个东西拿捏在手里,就像是一手大棒后面赶,一手萝卜前面诱,不怕牛不走。
 
当然,奖励什么?惩罚什么?这个才是关键。
 
之前的文章提到了很多,这里不细说。
 
扣住一个关键点,以自身利益目标为导向展开奖惩,基本上就没有大问题。
 
 

5.聚焦人事

 
最后,上面的材料有大段关于汉宣帝人事任命的表述。
 
汉宣帝是皇帝、是天子,但是从他干的事情或者说位子来看,其实也是个管理者。
 
既然是管理者,他管理的对象就是人。
 
这也是绝大多数管理工作的共性。
 
通俗地说,管理工作就是把人管好,让人做好应该做的事情,或者说叫各司其职。
 
但是到具体的又分三个维度。
 
其一,选出合适的人。
 
第二,把合适的人放到对应合适的位置。
 
其三,每个人事任命之外的产生其他效果。
 
这里因为篇幅有限不展开说,点到为止。

 
【启发】
 
因为篇幅问题,就过多展开讨论,否则没完没了。
 
上面的内容讲实话,很虚很抽象,但是作用还是有的。
 
以前有个网友问我一个问题,如何把工作做好。
 
我说,这个问题太笼统、太大了。
 
我让他把这个问题细化,比如工作做好有哪些标准、体现在哪些方面,等等。
 
然后等他细化好,我才告诉他一个思维方法。
 
如果一个很大、很抽象的问题,你无从下手,那么你先把这个问题拆分、细化成多个方面。
 
分得越细,你就知道如何下手去做了。
 
其实,如何做好管理工作其实也是很大的问题。
 
上面5点并不完全,仅仅是抛砖引玉,给出一些细分好让大家知道,如果要做好管理工作,可以从哪些方法下手。

但归根结底,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人,只要把人琢磨透了,基本上管理工作也做到位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