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事:古代奇案故事,妇人不仁,害丈夫死于非命

 一枝独秀2603 2021-03-08

某县城西有一户姓黄的人家,主人黄某虽身在乡野务农,但勤劳诚恳因而家境还算不错。黄某的妻子胡氏,是个相貌出众的妇人。平日里黄某在地里忙于农事,胡氏则在家中操持家务,闲暇时间特别多。胡氏原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无聊的时间多了竟做出了诸多伤风败俗之事。 

县城西边有许多 尼姑 庵,虽是佛门重地,但大部分尼姑并不吃斋念佛,而是经常干一些娼妓的勾当。那些分尼姑都是年轻貌美的女子,因而吸引了一大帮地痞、流氓。某日胡氏听闻了尼姑庵的风月事,心为所动因此便去庵中走了一遭。 

在一处尼姑庵中,胡氏结识了一位法号叫静慧的尼姑。这位尼姑生得冰肌玉骨,在众尼姑中算是个出类拔萃的,是一位寡廉鲜耻、败柳残花之辈。胡氏本就有红杏想出墙的意思,后来在这位静慧尼姑的怂恿下,她竟也加入了尼姑的队伍,常去尼姑庵中做些野蛮的事情,有时两三天不回家。 

黄某只以为妻子在尼姑庵中礼佛,因此依旧日日忙于农事,不曾有什么怀疑。胡氏在尼姑庵中与一帮流氓胡来,静慧则以胡氏疯狂地赚流氓们的银子。虽然胡氏也知道尼姑得了不少好处,但是她并不在意。一是因为黄家不缺钱,二是因为胡氏去尼姑庵本就不是奔着钱去的。 

不过这样的日子并不长久,后来黄某还是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有时候天色晚了,胡氏还不回家,于是黄某便驾船去尼姑庵接妻子。这样一来,黄某的举动就打破了诸多“美事”。不仅胡氏得不到快乐了,尼姑也少赚了银子。因此尼姑和胡氏都非常厌恶黄某,以至于后来动了杀他的念头。 

胡氏本来与尼姑商定,巧使手段把黄某杀了。怎奈计划还没有开始实施,胡氏就于心不忍了。毕竟黄某待自己不薄,况且他又是个老实本分之人。自己不贞已经很对不起黄某了,如今还与别人合谋杀了她,岂不更加坏良心。胡氏越想越觉得不妥,可是尼姑心意已决。最后在尼姑的巧言花语之下,胡氏还是犯了糊涂。 

某一日过了黄昏黄某来尼姑庵接胡氏时,尼姑便与情夫秦某谎称坐他的船去某处办事。怎知船行到没有人烟的水域,尼姑竟与秦某一起将黄某勒死,然后把尸体扔到了水里。尽管胡氏当时后悔了,极力阻止尼姑的恶行,但黄某最终还是遇害了。三人将黄某的船送回黄某家附近的码头,然后便连夜返回了尼姑庵。 

黄某遇害后,在尼姑的威胁下,胡氏返回尼姑庵继续糜烂的日子。反正黄某已经死了,不如将错就错一错到底,胡氏心中这样想。怎奈黄某遇害三天后,他的表弟李某到家中来看望哥嫂。李某来到黄某家见大门紧锁,到码头边一看船还在。于是李某就找邻里打听,结果打听到胡氏可能在某尼姑庵,不过黄某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 

后来李某就驾着黄某的船去了尼姑庵找胡氏,尽管胡氏和尼姑等人极力装作什么也没发生过,但还是被他觉察出了细微的端倪。尽管李某看出了端倪,但还是装作一切正常,然后就把胡氏带回了家。李某继续寻找黄某的下落,怎知某一日黄昏回家时,突然听到胡氏在门内念叨:相公啊,我本无心思害你,主意都是那恶尼出的,你可不要怨恨我啊! 

胡氏边哭边说,不料被李某听得一清二楚。李某大怒破门而入,逼问胡氏详情。可是胡氏就知道哭泣,什么也不说。于是李某就把胡氏告到了官府。谁知县令问及此案,胡氏却说李某非礼她不成,这才诬告她。可是县令并不糊涂,颇有察言观色的本事。县令知道胡氏在说谎,审问再三没有结果,最后不得已动了刑。 

重刑之下胡氏只好交待实情,于是尼姑与其情夫秦某都被供了出来。在县令的秉公执法下,作恶的一干人等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作恶者虽然受到了惩罚,但黄某却永远活不过来了。县令感念黄某的不幸,于是就让李某的一个儿子继承了黄某的家业,为黄某传宗接代。 

这个案件影响颇广,因此后来县城西边尼姑庵里的尼姑,真正潜心修佛地继续修佛,六根不净的,迫于官府和舆论的压力,后来逐渐离开了尼姑庵去了别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