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叔父,我想您【陈财喜】

 太行文学l苑 2021-03-08

2020年4月14日(农历三月二十二日),是我们一家永远难以忘怀的日子。因为这天凌晨1点45分,我亲爱的叔父、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89岁的老共产党员永远离开了我们,永远离开了他至爱的亲人,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党,永远离开了他为之流血战斗和工作过的国家,永远活在了我们的心中。

自从叔父去世以来,我经常梦见他老人家,可那一个个历历在目的梦境啊,我不禁黯然泪下……因为叔父对我的成长、关怀和爱,对国家和事业的热爱和执着,深深地刻印在我的心里,时时的回忆,让我赞叹不已、记忆犹新,犹如他还活着伴随着我。为此,我曾几次提笔,却又放下,主要原因觉得自己文采水墨浅薄,怕用文字描述不好叔父完美的人生,可不写又感到对不起叔父的栽培之恩。后来又一想,叔父是位胸怀宽广之人,即使我写的不好,也会理解我、原谅我。所以,最终还是拿起笔去试着写了,也算是对我崇敬有佳的长辈、偶像的一个纪念吧!

(渡江战役、保卫世界和平纪念章)

积极参军  火线入党

叔父于1931年6月19日(农历五月初四),出生于淇河之畔、林州市临淇镇北河村一个农民家庭。

在抗日战争时,我们家里曾经住过冀鲁豫军区“豫北军政干校”教导大队的干部,在业余时间他们帮我家担水、扫院子,还多次给叔父讲八路军抗日打鬼子的英雄故事,为此,叔父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革命理想教育,十多岁时就加入儿童团,在村口站岗放哨。十六岁那年,也就是1947年10月,解放战争进入关键阶段,急需大批青年充实部队,为此,在村里征兵动员大会上,我叔父主动地报名参军。当时,爷爷奶奶和我父亲都不愿意让他去,认为他年龄小,参军后会出生入死,非常危险。我叔父却说:我们家两个男人,应该有一个去参军,打败国民党反动派,让穷人们过上好日子,这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况且,我哥哥已经结婚生子,让他在家照顾父母和嫂子、侄女侄儿比较好,我还没有结婚也没有啥牵挂,所以我去参军最合适。短短数语,充分表达了他那种高尚的家国情怀。经过叔父多次劝说,爷爷奶奶才忍痛割爱勉强同意了他的要求。那一次,我们村一共有18名青年应征入伍。

叔父参军后,在中原野战军1纵1旅1团5连当战士。入伍的第一天,就从林州市临淇镇急行军40多公里赶到林县(林州市)县城,经过短暂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后,给每人发了一支枪,即刻奔赴战场。特别是在宛东战役中,因为叔父在战斗中不怕牺牲、敢于冲锋陷阵,且有组织能力,于1948年5月火线上入党,并当上了班长。紧接着就参加了豫东战役和郑州战役。

1948年11月至49年1月,爆发了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叔父所在的部队负责围攻濉溪县双堆集国民党第12兵团,一共打了多少仗,叔父说记不清了,每次战斗都打得异常惨烈。特别是在包围战中,黄维使尽浑身解数,飞机、坦克、大炮齐出,并依托村庄、地堡群固守,拼死抵抗待援。叔父他们就实行了攻坚战,采取“以地堡对地堡、以战壕对战壕”的攻坚战法,进行了近迫作业,紧缩包围圈,逐村攻击,攻占一村巩固一村。有一次在攻占一个村的阵地时,叔父所在班为第二梯队,冲锋号一响,第一梯队立即冲了上去,但在翻墙时,由于对方火力太猛,很快就牺牲了好几名战友。他刚要起身准备带领全班进行第二次冲锋,被连长拉了一把,说:你没有看见,对方火力太猛,不能硬冲要智取。你往北爬行20米后用枪把帽子举一下,我负责把机枪手干掉,结果这个办法很有效。一下子就把对方机枪手干掉了,叔父立即带领第二梯队成功地冲了上去,消灭了敌人。到后期,国军看实在守不住了,就组织突围,但都未能成功,经过我军全面阻击,国军伤亡惨重,最后全歼了黄维的12兵团。有一次他在回忆淮海战役时说:“当时战斗非常残酷,时常眼睁睁地看见身边的战友倒在枪林弹雨之中,心里非常难过,甚至有替战友去死的冲动。那时在战场上受点伤从不当回事,特别是当冲锋号一吹响,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只想着打败敌人为战友报仇,只想着杀敌立功”。

当年我们村和叔父一起参军的五个人就牺牲在淮海战役中,为此家里人十分担心叔父的安全,爷爷和我父亲在战役休整期间,徒步500多公里到部队去看望叔父。由于叔父是从生死线上爬出来的,所以,父子、兄弟一见面非常激动,尤其是当爷爷看见叔父身上的伤口后,心疼不已。因当时处于紧张的渡江作战准备期间,爷爷和我父亲与叔父简短地见了一面就迅速离开了。

(淮海战役纪念章)

渡江作战  千里奔袭

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后,叔父所在部队在河南省沈邱地区休整,被整编为第二野战第16军46师136团5连。136团其前身是红1军团2师5团,参加过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时期,被中革军委授予“模范红5团”称号。他们在历次战斗中,都担负着最关键的任务,战斗中攻必克、守必固、走得快,样样任务都能出色完成。

1949年3月上旬部队挥师南下,向长江北岸前进。叔父他们于中旬抵达安庆地区后,立即开始形势任务和政策纪律教育;筹集船只,选练水手;侦察国军的防御部署、工事和长江水情、地形,进行渡江作战训练。

4月21日下午,叔父所在的136团准时到达集结位置,当时100余门火炮对敌前沿阵地实行猛烈炮击,南岸硝烟弥漫,火光熊熊。18时左右,渡江战役开始,136团作为兵团第一渡江突击队,迅速离岸,多只突击船像离弦之箭,飞快地射向江心,场面十分壮观。叔父也带着6名战士跳上小木船,开始划船渡江。不一会儿,国军反击的炮火越来越猛,小船在密集的炮火中穿行,很快就划到了长江中心,此时,一发炮弹落在了小船旁边爆炸,两名战友受伤。叔父对战友们说:“我们大家一起动手用钢盔划水,以便提高速度,尽快划过江去,占领南岸阵地!否则,后面的兄弟们还会有更大的伤亡!”经过30多分钟边划边打,穿梭前进,成功地在长江南岸登陆,突破了长江天堑。尔后叔父所在连奋勇杀敌,迅速地击退了敌人的反扑,抢占了大王庙以北之无名高地。随后又相继攻占了吉阳镇等地。在1949年4月,鉴于叔父所在136团5连在渡江战役中的突出表现,被16军授予“渡江英雄连”称号。

成功渡江后,叔父他们又马不停蹄,立即参加了解放华中南的追击战,一路南下,向浙江衢州、上饶等地急进。5月6日,叔父所在136团解放了衢州,其他团攻占了江山等地,彻底截控住浙赣路一段,断敌退路。在追击战中,他们打了一系列的奔袭、遭遇和围歼战,南下行军2000多里,作战数十次,圆满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控制浙赣铁路衢州及其以西、以北地区,切断汤恩伯集团与白崇禧集团联系的战斗任务。有一次叔父说:那时战斗是一个接一个,甚至天天都在打仗,有时候都记不清楚什么年月日了,只知道行军、打仗、敌情、宿营地等等,在那一场场、一幕幕激烈战斗的情景里,每个牺牲的活生生战友面容特征、每次浴血奋战的战斗场面都历历在目。

(解放华中南纪念章)

解放成都  贵州剿匪

1949年9月,叔父被提拔为连文化干事。所在部队经过短暂休整后,就接到了作为先头部队进军大西南、解放并经营贵州的命令。在艰苦紧张的五千里迂回进军大西南途中,部队非常注重文化学习,上级领导经常对战士们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何况全国胜利以后,我们还面临着建设的重任呢!没有文化是不行的。”所以大家学习文化的积极性都很高。为了让战士们边行军边学习文化,叔父把生字写好,贴在前面战士背包上边行军边读,学得非常认真,就是在战斗间隙也不放过,在战壕里照样学习,许多战士经常找一根小木棍当笔,把地当纸,练习写字学文化。如果能找到一张纸,更是如获至宝,珍藏在衣袋,随身携带,以便学习。在路上他们过完新中国第一个国庆节后,为躲避空袭,部队改为白天休息、晚上赶路。行军途中,经常唱“解放军大进军,千军万马向前进,咱们进军大西南,咳!解放全中国。解放全国人民靠咱们,呀嗬咳哼咳!”这首歌。当时边行军边打仗,生活非常艰苦,有时没有饭吃,下雨天没有雨具,也没有换洗的衣服。夜间行军深一脚浅一脚,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上半夜还好些,到了下半夜,上下眼皮打架,有时候竟然在行军中就睡着了,双脚依旧机械地迈着脚步,迷迷糊糊中跟着前面的同志行进,不知道睡了多长时间,也不知道睡梦中走了多远的路,直到前面的同志突然停下脚步,紧跟其后的一头跌撞在前面同志的背包上,这才打个激灵醒来。走山路时,不时听到有人摔倒发出的哎呀、哎呀声,但同志们没有一个喊苦叫累的。大家的心里都有一个共同信念,那就是不管前行有多艰难,胜利总会到来!

1949年11月中旬解放了贵阳,为了和贵阳人民见好面,叔父他们在参加入城仪式时,都换上最干净的衣服,步枪上好刺刀,轻、重机枪和迫击炮都扛起来,编好军号,以军旗为前导,整个部队排成三路纵队,迈着有力的步伐,唱着嘹亮的军歌,喊着将解放战争进行到底的口号,浩浩荡荡地向市区进发。那天贵阳城人山人海,各界人士和群众手拿小红旗,打着“欢迎人民解放军”的标语,夹道欢迎,到处都是欢庆的场面,欢呼声、锣鼓声、鼓掌声、鞭炮声连成一片,就像过年一样热闹。

1949年12月中旬,叔父所在136团由夹江出发,以每日七十余里速度向丹棱、蒲江挺进,连续急行军一周后,到成都高桥场待敌,肩负阻击胡宗南军任务。经与敌接触后,才知道防御的是国民党军第1、2、3等军突围的主要方向之一。为坚决将其堵住,立即打响了解放成都的高桥场之战。他们从25日早晨开始就与数倍于我之敌展开战斗,并从三四个方向多路向敌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炮声隆隆,弹片横飞,机枪声、迫击炮声、喊杀声,响成一片,震撼山岳,敌人突然遭此猛击,也不知道我军有多少人,顿时大乱。各营连立即冲入敌群,以抵进射击,并用手榴弹、刺刀消灭敌人,共捕捉俘虏2000余人。其中叔父所在的2营俘敌300余人。有一次,我想让叔父讲一下详细的战斗情节,他说:往事不堪回首,当时战斗结束后,只见到处躺着尸体,马匹、枪枝,弹药、电台、电话线、罐头食品等物资比比皆是,不少树上穿透了好多弹痕,大片茅草灌木丛被烧成焦土。自己的腿在战斗中也受了伤,只做了简单包扎就又参加了战斗。高桥场战斗,击退了企图向西逃窜到雅安的胡宗南军,完成了战略围堵,彻底截断了胡宗南部逃往云南的退路。

成都解放后,叔父所在部队于1950年1月回师贵州,进行剿匪和改造起义部队的工作。为此叔父被派到遵义地区务川县任县大队指导员,负责改造地方武装,开展土地改革,维护社会治安,帮助建立地方政权。当时,许多国民党残匪迫于我军重兵的压力起义投诚,后又乘我不备,伙同惯匪屡次袭击我军下乡征粮小分队,残杀工作人员,破坏新生政权。有一天晚上,叔父得到消息,说有一个投诚起义人员伙同残匪,计划夜里偷袭他,于是我叔父不动声色,在夜里一直抱着一枝枪,坐在办公室,残匪发现我叔父有思想准备,才罢手。那一次如果发现不及时,后果不堪设想。在后来进行的艰苦剿匪作战中,由于他认真谋划,勇敢作战,多次以少胜多,为彻底粉碎国民党妄图把贵州变成反攻大陆根据地的阴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叔父的抗美援朝纪念章)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1951年1月,叔父所在部队第16军奉命参加抗美援朝,他被连夜调回部队,随部队出征;4月底到达河北整训;9月中旬抵达吉林通化地区,作为志愿军总预备队。随后将所有的旧武器装备进行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苏联式的装备,成为我国第一支合成军队,并按照苏联指导员的要求,进行了整编和刻苦的训练。在训练期间,我爷爷专程到丹东(安东)去看望了一次我叔父,因为当时爷爷听说在朝鲜战场上,生活环境非常艰苦,战斗也十分残酷,我村和周围村里都有人牺牲在朝鲜,故此,常常彻夜难眠,决定不管路途多远,也要去丹东看望一次我叔父(55年叔父回国治病时,爷爷再次到丹东看望他)。叔父所在部队经过现代化装备改造后,士气高昂,决心与联合国军一决胜负。

1952年底,抗美援朝到了对峙阶段。由于战争旷日持久,美国内反战的呼声日益增长,战争拖延的时间对美军是越来越不利,于是美军想再次重演仁川登陆,为防止美军从侧后方登陆。12月28日,叔父所在的第16军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从丹东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西海岸,即安州等地,准备进行反空降、反登陆作战。6月底,开赴到三八线,担负起正面战线平康地区防御作战任务。在朝期间,为躲避空袭,在野外隐蔽时,有许多战士被冻伤,甚至有的被冻死。

1953年7月17日,部队接到了关于配合金城方向进攻的命令,师长命令叔父所在的136团进攻苏格兰527.7高地南无名高地。该高地是美军第2师防御前沿的重要支撑点,由1个加强连防守,经过抵近侦察,发现筑有地堡、盖沟,并设有多层障碍物,还秘密构筑一个能隐蔽1个连的防炮洞。为了占领阵地,我军调集了83门大炮,饱和式炮击高地,5分钟后,美军阵地被夷为平地,摧毁了美军阵地上大部工事和部分障碍物。晚上22点左右,部队在左、右翼助攻分队的掩护下,从屯兵坑道进入防炮洞内。22点半,部队再次进行炮火急袭。随后部队发起冲击,迅速突入美军阵地后,采取小群多路战术,炸地堡,分割围歼美军。至23点左右,将美军1个加强连全歼。随后又多次击退了美军的反扑,于7月19日深夜撤离阵地。此战,136团共毙伤俘美军、荷兰军450余人,大获全胜。

1953年9月我叔父被任命为46 师136团政治处干部干事,由于他工作积极,办事认真,任劳任怨,后又被调到46师政治部任保卫助理员。

朝鲜战争停战后,叔父所在部队16军本来按计划是1956年回国,但1956年世界局势比较紧张,先是赫鲁晓夫在“秘密报告”中批斯大林,接着波兰国内形势紧张,到了下半年又发生了“匈牙利事件”等,一时间世界局势有点“西风压东风”的势头。于是志愿军回国的进程暂停了,叔父他们在朝鲜38线上驻扎了将近5年。此期间38线处于一种“不战不和”的状态,仗是不打了,但双方仍然剑拔弩张,随时防备冲突再起,事实上“零星”的冲突也时有发生,所以当时守卫在38线上的将士们神经始终是紧蹦的。特别是常有特务和军事侦察人员偷偷潜入,甚至有胆大妄为的南朝鲜军人去移动38线上的标志物(当然是往北移动了)。叔父他们针锋相对,严密注意对方的一举一动,在此期间先后抓获了40多个从南方潜入的特务。一直到1958年4月叔父所在的部队才全部回国。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这场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正如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所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门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征服一个民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叔父在十多年的战争生涯中,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荣获“淮海战役纪念章”、“渡江胜利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解放奖章”、“抗美援朝纪念章”、“保卫世界和平纪念章”、“建国70周年纪念章”、“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纪念章”。

(建国、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章 )

勤恳兢业  忘我工作

1958年叔父从朝鲜回国后,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担任河南省水冶钢铁厂人事科长、邢台市国棉厂书记、中共邢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邢台钢铁厂党委副书记、高级政工师等职务。其间,叔父凭着那种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谢毛主席的朴素思想感情,继续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解放军的光荣本色,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并且多次荣获“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殊荣!特别是在六十年代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叔父带领邢台国棉厂干部职工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大干社会主义的时代洪流中,他以厂为家,经常吃住在厂里,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一次,由于他好多天没有回过家了,两个女儿非常想念爸爸,但由于没有去过厂里,两个人就边走边打听,一直徒步走了四五里路才到厂里找他,当叔父看见三岁和五岁的两个女儿时,既高兴又内疚。

叔父他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先后多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攻关,优化工艺流程,不断增添毛巾、枕巾、浴巾、毛巾被和床单等花色新品种。为调动大家的生产积极性,广泛开展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和党员塑形象、干部当公仆、工人做主人的教育,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生产主动性。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他经常深入车间和工人一起劳动,摸索总结出了提高设备完好率的勤擦洗、勤上油、勤检修机器的“三勤”经验,还多次举办技术表演赛、产品质量竞赛等,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许多生产班组取得了消灭了次品、返修品或件件为一等品的优秀成绩,在邢台市成为一个令人羡慕的明星企业。

叔父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党和国家及人民的利益为重,具有实事求是、无私无畏、捍卫真理的坚强人格。1963年8月邢台连续降雨达818毫米,发生了建国后的第一场大洪水,叔父所在国棉厂附近一片汪洋,特别听说大梁庄村被洪水包围,他不顾个人生命危险,立即带领部分青年职工蹚着1米多深的洪水赶到大梁庄,来回好几趟,使30多名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脱离危险,充分展示出共产党员在危险面前冲锋在前的大无畏精神。1966年3月8日,邢台隆尧县发生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大地震后,我叔父立即带领有关人员奔赴灾区,冒着多次余震的生命危险,开展抗震救灾,连续奋战十多天,有时感冒发烧,甚至手和腿划伤了,也坚持战斗在抗震一线,被邢台市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1978年他负责复查、平反冤假错案时,为尽快完成这项工作,白天到基层调查,晚上查看资料,研究案情,常常忙到深夜。有一次他的胃疼病犯了,疼的他直不起腰来,医生让他住院治疗,他坚决不肯,拿了一些药就又去上班了。他说:现在有许多人天天想夜夜盼,就是想早一点平反了自己的冤假错案,我们得理解他们的心情,所以一刻也不能放松啊!

叔父他心系群众、平易近人,时刻关心职工生活,体贴群众冷暖,努力为职工多办实事、好事。逢年过节,他都要到生产车间慰问加班的工人,到医院探望生病的职工,赢得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拥戴。记得他在邢台钢铁厂工作期间,为了尽快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多次亲自到市公安局协调解决知识分子家属落户问题(当时“农转非”是非常难办的事),到粮食局解决粮食指标问题,到劳动局解决知识分子家属就业问题,甚至到郊区协调建设临时住房,以便解决知识分子家属的住房问题。经过他的辛苦付出,较好地解除了知识分子的后顾之忧,挽留了一大批知识分子人才,为邢台钢铁厂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使之后来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优特钢线材专业化生产企业。

叔父他为人正直,真诚实在,坦坦荡荡,心地善良,见人总是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在干部任用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方针,最反感跑官要官,从不行贿受贿;在逆境中,他耐住委屈,豁达乐观,宽以待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也受到冲击,被抄家、戴高帽和挨批斗,但他始终相信共产党和毛主席。“文革”后,他对当年抄过他的家、错误批判过他、甚至诬陷过他、打过他的人都给予了谅解。他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只要认识到了错误,还是好同志。充分体现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宽广胸怀和高风亮节。在平时工作中,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从没有用公款出去旅游过,也没有利用工厂的福利去疗养过,即使他离休后,组织上多次安排老干部外出参观、考察、疗养、旅游,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说:我在电视上就可以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大发展,就可以了解到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我已经离休了,不能再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了,现在能做的也就是为国家节省一点经费了。

叔父坚持修身律己、慎终如始,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了慎独、慎初、慎微、慎友。他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节操,即使在生命垂危之际,也用实际行动给我们上了一堂廉洁教育课。他给我们留下了“六不”遗言:即他去世后,不发讣告,不通知生前好友,不设灵堂,不通知老家亲属,不通知在外地工作的亲属,不收受礼金。因此,他去世后,只举办了一个简单的遗体告别仪式,当看见他身上覆盖着鲜艳的中国共产党党旗,不由令我们所有人再次为他这位优秀的老党员肃然起敬!

(叔父、婶婶在朝鲜平康)

故乡  恩泽家人

叔父有厚重的故乡情怀。记得他每次给我父亲写信都会询问家乡的发展变化。1975年春,老家的旱情比较严重,为了解决农田灌溉问题,急需购买一台水泵,村党支部书记赵士文从老家来邢台找到他,当他见到家乡的亲人时,显得十分高兴,热情地邀请到家,炒菜做饭喝酒,以叙思乡之情,当聊天中得知赵书记是来找他买水泵的事后,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当时,物资短缺,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河南到河北买东西,没有国家调拨计划是相当难办的,他明知道难度不小,但仍怀着一腔热忱,骑着自行车去找老战友、老领导从邢台水泵厂超额完成任务的指标中进行协调,经过三、四天的奔跑求援,终于买到一套大功率的深井水泵,解决了家乡农业灌溉的燃眉之急。

叔父有大义大爱。在我叔父兄弟姐妹五人中,他最小,但他对哥哥和姐姐家的事都十分关心和惦记,谁家有了困难,只要是他知道后,都会施于援手,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解决。1969年,随着我们兄弟姐妹逐渐长大,原有的住房已经不够用,需要新建一处新房,可当时家里是人多劳力少,单靠劳动工分挣的哪一些钱很难盖起一座新房,叔父知道后,没过几天我们就收到了汇款单。在那个物质十分匮乏的年代,就好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很快就买好了盖房所需要的檩条和椽子,帮我们全家度过了难关。从我记事起,就经常能收到叔父给我父亲的家书,叔父在信中经常鼓励我好好学习,为家里争光争荣。从此叔父就成了我学习的榜样,并在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激励着我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特别是当我和姑姑家的孩子们都逐渐长大后,为了使我们有一个比较好的前程,叔父不辞辛劳,千方百计帮助就业找工作。我们都十分清楚,在我国人多就业岗位紧缺的情况下,安排一个工作是相当费劲的,但叔父从来没有推辞过,自己作多大的难,也从没有对哥哥姐姐们说一个‘不’字,总是默默的奉献着。我们的工作安排后,他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和婶母一起继续不断地给我们找对象,操办婚事、并时时照顾着维护着每个小辈家庭的团结进步,甚至孙子辈的上学和工作他都给予关心帮助,叔父的恩情惠泽我们每一个家庭。

(我和叔叔婶婶在一起)

呵护尤佳  关爱备至   

叔父对我恩重如山。他为我编织出了一个个美丽的梦想,帮我踏踏实实地走出了一条自信的人生之路。我的第一块上海牌手表,第一辆飞鸽牌自行车,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五一牌电风扇,甚至结婚做家具的木材等等,都是叔父帮着给我买的。还多次用自行车驭着我去相亲见面,那时路面坑洼不平,是非常吃力辛苦的!我的爱人,就是叔父和婶母帮我挑选的。1976年发现我患有静脉曲张病后,叔父他十分着急,亲自给我联系了医院和主治医生,做手术后,叔父又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去医院看望,并带来了许多好吃的点心,鼓励我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早日康复出院。1978年初,我在钻机上班时,突发高压水管爆裂,把我的左眼框打破,在医院缝了7针,脸肿的像个面包,不知道叔父通过啥渠道听说后,立即打电话,让我从野外回到邢台他家,做了许多肉、蛋等好吃的饭菜给我补充营养,并多次嘱咐我以后一定要注意安全生产。1982年初,我爱人生孩子时,给我们在他家楼下租了一处单元楼房,以便关照,并和婶母一起炖好母鸡和好吃的饭菜给我们送到家,让我和爱人非常感动。

叔父不但在生活上爱护我,在工作上也是十分关心,我的每一个进步都留有他的教诲和关爱。1978年,当组织上把我从工人岗位调到机关办公室后,叔父及时教我怎样处理公文,怎样收集资料、写好材料,怎样给领导当好参谋。1982年我被批准为中共党员后,叔父是那样的欢喜,开怀大笑,说我们家又多了一名共产党员,还给我讲了如何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尤其是1996年我被任命为单位的党政一把手后,由于当时地质勘探行业经济形势十分困难,再加上当时人事关系复杂,如何理顺人事关系,带领干部职工走出困境,对我来说是压力山大,为此,经常彻夜难眠。叔父知道后,亲自找我聊天,一方面安慰和鼓励我,一方面帮我分析形势、寻找办法,甚至还亲自帮我联系业务,他的一言一行里都充满了父爱,使我增加了自信,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促使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建设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他教诲我要想做好干部职工思想工作,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换位思考”,你只有和职工群众坐在了一条板凳上,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富有成效。如果高高在上,则将一事无成。每当我在工作中取得一些成绩后,他都显得十分高兴,并及时给以肯定和表扬,但也提醒我要低调做人,这也是我多年来能够不断踏实前行的重要原因。

晚年的叔父越来越慈祥有爱,虽然我的父母早就过世了,但是,他却给了我无限的温暖,多了一份厚重的父爱,让我得以弥补失去父爱的空白和缺憾。叔父对我们无私的爱,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感染着我们。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上,定会倍加珍惜这种温煦之情,让他身上闪光的优秀品质传承下去,让全家更温馨,让亲情更浓烈。

呜呼!叔父的突然离去,让我们无所适从,仿佛大家背靠的一座山轰然倒塌,晴朗的天空骤然阴暗起来。为此,我曾哀叹命运的不公,为什么好人不能长寿百年?往者已逝,生者追思。现在每当看到叔父生前照片,就会睹物思人,就感觉他依然还在一样,清晰地记得她那和蔼可亲、慈祥的音容笑貌,且仍然犹如在身边。越是这样,越有一种令人肝肠寸断之痛!因为叔父也是父,侄儿也是儿!子欲孝而亲不待,不仅仅是一种遗憾,其实更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痛!

叔父,我们永远怀念您!您的精神就像那波涛滚滚的黄河之流水,奔腾不息;您的品格就像那巍峨雄壮的太行之巅,永矗我们心中!叔父您高尚的精神和品格,将激励着我们子孙后代在工作中努力拼搏、爱岗敬业、勤奋好学、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做一个无愧于家庭、无愧于社会、无愧于祖国的人。

亲爱的叔父,安息吧!愿您在茫茫天国健康、开心、幸福、无病无灾!

【作者简介】:陈财喜,55年出生,地质勘探队退休职工。曾在中国矿产经济、中国地质、求索、学术交流、冶金地质经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等报刊杂志发表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