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唯美微型诗社】NO.021诗点访谈(一)

 新视界文化传媒 2021-03-08

怡凡

唐淑婷女士

诗点访谈(一)

策划:   怡   凡
主持人:李红阳
               陈敬良
               怡   凡

本期受访者:
       微型诗家、福建省作协会员、福建云霄县作协主席唐淑婷女士。已有2000多首作品在国內外刊物上发表;并多次荣获诗赛大奖;著有个人诗集4本,二人合集1本。

釆访人:怡凡先生(怡)

受访人:唐淑婷女士(唐)

怡:你是微型诗坛上一员老将了,是什么原因让你一路坚持创作呢?

唐:2006年3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一个网站上看到了几首微型诗,并顺着它的指引,我走进《中国微型诗网站》,微型诗那精炼的诗句、精巧的构思、精美的意境和精妙的智慧,一下子令我迷上微型诗,从此便开始了微型诗的创作。回顾十三年来的微型诗之路,其实是十分艰辛的,但心中那份对微型诗的狂热,和诗友间的情谊,让我坚持走到了今天。

怡:“诗歌来自生活,还原于生活”,你是如何看待这句话呢,对你创作起到什么作用?

唐:我认为写诗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它常常是生活中的一种过程,一次阅历,一份成熟,一个真相。写诗,就需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用心去感悟生活后,经过反复提炼,才拿起笔写出在自己内心过滤过的东西,这样在立意上会比较准确。然后用形象的语言、诗意的文字、精湛的技巧去表现出来,这样才能增加诗中形象的立体感和诗意,让读者看得见生活,感受得到现实,更能被诗意所感染力,引起内心的共鸣。所以,准确地说,应该是“诗歌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怡:你是怎样理解微型诗作品的价值观呢?

唐:微型诗是三行以内30字以下的现代诗,其特点是短小、精练、深刻。微型诗的诞生,是时代变革与诗歌发展的需要,它的存在,是有着必然性的。它既以丰富的题材、鲜明的立意、精美的语言满足了现代人快节奏的文学阅读需求,开拓了一片诗歌的新天地,又以篇幅短小、文字精简、内涵深刻、意味隽永等特点,将现代诗歌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怡:感谢你在百忙之中,回答以上三个话题,我相信对一些迷茫于微型诗创作者和初学的朋友来说,是有所帮助的。

附录受访者佳作及点评:

 
1.拔钉子


深陷一场旧情
每次挣扎,必痛醒
心尖的     锈

【陈敬良点评】:
       用『钉子』比拟『一场旧情』的根深蒂固形象而深刻,一个“锈”字藏着多少心酸和往事不堪回首的凄切?

【无隐山人点评】:
       善择喻者,必有深刻之思。锈即已生根,动则疼痛流血,旧情如钉,锲于记忆,欲拔不能,其痛状,人人不言而知。
 
【何处不桑年点评】:
       某些曾经,岁月可以藏匿,但决不会遗忘。所谓挣扎,便是牵心扯肺的铭记了。锈迹斑斑的钉子,拔不动的反作用力,映衬痛彻心扉的悲情,恰如其分。

【飞墨点评】:
       从一场旧情里挣扎出逃,是一种痛苦的自拔和觉醒,锈是时间遗弃的废物,以心尖的锈作喻,是对过往麻木的反省。这颗钉子的拔去,虽有彻骨的痛,但也是完全解脱。

2.地基


埋没。
在不为人知的基层
默默承受上头重重压力

【何处不桑年点评】:
       为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发声。作者熟悉并体恤基层人员的困苦,具有社会同情心和针砭时弊的勇气。

【陈敬良点评】:
       针砭现实的诗写。既有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反映,也有“官大一级压死人”的鞭挞。

【无隐山人点评】:
       作品手法虚实相济,话中有话。既有对基层工作者甘为孺子牛的褒奖,也有对高层不恤民情的针砭。

 【飞墨点评】:
       实写地基,虚写现实。现实逆淘汰比比皆是,踏实做事的得不到提拔重用,甚至还要承受批评责骂,溜须拍马的却左右逢源。

3.母亲来电


比巴掌小的彩铃
在这洪大的城市音响里
震奋      我的移动梦网

【无隐山人点评】:
       作品巧妙融合新时代事物,烘托出母子之间的牵挂之情。这些新生词语的化用为诗歌增加了趣味性。

【陈敬良点评】:
       对比中出诗意,尽显对母亲的情感之深挚与顿时之发于内心的欣喜和温暖。

 【飞墨点评】:
       一小一大,对比强烈,为震奋埋下伏笔;彩铃移动,双关,将现代新词赋予寓新意。诗作抒写了母亲对儿女的牵挂和激励。

【何处不桑年点评】:
       千里亲情一线牵。母亲来电的铃声,在诺大的城市空间,对客居的人来说无异于最大的心灵慰藉。对比手法道出离家之苦中对亲情之暖的渴盼与得到慰藉由衷的欢欣感。

4.不夜城


晚报:夜很黑
灯驻队彻查
辩白:子虚乌有

【陈敬良点评】:
      『灯驻队彻查』——让人惊异的诗意独特发现,所到之处“黑”纷纷逃窜或隐藏,何来“黑”?哲理而有深意。

 【飞墨点评】:
       夜本来就黑,这不是什么问题,灯一查问题来了,夜不像夜,黑白不分了。灯掩饰了黑,也成全了自己灯下的黑。晚报,辨白,双关。

【何处不桑年点评】:
       独特构思,呈现诗人独特的理性思维。揭示现实矛盾的存在性。

【无隐山人点评】:
       作品用语出奇、哲意深厚,反应了灯下黑的实情,也深刻揶揄了官场的形式主义和明厉暗通的包庇行为。

5.街头露宿者


地铺多宽     梦就多阔
头枕鼓鼓寒风,身盖白白月光
乡愁     睡到自然醒

【陈敬良点评】:
       入心,痛感。“睡到自然醒”和“乡愁”的搭配,其诗性构建与诗意呈现让人有“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的感觉。

【怡凡点评】:
       地有多宽,梦就有多大,直奔主题。诗人批漏露宿者情感的弱点,突出无家可归的一幕痛感。

【何处不桑年点评】:
       作品如实呈现流浪者的生存状态,一种生命悲凉真实再现。作者体察民生缺憾,视角悲悯,足见一颗善良之心。

6.生活


在柴米油酱醋茶里     奔波
我被淘成一粒
巴巴的     盐

【陈敬良点评】:
      即使被淘成一粒“盐”,在『柴米油酱醋茶』里也不可或缺,这就是生活!

【飞墨点评】:
      主人公所有的奔波,仅仅是生活的一个角色,一个侧面而已,虽然难以或缺,但总是微乎其微。作品主题是对生活和主人公的双重挤压。

7.后山那晚


月的告白
星闪烁其辞,即将远行的
风呜咽不成雨


【陈敬良点评】:
       读出了一种失望后的欲哭无泪!

【怡凡点评】:
       简单文字背后,隐藏着出乎想像的故事,那些无奈而失望后的心理变化,一跃而出,道尽人世间复杂的思絮。

8.扬场


空头文件被习风撇开
饱满的梦     纷纷
落实

【陈敬良点评】:
      『落实』一词多意的妙用,颇具讽刺意味:需要落实的是“空头”,渴望飞翔的却被“落实”。

【何处不桑年点评】:
       扬场是农活里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利用风分离庄稼籽粒和杂屑儿的最好方法。作者借助这个步骤揭示务实才是工作之本的内质。

【飞墨点评】:
       虚实结合,实写形象,虚写隐逸超凡,针砭的时弊不留痕迹,一笔带过,而激浊扬清的正气终将归来,脚步坚实。

9.买醉


一觞又一觞兑水的感情
就这样     掏光
多年积蓄的梦

【陈敬良点评】:
      『买醉』不止是梦被掏光,由『兑水』联想到的虚假、欺骗、谎言这些词汇,才是作品的主旨。
 
【怡凡点评】:
       诗人用词灵动,善用捕捉生活点滴,「兑水」与「掏光」把买醉的梦给出卖了
……

10.古村雅韵


石径连缀瓦房,清溪引申
虹桥。梅香刚刚点赞
瑞雪纷纷     加精

【飞墨点评】:
       不愧是唐三行,作者善于捕捉日常瞬间和一些细微的画面。以新词拓古韵,别有风味。

【陈敬良点评】:
     『点赞、加精』对日常的用语和词汇的运用已臻化境,趣味和诗意相得益彰。

【何处不桑年点评】:
       从石径、瓦房、清溪、虹桥的古朴村貌入手,到梅香、瑞雪入画,凸现古村落梅雪飘香自然映衬下的清雅隽秀之美。

【综述】:

       唐淑婷诗家至始至终一直贯彻着  “写诗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它常常是生活中的一种过程,一次阅历,一份成熟,一个真相”创作理念。在她的创作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出生活最层面的作品,同时反馈出社会最低层人士生活的场景,有过为平民大众呐喊的声音。我们从诗者的作品中,不难发现诗人坚强而果断的性格,不屈不挠的斗志,利用手中的笔,去发挥自身的诗歌存在的价值观,这是难能可贵之处。
        唐淑婷的作品,善用生活中「术语」,善用捕捉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故事,通过自己精湛语言艺术的加工,每首带给广大读者都是置地有声的作品,充分地展现出诗人的才华和诗者的责任感。


社长:怡凡

副社长:飞墨、静月听风、李红阳、陈敬良

秘书长:华心

副秘书长:黄自强、刘晓霞、剑舞、何处不桑年、杨优、颜如玉、龙敏


【纸媒编委会成员】

主编:华心

副主编:飞墨、李红阳、月听风、陈敬良

编委:杨优、水云江南、冰雨、韦丽、黄自强、刘晓霞、清雅神风、何处不桑年、魏凯、颜如玉、郑国贤、婉清、王琪、永进

【平台编委会成员】

总编:李红阳

主编:杨优
副主编:陈敬良、媚娘、逢春
平台主编:李邨
编委:颜如玉、天涯、韦丽、婉清、冰雨、东方翠琼、黄自强、永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