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 · 陈容《九龙图》

 泊木沐 2022-05-01 发布于辽宁

陈容(1189至1258年后),字公储,号所翁,福唐(今福清)人,活动于南宋后期。文献记载:其才气过人,诗文豪放,长章巨篇,杰壮奇诡。他于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值中年时才中进士,后任莆田县主簿,其身世经历坎坷。

陈容善画龙,亦擅画竹。陈容画龙“得变化之意。泼墨成云,噀水成雾,醉余大叫,脱中濡墨,信手涂抹,然后以笔成之,或全体,或一臂一首,隐约而不可名状者,曾不经意而得,皆神妙”。(《图绘宝鉴·宋》)。陈容画龙不但刻画龙形、抒发情思,最主要是表达其政治观点与远大抱负。

陈容喜欢酒后乘兴作画,用泼墨法画云水怪石,衬托出矫健遒劲、追逐纠结、出没隐现的群龙,用墨沉厚,笔势雄健老辣,具有很强的动态、实体感和神秘气氛。后人以“云蒸雨飞、天垂海立、腾骧夭骄、幽怪潜见”来形容他的作品。

陈容的作品传世很少,至今仅发现3幅。作于理宗淳祐四年(1244年)的《九龙图》(长卷,纸本,水墨)为其代表作,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有评论说,《九龙图》开元代以后诗、书、画三位一体的先河。此图共画九龙,九条形态各异的龙,怒目圆睁,或游行于云空之中,雷电云雾掩映,或龙戏水珠、波涛汹涌,或雌雄相待,欲追欲逐,或老龙仰首眷顾小龙,小龙嬉戏于旁,或分置于山石、云雾和急流之中,将龙的种种神态情势,刻划的非常生动。九龙动态各不相同,生动有致,阴森恐怖,极富想象力。构图上虚实相映,有张有弛,气势惊人。

《九龙图》,此件作于淳祐四年(1244年),是陈容存世的稀有精品。卷首卷尾均有作者题跋,后有董思学、张嗣成(第三十九代天师,至正四年羽化,以墨龙著名)、吴全节、欧阳元(玄)、张翥、王伯易、清高宗诗跋,经耿昭忠、清乾隆、嘉庆内府、恭亲王府收藏,《石渠宝笈》亦曾著录,晚清、民国初年流往海外。

陈容所作《九龙图》,已是非常典型的文人画了,水墨写意,在探讨笔墨语言的表现力上,成为写意画的卓越先躯。陈容则将龙之情态、状貌开始作极大的发挥,在向文人画发展方向前有力地推进了一步。绘画到两宋时期,仍然是宫廷画师占据主流的时代,北宋晚期兴起的文人画运动在南宋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元朝文人画开始占据主流,在这一转化过程中,陈容无疑起了相当的作用,他已非常自然地在作品中进行题跋,《九龙图》前后均有他的题记,诗、书、画结合,这是文人画与宫廷绘画的一个重大区别,作为过渡型的重要代表,此幅《九龙图》卷无疑也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请横屏观看手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