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假 | 那些“别人家的小孩”更应注意,不是孩子越懂事越好,家长别被骗

 小岛语文 2021-03-08



在这个寒假,所有的孩子都会被长辈给予重托:要听话、要好好学习、要按时写作业、要争第一,长辈的希望伴随着一沓压岁钱,放在孩子手里,过完年,来到新的学期,又有多少孩子能完成这些希望的目标呢?那些“别人家的小孩”在这个寒假,就是学习的标杆,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能做到的事,我们家孩子统统做不到?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教育专家说家长要反思,降低要求,老师说,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在学习中都是不一样的,要因材施教。学生说,谁想做“别人家的孩子”谁做吧,反正我不是。大家看,问题到底在哪里?

我们只看到了“别人家的孩子”都懂事,完美地达成了所有家长的期望,却看不到孩子在成长为学霸的路上,他的孤独与无助。其实,并不都是孩子越懂事越好,你希望的孩子能够主动学习,自己写作业,不用家长催促,孩子自己起床,收拾好自己再学习,都是因为家长没有办法,在寒假加入孩子的假期,陪伴他一起学习。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小大人症候群”,说的就是从小得不到家长的关注,不得已变成一个懂事的“别人家的孩子”,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没有穷这个前提,孩子是成长不了懂事的孩子。那些体谅父母、不乱花钱、认真学习、努力考第一的学生,其实是为了得到家长关注,为了得到爱。

如果你正好有一位“别人家的小孩”或者想把自己的孩子也培养成“别人家的小孩”时,不妨和小岛老师一起探讨一下,成为一个教育成功的标杆,我们所要付出的“成长的代价”和教育的代价吧。那些别人家的小孩其实更应该被注意,并不是孩子越懂事越好,家长别被骗了。避免养出“被迫懂事”的孩子,我们需要在日常的教育中规避哪些问题呢?家长怎么做才能不让孩子成为“早熟”的孩子,过早的懂事呢?除了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日常生活,家长也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要等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小孩”时,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教育很成功。等到问题出现了,也为之晚矣。

1、给孩子无条件的学习交易

懂事的孩子,常常是因为得不到爱。他们需要看着成年人的眼色生活,敏感又谨慎。这样的孩子用成绩来填补缺失,他们会和家长来谈条件,考试考了第一名,你要对我有什么样的回报。并不是说对成绩优异的表现不能进行物质奖励,家长的认可不应该只是表现在第一名这个成绩条件上,如果孩子考了第二名,可能就是批评训斥,甚至奖励没有了。于是这对孩子来说,他就形成了一个观念:我的家长是有条件的,我为了满足他们的条件,通过学习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的。所以孩子会不断地迎合家长的标准,成为一个“别人家的小孩”,没有缺点,只有优点的好成绩孩子。

家长需要给孩子无条件的学习教育,也就是孩子需要在家长那里感受到,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不会因为我考得好或者考得不好就多爱或者少爱我 一点。家长能够认可孩子的努力,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点,家长要懂得欣赏自己的孩子,同情和理解孩子的问题,即使孩子不听话,在表达完爱意之后,再去规范他的行为准则,让他明白是否道理,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孩子的内心是有安全感的。不管学习如何,他知道自己都很值得爱。遇到问题都会找父母和自己一起面对,才能解决自己心中的困惑。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弱点,不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完美无瑕的小孩。太懂事不好,毕竟在孩童阶段,我们应该接纳孩子的错误。

2、不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听话,向“别人家懂事的孩子”靠近,不少家长都会要求孩子,少说话,你就按照我的想法来学习。不服从就教训一顿,这是最容易的管教方式,同时也是最无效的管教方式。孩子没有在家长这里得到过尊重和理解,他能做的就是听话与服从。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不敢和家长提出诉求,渐渐地孩子就变成一个言听计从的小孩,成为了“别人家长眼中的乖小孩”,令人羡慕的孩子。事实上,不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我们的日常的家庭教育中经常发生,只是家长没有意识到罢了。

我们不允许孩子对学习说不,不允许孩子对写作业说不,不允许孩子对不想做的事说不,父母用家长的权威要求孩子,你必须做,这是我的经验和捷径,你照做就好,不能提出质疑。所以孩子久而久之就不知道通过什么正确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者是其他的想法。家长也不知道该如何跟孩子沟通,这就导致了外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看起来那么地完美,但实际上,亲子关系矛盾重重,孩子的问题很多,家长没办法解决,只能让问题越积越多,总有一刻爆发,那一刻就是孩子人设和家长人设的坍塌,再也不是“别人家的乖孩子”,而是“他怎么是这样的小孩”。

3、家长把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很多家长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的。从辅导写作业这件事就不难看出,家长很难控制情绪,并且习惯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他们对孩子的学习问题发火、愤怒、吼叫,更严格地品评孩子,甚至在工作中的不顺、夫妻感情之间的问题,都会发泄在孩子身上,孩子不得已成为了父母情绪的拯救者,他去选择当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努力扮演听话、善解人意、不让父母烦心的小孩,这并不是孩子为了自己变得优秀,而是不得已而为之。

所以,家长如何保持一个情绪的稳定,是需要家长好好进行反思的。在孩子无助和生气的时候,我们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拥抱,让他知道,这些坏情绪家长是可以一起帮他承担的,负面的情绪是正常的,只要我们找到合理的情绪抒发的渠道,就能把这件事解决。希望家长们都能反思一下,别再刻意让自己的孩子做“别人家的孩子”了,欢迎留言或评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