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玉霞:爸妈在,家就在

 安蓝2021 2021-03-08

没有人比ta更爱我

同学的母亲去世了,我去吊唁。一进他家,一种悲伤凄凉的气息将我淹没,五颜六色的花圈摆的到处都是,每一件孝衫,每一幅挽联都刺得人想流泪。我跪在灵堂前上香烧纸,注视着老人慈祥的面容,心生难过。

记得上高中时,我们一帮同学去他家,阿姨一边招呼着,一边给我们端来清香可口的甜胚子,亲切地让我们吃,说是刚发酵好,很甜。我们几个嘻嘻哈哈地端着白瓷碗,坐在他家的炕沿边,吃得津津有味。一盆甜胚子被我们吃去了大半,给那个炎热的夏天留下了凉爽甘甜的回忆。

往事悠悠,如今,眼前只有一张遗照,再没有了昔日那热情的招呼声,我们心情沉重,只有惋惜。

同学看见了我们,未语泪先流,几度哽咽,悲悲切切。“怨我,唉,怨我。”伤心的他再也说不下去。几个男同学拍拍他的肩膀,我们几个女同学再也控制不住,泪水长流。一个本不该做的小手术,他为了减轻母亲的不适,请专家做了。可是,谁知道又引发了别的病症,送到省城大医院,请最好医生也回天无力。短短数日,母亲撒手归去,他懊悔不已,痛苦万分。

他伤心地说“走着出去,躺着回来.....最终撒手归去,让我怎能接受?”“上个月,老娘还坐在炕上给小儿子纳鞋底,给缩短了背带裤加带子,”“就在病情严重,昏迷时,老娘还不断地说着,病治好了,要照看孙子,”字字戳心,句句含悲,我们不忍再听。

生离死别是人生最深的疼痛,但是谁能逃离活着,即福健康快乐地活着,是大福有爸妈一直陪到老,那是前世修来的上上福,大半辈子都有人疼。

冯骥才在《我最初的人生思索中写到“小时候我懵懂的知道人要死去,但我很怕,怕妈妈死,睡梦中,我都在想,要好好爱妈妈,不惹她生气,要妈妈好好活着。”

爸妈在,家就在,爸妈不在,家就没有了温馨的气息。爸妈在,兄弟姐妹是一家,爸妈不在,兄弟姐妹是亲戚。爸妈在,你病了,有人疼,饿了,有人问,伤心了,有人给你安慰,缺钱了,有人为你慷慨解囊。你幸福了,有人比你更觉得幸福。不论你在天涯还是海角,也会有人把你深深地牵挂。

只要爸妈在,你永远是孩子,活得踏实,过得安,什么艰难困苦都不怕爸妈是天,爸妈是地,只要叫一声爸妈,有人应,你又精神抖擞开始新的征程。你落难了,谁都可以讽刺轻视你,但爸妈不会。庸常的日子里,谁都可以跟你斤斤计较,但爸妈不会。谁都可以因利益得失抛你而去,但爸妈不会。

趁着爸妈健在,我们好好爱他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正如同学向我们哭诉“我多想跟别人一样,搀着病中的母亲下床,扶着慢慢走,给她擦擦汗,喂口水,叫一声妈,”“现在我叫一声妈,谁答应?”“过年回家,我在哪里寻我的妈?”

回家过年,团团圆圆,可是没有爸妈的年那种缺憾与伤痛,难以面对。再丰盛的年夜饭没有了爸妈,也寡淡无味,再绚丽的烟花,绽放的也是悲痛。再多的祝福,少了爸妈的爱,心还是失落。爸妈在,离家时,给你操心装这装那,大包小包累得拎不动,他们还嫌你装得太少。儿行千里母担忧,千叮咛,万嘱咐,一根牵挂的线牢牢地握在爸妈的手里,你不会孤单。没有了爸妈,回来时你有多悲凉,离家时,你就有多伤心。没有了爸妈的家,家哪还像个家?

大作家冯骥才小时候在梦中都想着要好好爱妈妈,不让妈妈死去,令人感动。趁爸妈健在,我们一定要好好爱他们。人一老,就孤独了。他们不要金子不要银子,只想听到孩子们的笑声。阿宝的歌中唱到“家里头放不下 ,是我的老爸老妈 ,我的老妈妈 ,成天为我操心牵挂 ,寄给她的钱从不花 ,一分不少都为我存下 ,自从我离开了家 ,她就经常守着电话 ,每次听到我的声音,她都久久不愿放下。 ”听的人早已湿了眼眶。

看着同学家满院的哀伤与悲痛,撕心裂肺的哭声,唢呐的呜咽,无不催人泪下。又想起那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好好爱我们的父母吧。不要等到老人不在了,跪在土馒头前,才想起了上学的花书包,严冬里妈妈一针一线缝制的棉鞋,出门时,妈妈悄悄塞的一卷卷零钱爸爸如山的背扛起了我们美好的日子,还有,数十年如一日的牵挂。点点滴滴想给他们说,再想叫一声爸,再叫一声妈,可是天沉默,地沉默,潮湿阴冷的地下更加沉默。

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

 承接各种软文、硬文,影视剧本创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