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宁陪读三百天(13)

 安蓝2021 2021-03-08

会宁陪读三百天(13)

20180820   会宁第十四天  星期一 

每个早晨,都像在打仗。

五点二十,儿子的闹钟一响,便麻溜地起床。

削洋芋,切细细的丝儿,切胡萝卜丝,切青椒丝儿,拌凉菜,夹到昨晚买的饼子里。烧开水,和凉开水一块儿,灌进儿子的保温杯。将饼子和水杯放在餐桌上,等儿子洗漱完,装进书包,说声走了,便一开门就不见了。

窗外的天,还黑乎乎一团,但街上已经人语喧嚷,车声隆隆,高中的孩子们背着书包,在明亮的路灯中,脚步匆匆地赶往学校了。

想起小时候,即便是小学一二年级,上学若是没有伴儿,也只能一个人在黑乎乎的巷子里,踩着自己咚咚咚的心跳上学去。

但大多时候,我们会约好三两个同学。大清早,天还黑咕隆咚的,我们就像早起的小鸟叽叽喳喳,奔跑在大街小巷里,呼喊着同学的名字。那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呢,人已是青丝变华发,满面沟壑填不满了。

有时候,背着双肩包,行走在人群里,会突然忘了自己的年龄,觉得自己还是那个十几岁的孩子,不谙世事,不懂世俗,也无须理会乱七八糟的眼光,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偶然从路边的玻璃橱窗里看见自己,竟大吃一惊,原来自己已经活了一把年纪了啊,不能再在路上蹦蹦跳跳了,不能再背着双肩包装清纯了,不能再想着爱情了远方了。诸多的不能,诸多的限制。人真是越活越窄了。 

上午,看了一会儿书,然后帮儿子抄听课笔记。他实在没有时间,只好由我来帮忙。现在,儿子的事儿大于一切,所以,我放下看的书,放下写的东西,全力帮他抄书。 

下午,照例去给儿子送饭。站在学校门口,观察送饭的家长们。大多数都是妈妈来送,只有两三位爸爸和一位爷爷。

妈妈们送饭,会站起一起头碰着头,脸对着脸闲谝。谝得眉飞色舞,笑逐颜开。爸爸们,则是一个人抱一部手机在刷。一位老爷子,坐在小板凳上直喘粗气。

我有很多次,想加入她们闲谝的行列,听听她们都在谝什么,可终究是有点不好意思。

可是,今天,我正独自站在一边发呆,忽听得耳边有人问:“他姨给娃送地色饭?”

我闻声,忙回头,却见是平时骑个自行车匆匆忙忙来送饭的那位妈妈。

我忙挤出一个笑说:“米饭炒菜。”

她听到我的口音,吃了一惊:“你是外地人啊?”

我笑着说:“平川的。”

“哦,平川不是教育挺好吗?”她好像更吃惊。

“是挺好的,但会宁不是更好嘛。”交浅不言深。对于陌生人没必要解释那么清楚,所以我含含糊糊地说。

虽然我不善言谈,也不会主动跟人搭讪聊天,但我却善于倾听和提问。

于是,你来我往,三言两语,便知道了她女儿在一中宏志班补习。她还有个儿子,在四中,正在读高二。她丈夫在新疆打工。她一个人带着俩孩子,一边陪读,一边在环卫队打工,一个月大概收入一千五百多。她家租住在北关广场的车库里。

听说我儿子也在宏志班,她眼睛亮了一下,更加热情起来,邀请我送完饭到她家去浪一圈。我正想怎么回复呢,下课铃响了,放学的孩子们,像冲破笼子的小鸟一样飞了出来,我赶紧跟她摆摆手,说下次去,便冲进了学校。

虽然,我也是一个充满热情的人,但对于太过热情的人,我还是有点不太习惯,不知怎么跟他们相处。再说,到一个陌生人家去,总觉得好像有点不妥。等以后熟悉了再去吧,一定深入了解一下陪读妈妈们的生活。

送完饭往家走。经过一个烧烤店时,那诱人的烤肉味,不禁勾住了我的脚步。跨进店门,刚想对老板说,买几串烤肉,忽又想起,家里已经做好了饭,如果不吃,又成了被倒掉的剩饭。于是,使劲按住蠢蠢欲动的馋虫,毅然转身回家。 

突然想到,这就是家庭责任感啊。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即便是外面受到到多么难以抗拒的美味诱惑,也会惦记自己家里还没吃完的剩饭。而没有责任感的人,哪管家里的好吃还是难吃,只要外面有美味的,他就大快朵颐…… 

当然,我说的不仅仅是美食的诱惑。

今晚,儿子回来,心情还不错,再没有提写不完作业的事儿。我的心里,也是满满的轻松和愉快。


每天学点心理学

13
倾听的力量

一,倾听使身心痊愈

全身心地倾听是会产生神奇的力量的。

有时候,有些人的倾诉并不是想要得到安慰或者同情,他们只是想要有个人能够静静地听他们说话,并能够体会他们的感受,理解他们的需要。

尤其是对于小孩子,有多少父母能够停下手中的活计,沉下忙乱的心思,用心听他们说话呢?这有时候比给他们玩好玩的玩具,好吃的蛋糕还要更令他们开心。

二、倾听和示弱的能力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表达自己最深的感受和需要,因此,我们有时候也许会发现,运用非暴力沟通是富有挑战性的。然而,通过倾听,我们将意识到他人的人性,以及彼此的共通之处,这会使自我表达变得容易些。我们越是倾听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要,就越不怕与他们坦诚地沟通。我们最不愿意示弱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担心失去控制,想显得强硬的时候。

三、倾听预防潜在的暴力

注意: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永远不要用“不过”“可是”“但是”之类的词语。

当别人说“不”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认为他们是在拒绝我们。有时,我们甚至还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然而,如果我们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也许会发现,是什么使他们无法答应我们的请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