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分父母语录10: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少管闲事”

 安蓝2021 2021-03-08
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少管闲事”
这两天,大小学校都放假了。“神兽”“魔兽”们纷纷冲出“牢笼”重返“洞穴”,网上出现了各种诸如“一爱,二忍,三装怂”之类的“接待攻略”,爸爸妈妈们也心肝乱颤,心情复杂摩拳擦掌地开始制定各种应对措施。
 
即便是平时对孩子们的教育,父母们对于“管”还是“不管”,犹豫不定,纠结难安,不知如何是好。
 
对于这一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个人中心取向”,他认为父母和老师最好的教育方式,是陪伴和帮助孩子们建立学习兴趣和好的学习习惯,尽量少管闲事”,让孩子们学会自我成长和自由发展。
 
他认为,个体内部本身就拥有自我认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资源。只要营造出富有支持性的心理氛围,这些资源就会被调动起来发挥作用。这跟温尼克特的“精神胚胎”理论不谋而合,可见,这一理论的确具有科学依据。
 
支撑个人中心取向的两块基石,一个是实现倾向,就是任何生物都有积极实现自己的内在倾向。比如春回大地,各种植物发芽开花结果。再比如,“窖藏”的土豆,即便是没有春风的吹拂,阳光的照耀,也会发芽。这都是生命的本质属性。
 
另一个是形成倾向,就是整个宇宙中存在的朝更有序,更复杂方向进化的倾向。比如宇宙中原本四散的微粒聚集在一起形成各种星体,又比如生物的进化从简单趋于复杂,这都是形成倾向的体现。
 
那么,如何实现孩子的“自我成长”呢?父母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真诚一致。对孩子的态度一致。言行一致。情感一致。无条件积极接纳。不要他做的好,就爱他,他做得不好,就不爱。
 
二,积极关注。多看孩子的优点,多给予孩子积极正面的暗示。
 
三,移情式理解。换位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感受。

要相信,只要有肥沃的土壤,春天来了,每一颗种子都会发芽开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