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琮的发展与演变之(三)玉琮形式——宽矮形玉琮

 睫毛上的风尘 2021-03-08

琮是中国古代典籍中记述的一种玉质礼器。《周礼·大宗伯》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根据古籍中对玉琮的注释和吴大徵《古玉图考》中玉琮的造型,尤其是近几年来出土的大量玉琮的资料,概括起来,常见的玉琮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细小形
2、圆镯形
3、宽矮形
4、长高形
5、方柱形

今天我们着重说说宽矮形玉琮。

图片

宽矮形玉琮

        玉琮的横截面为弧形或正方形,兽面纹以四角为中心轴分置于两个面上,当然这种做法是为了突出兽面纹设计的。先民们为了在镯形玉琮的基础上强化兽面纹的作用,巧妙的将兽面纹的中间的鼻梁处做出一条脊线,开始不甚规整,不成方圆,但随着这条脊线的不断加高完善,终于是玉琮有最初的圆柱体演变成了一个方柱体,同时原来在一个弧面上的兽面纹就变成了以这条脊线为轴,被从中间分置于两个平面上,但每一侧的平面,中间部位均有一垂直线的凹槽,也就是将左右两个兽面纹以空白部分区别开来。这种玉琮在良渚文化中出土数量最多,而且琢制的作为精细,其中反山出土的“琮王”就属于这类宽矮型。而且这种性质的玉琮一般位于死者头部或腹部,说明了其重要性。

图片

江淮地区文化的玉琮

图片

玉琮·江淮地区文化

高4厘米

江苏省阜宁县出土

南京市博物馆藏

图片

玉琮·江淮地区文化

高5厘米

江苏省涟水县三里墩出土

南京市博物馆藏

图片

玉琮· 庙底沟二期文化

宽7.3-7.5厘米、 高4.2厘米、射高1厘米

 山西省芮城县清凉寺墓地5号墓出土

图片

玉琮·陶寺文化

 高1.2厘米、边长6.8厘米、孔径6.3厘米、射高0.3厘米

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

图片

山东滕州市前掌大墓出土的玉琮

图片

玉琮 ,商周, 高5.2 厘米、宽6.2厘米、孔径5.8 厘米、射高0.4-0.7 厘米,山东滕州。

图片

玉琮·商代晚期

高5.2厘米、宽6.2厘米、孔径5.8厘米、射高0.4-0.74 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 3号墓出土

图片

玉琮 ·商代晚期

高4.47厘米、外方边长6.36-6.68厘米、内圈径5.35厘米

河南省安阳市花园庄54号墓出土

图片

玉琮·西周

直径5厘米、孔径3.8厘米、高2.6厘米

河南省平顶山市应国墓出土

图片

玉琮·西周

直径5厘米、孔径3.8厘米、高2.6 厘米

河南省平顶山市应国墓出土

图片

玉琮·西周

高2.6厘米、宽4.4 厘米

河南省洛阳市动车站花园村西周墓出土

图片

图片

玉琮·战国

当阳赵巷4号墓出土

图片

良渚文化反山出土的玉琮

图片

图片

图片

良渚文化瑶山出土的玉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其他地区良渚文化玉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参考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