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狼疮抗凝物阳性,一定得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吗?

 limingxin1969 2021-03-08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图片



狼疮抗凝物阳性并不等同于确诊SLE~



不少临床医生在风湿免疫科或者生殖科相关检查里总是会看到一个叫狼疮抗凝物(LA)的指标,顾名思义,LA是不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标志呢?阳性代表什么?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01

LA到底是什么


LA是一组能与带负电荷的磷脂或磷脂蛋白复合物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体外能延长磷脂依赖性凝血试验时间,在体内能强烈促凝[1]。它之所以得名“狼疮抗凝物”是因为50多年前最早在SLE患者体内检出,其后在体外实验中被发现具有抗磷脂作用可导致凝血时间延迟。

LA在健康人中的阳性率约为1%-5%,女性比男性多见,老年人多见,分为IgG(多见)、IgM或两者混合型,其作用机制是阻断活化的凝血因子V与凝血酶原作用,抑制纤维蛋白形成。LA和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抗体均属于抗磷脂抗体。

02

LA怎么检测和判读?


LA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稀释蝰蛇毒时间(dRVVT)及二氧化硅凝固时间(SCT)。其中APTT是临床最常用于筛查的方法,最敏感的方法是dRVVT,SCT则特异性最高。


通常情况下LA检测要求经过筛选、混合和确认三个环节,即以下四个步骤:


1、磷脂依赖的凝血初筛试验时间延迟,如APTT、dRVVT。


2、与正常人的乏血小板血浆混合,初筛凝血时间延迟不能得到纠正,证明存在抑制物。


3、加入过量磷脂可以缩短或纠正初筛实验延迟,证明存在磷脂依赖性。


4、排除临床上其他抑制凝血的因素如FV、FVIII抑制剂和肝素的存在。


在结果上,往往报告会给出3个值,包括LA筛查试验值、LA确证试验值及二者比值。LA比值=LA筛查试验值/LA确证试验值,一般比值>2为强阳性。在患者初次检测LA阳性时,建议在12周后复测以明确是否为真阳性结果。


03

LA阳性有啥意义?


由前文可知性别、年龄会影响LA,此外某些药物如异烟肼、异丙嗪、普鲁卡因胺、奎尼丁等也会对LA产生影响,这也是部分老年人检测出现阳性的可能原因。此外肿瘤、感染(细菌、病毒)患者或是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达比加群等也会导致LA出现假阳性结果,这提示临床医生关注用药史和既往史。就因为这样,在2018年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2]就明确指出:推荐在选择LA检测前或解读数据时,充分考虑抗凝药物、凝血因子缺乏或凝血因子抑制物对检测结果的潜在影响。

既然带有狼疮二字,LA阳性SLE必然是存在关联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LA阳性就是SLE,SLE患者中约30%-40%存在LA阳性。对于LA与另外两种抗磷脂抗体而言,大约80%的LA阳性患者抗心磷脂抗体阳性,20%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患者LA阳性。与抗心磷脂抗体相比,LA对预示血栓形成的特异性更高,但敏感性不高。LA与静脉和动脉血栓栓塞及产科并发症相关,LA伴随同种型的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糖蛋白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法阳性检测结果是栓塞事件复发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上遇到出现动静脉血栓或是产科不明原因流产、胎停的患者均应高度警惕SLE疮、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风湿免疫病的可能,必要的时候检测LA。

在其他方面,LA存在的时候可能会导致梅毒血清假阳性,最近关于新冠肺炎与LA研究中显示新冠感染者中LA阳性的比例升高,且可能与血栓事件相关[3],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04

总结


总结来说,LA虽然带有狼疮二字,但是阳性并不等同于确诊SLE,充其量就是与“狼”共舞。LA在体外具有抗凝作用但在体内是强烈的促凝因子,是临床上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实验室指标,同时也是不孕症、血栓相关疾病常常检测的项目,LA阳性提示血栓风险增加[4],临床上解读LA的报告要注意考虑多方面因素。


参考文献:

[1]张家红,夏楠,王金行,宋鉴清.3种狼疮抗凝物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1,50(02):97-101.
[2]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2018,98(36):2861-2888.
[3] Harzallah I, Debliquis A, Drénou B. Frequency of lupus anticoagulant in COVID-19 patients. J Thromb Haemost. 2020 Oct;18(10):2778. doi: 10.1111/jth.14937. PMID: 32470207; PMCID: PMC7283640.
[4] Harzallah I, Debliquis A, Drénou B. Frequency of lupus Pengo V, Bison E, Denas G, Jose SP, Bracco A, Banzato A. The paradox of the lupus anticoagulant: history and perspectives. Semin Thromb Hemost. 2014 Nov;40(8):860-5. doi: 10.1055/s-0034-1395158. Epub 2014 Nov 11. PMID: 25389103.

本文首发丨医学界风湿与肾病频道

本文作者 |  Cindy

本文审核 | 陈新鹏 副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丨风禾  卡带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