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语说“疾风暴雨,不入寡妇之门”,是什么原因?古人的智慧之谈

 芷天历史 2021-03-09

在娱乐方式匮乏的年代,每家每户的家长里短,便成为人们饭后的谈资。因此人们在羡慕古代的邻里和睦的同时,也会惧怕那些充满恶意的流言蜚语。

正所谓“三人成虎”,即便是谣言,口耳相传的人多了,最后也会成为“事实”,让人无可辩驳。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恶意,就能将人推入深渊。

而古代最受争议,最有可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资的就是女人,尤其是丈夫去世的女人,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寡妇”。不得不说,“寡妇”这个词具有比较强烈的贬义色彩。

古语说“疾风暴雨,不入寡妇之门”,是什么原因?古人的智慧之谈

“寡妇门前是非多”,所以为了避免别人说闲话,很多人都秉持“疾风暴雨,不入寡妇之门”的态度,不与寡妇有过多的往来。

其中的原因很大一部分,还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但是这句俗语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便是现代也依旧适用,古人的智慧之谈。

一、保全自己和女性的名声

“疾风暴雨,不入寡妇之门”的意思就是,纵使是外出时候遇到狂风暴雨,也不能去寡妇家中避雨。

因为过去人们对于女性要求颇高,并且那时候女性地位低下。古人一再强调女人要三从四德,进而逐渐将女性看作是丈夫的附属品。

古语说“疾风暴雨,不入寡妇之门”,是什么原因?古人的智慧之谈

古代的女性会受到很多束缚,也不能在丈夫不在的情况下,单独和别的男性共处一室。

即便是丈夫病逝,女性也不能改嫁,这是古人眼中的“从一而终”,甚至还会为品行忠贞的女性立“贞节牌坊”,以此来歌颂该女性,并倡导其他女性向她学习。

因为女性地位较低,并且大多数女性一辈子都是在家中操持家务,所以丈夫去世之后,家庭之中便失去了顶梁柱,日子就会变得很艰难,若是还有孩子,更是需要邻里时不时的接济才能生活。

虽说寡妇的生活很艰难,但是异性也不能随便接济,更不能随便去家中做客。

古语说“疾风暴雨,不入寡妇之门”,是什么原因?古人的智慧之谈

否则乡邻们看见这番做派,即使两个人之间清清白白,人们也会编造出很多风流韵事。所以不和寡妇打交道,一方面是保护自己和整个家族的名声,也是保护女性的名声。

因为古人对于女性的恶意要大很多,在他们的臆想中,一定是这个女性做了一些让男性误会的事情,而不会觉得是男性对女性有什么非分之想。

二、学会避开是非之地

这句俗语引申出来的含义就是,要远离是非之地,以免给自己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多数人都喜欢看热闹,尤其是青少年年轻气盛,喜欢看别人打架,这其实是十分危险的行为。

古语说“疾风暴雨,不入寡妇之门”,是什么原因?古人的智慧之谈

在清醒的时候,观看的人只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可若是因为局面过于混乱,不小心被卷入整个过程之中,又该如何自证清白呢?

很多人常说“明哲保身”,其实这样的观念很多时候都是在小事之中才能得以体现。

虽说人们不能有“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疏离,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应该先保全自己的利益,毕竟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为他人无私奉献。

古语说“疾风暴雨,不入寡妇之门”,是什么原因?古人的智慧之谈

就好比碰瓷现象,本来帮助别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总有一些坏人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去做一些道德败坏的事情。

这本该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就是因为这些坏人,让本该以句号结尾的陈述句,变成以问号结尾的反问句,甚至在内心深处问上一句,我应该这样做吗?

当然先保全自己的利益并不意味着只关注自己的利益,相反,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但凡是牵涉到别人,就一定要考虑这件事情可能对别人造成的影响。

不一定非得给别人带来利益,但是至少要保证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这样的人生,才会更加有意义。

古语说“疾风暴雨,不入寡妇之门”,是什么原因?古人的智慧之谈

结语

虽说现在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明,对于丧偶的女性也不必刻意回避,若是真心喜欢对方,无论是离婚还是丧偶,都不是退缩的理由,所以这句俗语浅层次的理由已经不能使人信服了。

但是其背后深刻的含义,依旧值得每个人认真的遵守。即远离是非之地,并且做有利于自己利益的事情的时候,也要注意考虑对于别人的影响。

不求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善良大方,无私奉献,但是我们可以试着从自律开始做起,先做好自己,再去“造福”别人。这样别人和自己相处的时候,双方才会感觉到自在舒服,而并非是表面和和气气,背地里却各种勾心斗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