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报纸艰难转型期,第一本大报总编辑手记《我怎样当总编辑》出版

 贵理工涛声涛影 2021-03-09

图片

图片

图片

  刘海陵


图片

选自《我怎样当总编辑》序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我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这个艰难时期,当上了《羊城晚报》的总编辑,前后七年的时间(还有七年时间的副总编)。我和我的同伴经历了这个伟大的转型,其间的痛苦、彷徨、无助,艰辛、汗水和眼泪,至今想来仍然是历历在目。

回头想想,我们这一代媒体人真是幸运的!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每天都发生着巨变的时代,特别是互联网改变一切的时代!我常想,若干年以后,当我回想当初是如何经历这段非凡的时期,如何与我的同伴一同为这个岭南文化闪亮名片的著名媒体所付出的时候,唯一的希望就是后辈说我们这代人没有荒废时光。基于这个信念,我们不敢懈怠,不埋怨困难,勇敢面对一切挫折挑战。我们之所以幸运,是因为我们经历了传统媒体辉煌的高峰和艰难的低谷,更直接参与了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型的各种尝试努力,只有同时经历并亲身参与,才能对媒体融合有更深的对比和体会,这难道不幸运吗?

对于个人而言,我也是幸运的。我出生在三年困难时期,父母能把我养大已经不容易,而我还有书可读,那个时候读书比现在的孩子好像幸福点。高中毕业后我不用“上山下乡”了,可以考大学,大学毕业国家分配工作。我和同代人稍不同的是,初中毕业后去当兵,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锻炼了五个年头后,再来考大学。我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岭南传统的报业,来施展自己的新闻理想,一扎根就是三十多年,见证了传统报业从辉煌走向低谷,并进行着艰难的转型,以应对互联网的挤压和挑战。

图片

回头想想,我和同伴为了事业为了理想,使出浑身解数不停拼搏,这些年的转型真的是太难、太不容易!我有责任把它记录下来,所以有了编写这本书的初衷。

我不是一名聪明的总编辑,但还算是勤奋的总编辑,多年来我们有一个好的传统:坚持每周四下午开一次周会,把一周的业务从头梳理一遍,点评成绩、指出不足,与优秀的媒体对比,我们还存在什么短板。我们利用周会点评新闻,展开思想交锋,并将这些情况如实记录了下来。

我当总编辑后,保持了这个好传统并有所改进。只要不出差或者没有特别重要的会议,我一定坚持参会并自己主持,还要对会议的业务讨论进行精心提炼总结。

图片

我给自己定了一条周会“规矩”:坚持讲真话,不讲套话,面对面开展批评,少来歌颂吹捧。参加周会的人都是平等的,不存在官大官小职称高低,只对新闻的内容点评。会议发言者除了报喜之外,更要讲讲缺点不足,分析原因以及应对措施。周会上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围绕业务展开思想交锋,观点碰撞,对涉及的人和事,要点名批评(出会议纪要时会技术处理),甚至出现过参会者自己被点名批评,由当事人在会上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最后,由总编辑来进行点评,会后出详细的纪要。

多年来我们如实地记录下了媒体转型时期的点点滴滴,这些记录都是原汁原味的真实记录。我把这些记录整理出来,并不是评功摆好,自我欣赏,只是想记录转型期我们的做法和应对,记录当时的观点碰撞和思想交锋,记录一张传统的省级晚报是如何在互联网大潮中艰难转型。同时,也是给后人留下点真实的历史记录,自己走过的弯路、经历过的蠢事,是为了别人能够吸取教训,别重蹈覆辙。

图片

每周的采编周会记录尽管零散、琐碎,但是,如果把它集中起来,还是能够看出我们在应对媒体融合转型过程中的认识和举措。正因为是发言的集合汇总,所以书中难免会带着明显的个人色彩,思辨性不够,逻辑不严谨。从这个角度来看,本书仅仅是媒体行业内的研讨作品,不易读,不吸引眼球,更成不了什么畅销之类的东西。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媒体艰难的转型过程,为后来者提供一些我们走过弯路的样本,探讨共同面对的问题。在结集的时候,除了明显的错误外,我尽可能地保留了原始的记录,特别是原有的观点,书中大量的口语化发言,也做了保留,目的是保持史料的研究作用。

本书内容分成五篇十一章。第一篇和第二篇重点谈报纸内容生产,时政报道要组织经营以及晚报新闻的时间优势和地域优势。第三篇和第四篇重点谈报纸的转型以及新闻机构内部的改革与创新。重点介绍了《羊城晚报》是如何从一张纸走向网络、走向云端。同时,在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又不能把传统的报纸自身的优势完全放弃。第五篇重点谈报纸副刊怎样坚守,广告发行品牌活动等经营工作,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发挥优势、寻求突破。

正因为这是媒体转型某一时段的真实记录,包括我们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所以这也是一本媒体融合转型的具体实务合集,希望这些年我们的具体经历,能为后来者提供一些研究借鉴的实例。

在编辑此书的过程中,为了便于读者直观了解,我选配了一些当时的版面图及相关的材料,目的是为了还原当时的场景,让读者与作者能够在共同的条件和环境下分析看待问题。

因为水平和能力所限,书中不少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仍显偏颇,个别观点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这些全都是我的责任,总编辑就是内容生产过程的总负责人。

本书由我个人署名,其实这已经不是个人行为了,而是《羊城晚报》全体采编人员共同努力的过程记录,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只是其中的问题当然是属于我的。

图片

最后,要感谢上级宣传部门的宽容理解与支持,感谢我的前辈留下的丰厚基础,更要感谢和我共同协作的班子成员以及全体采编人员,没有你们的努力奋斗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辉煌,当然也就没有了本书的记录。

作者简介

图片

刘海陵

复旦大学新闻系本科毕业,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在职)硕士研究生,高级记者。1986年进入羊城晚报社,三十多年记者生涯,采访过“世纪贼王”张子强绑架香港富商勒索案、广东番禺“12·22”特大抢劫运钞车案等重大案件;先后策划了“红色娘子军精神薪火相传”“揭秘青蒿素和广东的故事”“寻找微信任”等系列报道,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广东新闻奖,专著有《20世纪末广东大案新闻卷宗》。 

担任羊城晚报社总编辑、社长期间,积极推动媒体融合转型发展,对采编机构多次进行创新改革。 

曾获广东新闻金枪奖、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中国晚报杰出贡献总编辑、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广东“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2020年11月获第十六届长江韬奋新闻奖(韬奋系列)。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怎么当总编辑》的目录


  图片                  图片

率真讲述媒体发展
图片

  雷 鸣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怎么当总编辑》(羊城晚报出版社)是《羊城晚报》社长刘海陵担任总编辑期间的作品,各篇文章一点没有说教的口气,全都是和员工聊天的大白话。

细细研读本书,仿佛在读章回体小说,有情节,有故事;有起因,有结局;时而平风浪静,时而波澜起伏……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60余个,直接点名道姓,有好的说好,有差错说差错,直来直去;尤其是对同城几家媒体的点评,毫不掩饰,佩服就是佩服,蔑视就是蔑视,展示了羊城黄金一代报人的率真和睿智。来来回回读得多了,恰似说书人对岭南传媒沧桑的点评。

图片

这本书不但浓墨重彩般描述了近10年来羊城晚报数个影响全国的报道和栏目指挥策划和采写编发过程,如“红色娘子军精神薪火相传”系列报道、“青蒿素与广东的故事”报道、港珠澳大桥报道、《菠萝要向荔枝学什么?》报道、《食客出击》和《天天315》栏目、“花地文学榜”颁奖典礼、“粤派批评”等,还有对羊城晚报创举性新闻事件的全真性记录,如早晚版的演进、“四连张”的一纸难求、搭建和升级全媒体指挥中心、“一平台三中心”全媒体采编发格局形成、传统采编部门融媒体化、纸媒“视频化”、整合营销、情人节广告“帮你上头条”、报纸提价、公益订报等,这些出彩报道、媒体融合、机制创新和报业营销举措都对业界产业了深远影响。

图片

这本书拍案叫绝处是那一串串活灵活现的句子。刘海陵在采编会上经常语出惊人,或令人捧腹,或使人汗颜,令人过后难忘,回味无穷。如:“要把机关报的官腔转换成老百姓能够接受的通俗语言”;“提倡做新闻要有'三气’:锐气、灵气、底气”;“报纸有力量,大家出去才有模样”;“《羊城晚报》每个毛孔都流着文化的香汗”;“我们的观念要像拆玻璃房一样拆掉与外界的隔阂”。

阅读本书,我不禁惊诧于作者对采编业务精益求精。刘海陵常说,《羊城晚报》的改革既要求变、求新,又要求稳。在传统纸媒和新媒体两个秤砣上,他反复拿捏,既要推动新媒体板块大刀阔斧地突进,又要逼迫传统纸媒发挥优势、舍弃劣势。更难得的是,在他的带领下,《羊城晚报》于2020年初推行的新一轮机构改革,以“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为改革宗旨,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两张皮”的顽疾得以去除。

图片
图片

雷鸣:羊城晚报社总编室副主任,此书的策划编辑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