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能当饭吃吗? 这是大多数人都会陷入的哲学问题。 然而如果你很有才华, 遇到的又是路德维希一世, 那么艺术这碗饭可能不小心就吃!撑!了! 因为他的梦想是:让文艺之花开遍巴伐利亚。 路德维希一世, 全名路德维希·卡尔·奥古斯特 (Ludwig Karl August)↓↓ 乍听之下,你可能不是特别熟悉他, 但你一定知道茜茜公主, 路德维希一世就是茜茜公主的舅舅。 他的一个妹妹是茜茜公主的母亲, 他的另一个妹妹是茜茜公主的婆婆 …… 你也一定知道德国城堡的象征——新天鹅堡, 是他的孙子路德维希二世修建的。 路德维希一世这个听起来就很“国王”的名字, 来自他的教父——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六, 就是那个悲催的法国历史上唯一被处决的国王。 在皇室发展定律中, 有一条是古今中外亘古不变的真理, 国王的父亲基本也是国王, 国王的配偶基本都是公主, 路德维希一世的父亲是巴伐利亚第一任国王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他的母亲是黑森公主奥古斯塔·威廉敏娜, 他自己则娶了萨克森-希尔德伯格豪森公主特雷莎。 就是1810年10月举行的这场浩大的婚礼, 让当时的庆祝活动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 慕尼黑啤酒节(Oktoberfest)↓↓ (详情可戳→_→啤酒为媒,邂逅德式浪漫) 1825年,路德维希一世成功坐上巴伐利亚王位, 此处并没有类似九子夺嫡这样血腥的夺位之争, 上位第一步, 他先把自己的头衔从巴伐利亚国王变成了 →_→法兰克尼亚和施瓦本公爵,巴伐利亚国王 当然,以上都不是今天的重点, 重点是掌握至尊权力的他, 终于可以开启君主的狂暴之路了↓↓ 作为狂热的古典艺术发烧友, 路德维希一世致力于收集世间最杰出的艺术作品, 在他执政之初, 巴伐利亚刚刚摆脱了拿破仑的侵略, 为了提高王国的地位, 路德维希一世大肆收集绘画精品, 只要是能让对手艳羡的作品,必先下手。 为了保存这些精美画作, 他在慕尼黑建馆展示他的收藏, 此举吸引了许多艺术家的到来。 △慕尼黑老绘画陈列馆(Alte Pinakothek) 他也十分热衷做伯乐, 发掘了很多才华横溢的艺术家。 与此同时, 还招揽了著名的建筑家克伦泽、格尔特纳等, 在慕尼黑修建了许多古希腊罗马风格的建筑, 以致于今天慕尼黑被称作“德国的意大利城市”。 在路德维希一世的努力下, 巴伐利亚艺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功开通, 慕尼黑也因此成为了德国三大艺术中心之一。 (另外两个是柏林、德累斯顿) △“坦比圣母像(Tempi Madonna)”,1508年,木板油画,慕尼黑老绘画馆藏。 “坦比圣母像”是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重要作品, 最开始藏于佛罗伦萨贵族坦皮家族, 慕尼黑老绘画陈列馆之所以得到这幅画, 据说全靠路德维希一世长达20余年的死缠烂打。 至今慕尼黑城处处都有他留下的建筑遗迹。 老绘画陈列馆、新艺术馆、皇宫等众多建筑, 每一个都与他息息相关。 他在慕尼黑修了条大街, 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既古典又华丽, △路德维希大街(Ludwigstrasse) 他爱收集美人图, 宁芬堡宫因他的美人画廊和风流逸闻闻名于世, 他也因此被称作“最爱美女的国王”。 然而爱美女和爱美人图是有很大差别的, 画廊中的36位美人图中, 其实只有3位与他发生过一些感情纠葛, 其他纯粹就是为了展现国王的审美情趣, 脸盲者慎入↓↓ △慕尼黑宁芬堡宫“美人画廊”收藏的宫廷画家斯蒂勒(Josef Stieler)为路德维希一世画的那个时代最漂亮的36位美女的画像。(图源网络) 行文至此,如果你以为他只是个爱美的文艺青年, 那就大错特错了! 从储君时期开始, 路德维希一世就有一个宏大的目标, 要做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君主。 —— 是他的推动,让巴伐利亚从公国变成王国, 是他鼓励工业发展,下令建造了德国第一条铁路 ——1835年,纽伦堡至菲尔特的 “巴伐利亚路德维希铁路”, 是他对美的渴求塑造了巴伐利亚今日的艺术氛围, 在他的影响下, 他的儿子(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和孙子(路德维希二世) 都养成了极高的艺术修养, 祖孙三代为今天德国旅游做出了巨大贡献! 路德维希一世1825年至1848年在位, 20多年的统治让巴伐利亚进入了黄金时代,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走在巴伐利亚州境内时, 随处可见路德维希一世的马上英姿(雕像)。 △慕尼黑 路德维希一世雕像 △雷根斯堡 路德维希一世雕像 在雷根斯堡以东的多瑙河河畔, 他曾授命修建了一座新古典主义建筑 ——瓦尔哈拉神殿! 浓浓的希腊风有木有? 因为神殿仿的就是雅典卫城的 帕特农神庙(Parthenon), 殿内拥有近200个名人纪念牌匾和半身像, 时间跨度近2000年, 他们是路德维希心中认为 “值得赞扬和尊敬的日耳曼人”, 当然,作为国王的他 居于德意志众多英雄天才的中心, 享受着众星捧月的辉煌 …… 19世纪的德国还未完成统一, 无论是普鲁士还是巴伐利亚, 对于完整国家的概念都十分模糊, 工业革命的推进让这种概念成为信仰, 而表达这信仰的正是艺术, 而推动艺术发展的人正是深藏功与名的 “路德维希一世”! 路德维希一世与慕尼黑 路德维希大街| Ludwigstrasse 路德维希大街,与布林纳街、摄政王街、马克西米利安大街并称慕尼黑4条王室大道,由路德维希一世下令让建筑师利奥·冯·克伦泽和弗里德里希·冯·格尔特纳设计督建而成,全长1千米。 大街南起音乐厅广场,北到凯旋门,与利奥波德街相接。从南到北,途经慕尼黑大学、圣路易教堂、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以及众多的州政府部门和宫殿。大街南段的建筑为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而北段受到意大利罗马式建筑风格的强烈影响。 交通:乘坐地铁U3和U6线可达,音乐厅广场和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设有车站。 音乐厅广场 |Odeonsplatz 音乐厅广场位于路德维希大街南段,被视为路德维希大街的起点(但并不属于路德维希大街),由路德维希一世下令建筑师弗里德里希·冯·格尔特纳于1841~1844年建造,主体建筑为纪念巴伐利亚帅们而建立,故名统帅堂(Feldherrnhalle)。 环绕广场,还有属于慕尼黑王宫的宫廷花园(Hofgarten),铁阿提纳教堂(Theatinekirche),广场上还耸立着路德维希一世的伟岸身躯(1862),整个广场模仿佛罗伦萨的佣兵凉廊建造,具有浓厚的意大利风情,慕尼黑也因此被称作“德国的意大利城市”。 交通:乘坐地铁U3/U4/U5/U6线到Odeonsplatz站。 伊萨尔门 | Isartor 伊萨尔门,建于1337年,因靠近伊萨尔河而得名,这里是是慕尼黑市现存三座中世纪城门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南面的森德灵门和西面的卡尔门),也是唯一保留了主塔的中世纪城墙,门上的高塔曾因战争消失,在路德维希一世治下得到修复。整体风格为哥特式,下有三个主体拱门,拱门上方绘有伯恩哈德·内尔的壁画,表现的是1322年Mühldorf战役后得胜归来的路德维希四世(这位是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开启巴伐利亚统治的重要人物,之后的文章中会有详细介绍哦~)。 伊萨尔门现设有一座幽默博物馆——纪念喜剧演员卡尔·瓦伦丁,馆中陈设均为瓦伦丁的私藏,塔楼顶层还有一家复古风格的咖啡馆,非常适合消磨一整个下午的时光。进入博物馆时,工作人员还会给你一枚硬币,因为每个到此参观的人是幸运的。 交通:城铁S1到S8都有伊萨尔门站(Isartor)。 国王广场|Königsplatz 国王广场是欧洲君主制或者曾为君主制国家常见的广场名称,始建于19世纪初的慕尼黑国王广场(德语:Königsplatz),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广场,二站中曾作为纳粹阅兵的广场。位于它西部的希腊门楼是1862年仿造雅典山上的门楼建的。 广场上有三座博物馆: 希腊博物馆——收藏了很多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4世纪的古希腊罗马雕塑; 文物博物馆——主要收藏小型古希腊,古罗马艺术品; 冷巴赫艺术馆——过去是画家冷巴赫的私人别墅,1929年以后,这里专门收藏由康定斯基、马克,穆特等组成的艺术家团体“蓝骑士”的作品。 夏天,广场上还会举办露天演唱会和电影放映。 交通:地铁U2/U8国王广场站(Königsplatz)。 老绘画陈列馆 | Alte Pinakothek 老绘画陈列馆(又名古代绘画陈列馆),路德维希一世令建筑师利奥·冯·克伦泽设计建造,陈列馆于1826年4月7日(画家拉斐尔·桑西诞生纪念日)奠基,1836年秋建成。二战期间曾遭损毁,后由汉斯·多尔加斯特(Hans Döllgast)主持修复,修复后的建筑在立面上依然保留破坏的痕迹。 今天展馆所在区域为慕尼黑艺术区(Kunstareal),馆中收藏了包括丢勒、老卢卡斯、荷尔拜因、大勃鲁盖尔、蒂西阿诺、彼得·保罗·鲁本斯等逾1800名画家的数千幅作品,尤以文艺复兴美术最为突出,这里是德国最古老的美术馆,也是世界六大美术馆之一。 注:展馆近期处于翻修期,不同的房间将会被关闭,但一些重要的作品仍然展出。 开放时间:每日10至18点开放,展馆周一闭馆,周二展览延长至20点,每年忏悔节、5月1日、12月24日、25日和31日闭馆。 交通: 地铁U2至国王广场站(Königsplatz)或特蕾希亚大街站(Theresienstrasse) U3/U6至音乐厅广场站(Odeonsplatz)或大学站(Universität) U4/U5音乐厅广场站(Odeonsplatz) 宁芬堡宫|Ngmphenburg 宁芬堡宫建于1664至1728年,原为斐迪南·马里亚亲王送给妻子生子的礼物,后成为历代王侯的夏宫。其主建筑是巴洛克风格,内部装饰华丽繁细。以路德维希钟爱的“美人画廊”(Gallery of Beauties)最为有名,美人画廊的画像由宫廷画家斯蒂勒(Josef Stieler1781-1858)所绘,路德维希二世也是出生于此。 值得一提的是宫殿中有一处极具中国风的中国之阁(Chineselacquer),陈设中国瓷器与漆器,装饰摆设一应具有浓重的中国色彩。 交通:巴士51线,有轨电车(Tram)12线、17线,Schloss Nymphenburg站 维克图阿立安市场 |Viktualienmarkt 建于1807年的维克图阿立安市场原本是农民集市,后来发展成为慕尼黑最受欢迎的传统食品市场。市场上售卖巴伐利亚地区的新鲜蔬果、家禽、鱼肉、奶酪和鲜花等,围绕市场还有众多产品商店、啤酒花园和咖啡馆。每周六早晨是该市场最热闹的时候,在此可以感受最地道的巴伐利亚美食。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8:00,周六10:00-15:00,周日休息 交通:地铁S1到S8, U3或U6,公交52线到玛丽恩广场站(Marienplatz)。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