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代军人家庭的新年记忆(黄淑雯)

 zhb学习阅览室 2021-03-09

家书道不尽的思念

外婆的床底下藏着一个生锈的铁盒子,小时候总觉得这个铁盒子里装着许多秘密,因为外婆总是在我睡下后点亮床头灯,边看着铁盒子里的东西,边用手帕抹泪。长大一些,才知道铁盒子里装的是一封封的家书。

外公是一名军人。我没见过外公,只看见过外公的照片。照片里外公着一身军装,年轻的脸庞英气十足。外婆说,外公以前当兵时没有在家过过年,所有的嘱托都留在了年前寄回的这一封封家书中——“家里家外我能帮上的太少,全依小云照料,很辛苦,寄回的津贴可添置些新年衣裳……”新年的家书承载着外公遥远的嘱托和团圆的希冀,陪伴着外婆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寂静孤独的新年,也给予了她扛起家庭重担的勇气和力量。

图1 外公外婆的合照

图2 外婆铁盒子里的宝贝

电话亭那头的等候

我的爸爸也是一名军人。妈妈刚嫁给他那会儿,爸爸在江苏南京当兵,爸爸说最盼望的就是妈妈赶去南京和他一块儿过年:军属大楼里家家门前贴起福字,孩子们奔来跑去放炮仗,军嫂们在小厨房忙碌一下午,年夜饭桌上时不时响起嘹亮的军歌,热闹非凡。

但更多时候,爸爸妈妈是身在两地的隔空团圆。爸爸总开玩笑地说:“大年三十的晚上,营区里最忙的不是炊事班,而是电话亭。”妈妈也笑着回应:“最期待的不是只有过年才有的红烧蹄髈,而是楼下小卖部的电话铃声。”军营的操场边那只小小的电话机,寒风里那条长长的队伍,还有战友们嘴里呵出的阵阵热气,组成了爸爸那段从军岁月里抹不去的新年记忆。

图3 大院里的新年全家福

手机“云端”的牵挂

我是一名人民教师,但我与军人的缘分却仿佛命中注定一般——成长在军人家庭的我不仅生日恰逢建军节,也同样嫁给了一名军人。

图4 和我的军哥哥领证啦

说起过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为了让战友们看上完整的春晚,和家人们通上视频电话,每年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换下执勤的战士,给自己排上跨年哨。2020年,新婚燕尔的我们因疫情没能在一起过年,于是我第一时间为一线执勤的官兵们寄去了口罩、护目镜等防疫物资,还寄去了浙江诸暨的年糕、西施团圆粿等家乡特产。凌晨两点,他刚下哨就打来了视频电话,看着他冻得通红的脸颊,我心疼极了。虽相隔两地,但手机却刻录下了和我一样的军属们深深的牵挂和独有的温情。

图5 坚守防疫执勤一线

悠悠岁月倏忽过,从纸短情长的家书,到情真意切的电话,再到方便快捷的手机,我们三代军人家庭在不同的时空中,用各自的方式记录着独特的新年记忆,也代代传承着共同的新年心愿……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学军小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