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民就是江山” ——趣解汉字“民”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1-03-09

.

“人民就是江山”

——趣解汉字“民”

沙水清

.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怎样的人民观,考量着政治家的宗旨意识、执政意识、民主意识。从共产党的价值取向来说,无疑是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

民为何方神圣,竟然如此关键和重要?翻检源头字形,显示为一根锥状器具直刺眼珠,最初指的是被刺瞎双眼、无力挣脱的奴隶。这样一种令人费解的残忍举动,在“民”的基因里植入了黑暗、蒙昧、无助、卑微的符号化特性。

与其相关的“氓”,无非是“民”的流民奴家特性的再确认。古代底层民众和老百姓的地位、遭遇,于此可见一斑。

所以,在字义上,涉民之字,往往与蒙昧、遮蔽、迷乱、昏暗有关。比如,泯(消失在水中)、抿(用手遮住)、岷(岷山,常年不见太阳);即使沾了玉的光,也叫作珉——没有光泽的玉。

民之所以又被解释为“像草木萌芽之形”,并非牵强,而是因为民、氓、萌在无知、未开化、地位低下、缺乏自主意识这些特性上具有共同点,构成了音同义近的“朋友圈”。

因此,民与萌互解。作为芸芸众生的“民”,往往被视为“草根”“草民”。这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民”所具有的生机活力,奇妙地构成了民的对立统一体。

即使到了现代社会,相对于政府、专业和正规组织以及精英等,带“民”字头的事物,也不是那么“高大上”,如民俗、民团、民兵以及民营经济、民办学校、民间组织等。

好在“民”毕竟有“萌”的另一特性:萌动、萌发,生机无限,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滔滔底层力量是一个社会的基本盘,任何势力都无法撼动。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民为本。”由历史所启示,惟有安民、顺民、福民、乐民,方能长治久安、坐稳江山。

能否善用民间草根力量,是衡量政治家有无政治智慧的一道考题。“旧社会把老百姓当根草,新社会把老百姓当个宝。”朴素的语言,表达的恰恰是老百姓的翻身感。这也是当年“站起来”的中国老百姓感恩共产党的一大亮点。

国际友人韩丁有过这样一番感慨:中国革命创造了一整套词汇,其中一个重要的词就是“翻身”。对于全国几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来说,这意味着站起来,打碎地主的枷锁,获得土地、牲畜、农具和房屋。但它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它还意味着破除迷信、学习科学;意味着扫除文盲,读书识字;意味着不再把妇女视为男人的财产,而建立平等的男女关系;意味着废除委派村吏,代之以选举产生的乡村政权机构。总之,它意味着进入一个新世界。

这个新世界是谁打开的呢?打开这个新世界,与民又有什么关系呢?答案就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20210309   12 思想周刊/文史/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