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绛珠仙草为什么生在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

 君笺雅侃红楼 2021-03-09
《红楼梦》开篇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讲述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的前世今生,提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故事。

(第一回)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茫茫大士的陈述,提到了两个重要线索:三生石,灵河岸边。
“三生石”是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一直以来并无特殊来历。到《红楼梦》这里,曹雪芹将之安排在西方灵河岸边。

“灵河”,就是恒河。古代的“西方”一般特指佛国,佛国的灵河、灵山都是特指。唐僧西天取经也是这般说法。
林黛玉的本体绛珠仙草,是一棵长在西方佛国灵河岸边的仙草,不知道绛珠仙子是不是一位天竺女子模样(笑)。
而且,神瑛侍者的“侍者”也是佛家僧执事的称谓。证明神瑛侍者出家人的身份。
绛珠仙草得了神瑛侍者的甘露灌溉,久延岁月修炼成人。她心中有一股缠绵不尽之意,代表对神瑛侍者有情。而神瑛侍者不敢接受绛珠仙子的感情,毫无疑问是个和尚,受戒律约束。不得已才有双方下凡了却因果的“历劫”。

关于神瑛侍者是和尚,“三生石”的典故就暗示了这一点。
“三生石”典故最早出于唐代传奇小说《僧圆观传》,宋代大文豪苏轼将之修改,撰文《僧圆泽传》,并广为传颂。“三生石”说法由此而来。
唐代文士李源与和尚圆泽是好友,二人相约入蜀。路至三峡时,见一王姓孕妇汲水,圆泽告诉李源,他将于当日圆寂,投胎为妇人之子。并与李源约定十三年后在杭州天竺寺再见。
十三年后,李源到日应约而至,见一牧童骑牛放歌而至,唱着一首《竹枝词》: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用论。
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李源知道牧童就是当年的和尚圆泽。牧童遂与李源约定,等到他了却这一世的俗缘,再与李源相会。
李源和圆泽是一对现实中的知己,双方历经三生仍旧不忘初心,“三生石”最初代表的正是真挚的友谊。
曹雪芹在《红楼梦》将“三生石”故事略做修改,将之神幻成一出“和尚养成仙女”并作茧自缚的孽缘。也证明当时“三生石”故事,已经由男男友情向男女爱情转变了。
曹雪芹引用“三生石”故事,可知对应和尚圆泽的就是神瑛侍者。神瑛侍者投胎为贾宝玉,母亲“王氏”夫人就是王夫人。曹雪芹为之借鉴一点不错。

神瑛侍者是和尚,也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绛珠仙草为什么生在西方灵河岸边的三生石畔。
三生石代表缘分。西方代表佛国。只有绛珠仙草长在灵河岸边,和尚神瑛侍者才会经常去给她灌溉,也只有神瑛侍者是和尚,双方才会是孽缘。
所以,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承诺是“你死了我做和尚去”,他最终也做了和尚。就像《僧圆泽传》中的圆泽,了却尘缘后还是和尚。
林黛玉说“当了两个和尚了,我以后记得你当和尚的遭数”。是说贾宝玉前世就是和尚辜负了她,今生还要做和尚辜负她。
宝黛姻缘缘尽,林黛玉泪尽而亡,贾宝玉果然就又做了和尚,一切回到原点。

而且,根据林黛玉芙蓉花签,借昭君出塞故事影射林黛玉远嫁异国为王妃。贾探春判词也说她远嫁异国为王妃。贾探春给林黛玉取得潇湘妃子称号,是娥皇女英二女同嫁为王妃。第七十回潇湘馆放风筝两只凤凰风筝被一只双喜字裹挟而走。林黛玉又喜欢暹罗茶。暹罗茶的颜色不好,应该是红茶……
如此,林黛玉的结局,应该和贾探春一起渡海远嫁,下西洋去了西海沿子的真真国,也就是古天竺佛国的范围。正所谓尘归尘,土归土,想想也是有意思。这也是绛珠仙草生于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原因。曹雪芹一开始就点出了结局。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点击关注,点赞收藏,文章每日持续更新

动手转发一下,没准您的朋友也爱看,感谢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